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军训风险及其防控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等院校开展学生军训是国防教育之重要一环。军训实践过程中,主要风险包括制度不完善风险、参训人员纠纷风险、军训设施致死伤风险、军训物资致死伤风险、军训医疗风险、军训舆情风险,为此,包括军训风险防治在内的各项防治需要循规律、讲法治、重技巧、显实效,通过“防控六策”促使军训任务的圆满完成。
  关键词:军训风险;风险地图;防控;防控六策
  中图分类号:E25 文献标识码:A
  高等院校开展学生军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之内在规范要求。其基本之出发点是使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为培养预备役军官打基础,可以说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履行服兵役的基本形式之一。学生军训制度在我国已经走过60余个春秋,既取得了辉煌之硕果,亦在实践中暴露出了值得高度关注之问题。军训之本意系为锻造强健之身体,在这个意义上,总结归纳以及预设军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建构安全保障体系以规避之,是实现军训之价值的应然之义。
  1军训开展模式及其风险类别
  1.1军训开展模式综述
  军训之发展历史达60余年,己基本形成几种较为典型的军训模式。
  从军训场地来看,分为校外施训和校内施训。校外施训是依托上级行政机关指定的军训基地,聘请军训基地之教员开展集中军训;校内施训即学生在本校受训,其军训教员可以聘请校外专业教员或是本校具有丰富经验之教师、学长。
  从季节来看,分为冬训和夏训。冬训即多为10月以后进行军训,夏训则往往于8月左右开展军训。
  从学年角度来看,主要存在和期末
  军训两种形式。报到军训模式是报到注册后即开展军训活动;期末军训模式则是在经过一学期或者一学年之课程后,再进行军训安排。
  1.2军训之风险类别研究
  本文引用海因里希于1931年第一次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理论将军训之可能风险进行了分解,将军训之“险”分解成“风险一级指标”以及“风险二级指标”。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详细阐述导致伤亡事故各种原因因素间及与伤害间的关系,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原因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其主要因素为: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事故因果连锁理论为本文发掘军训风险类别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以往军训实践,本文制作军训风险地图,见表1。
  1.2.1制度不完善风险
  制度问题,往往是风险的第一切入点。军训制度不完善,主要在于安全责任分工不明。高校素来重视军训安全工作,對其安全保障多有谋划。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安全工作的落实存在不少高风险之处。其一是,关于安全工作的落实往往在会议部署和口头强调上比重过大,对于各部门协调运转以及方案的实际效果上论证分析不足;其二是军训安全责任制不明确,各部门参与热情有限,导致军训职责集中于某一部门;其三是缺少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和培训等制度,安全监督和检查制度不尽完善。
  1.2.2参训人员致纠纷风险
  人的因素无疑是军训过程中最为主要的因素。参训人员具体而言可包括管理人员(包括部队首长、学校领导、学校军训机构人员和新生辅导员)、军训教员、受训学生,参训人员所致风险不外乎以下原因。一是管理人员低估军训风险的复杂性,尤其是非一线工作者预设问题不全面,导致应急预案不够详尽,安全监督和安全检查力度不够,深入一线频率不足;加之部分人员责任心及协调能力有限,容易暴露和激发矛盾。二是军训教员欠缺经验。军训教员选拔存在一定的缺陷,教员年龄往往与参训大学生相仿,其经验不足以至于在训练中的强度把握以及风险认识较为不足,往往存在“我都可以顶住,你也可以”的思想,导致军训风险发生。三是受训学生准备不足。不少学校采取报到注册后即开展军训模式,其有利之处在于利于学生融入校园生活,加深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军训模式往往报到注册后2-5天便进行,容易导致受训学生准备不足,身体上和心理上存在畏惧感,不利于军训目的实现,导致较大的安全隐患。四是参训人员矛盾纠纷。沟通不畅则容易导致纠纷,参训人员纠纷主要是受训人员和管理人员、军训教员之间冲突,其原因往往在于受训人员不堪重负,对管理人员和军训教员颇有微词,进而导致较为明显的对抗,甚至发展成一定范围内的群体事件;抑或是受训人员抢夺场地导致大打出手,酿成暴力事件。
  1.2.3军训设施致死伤风险
  军训场地、设施是军训赖以开展的第一载体。军训设施的成色,关系到军训开展的成败。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是基础设施不达标,军训场地和设施不符合军训要求,地面不够平整,设施存在安全隐患等,都有可能导致一定的损伤;其二安全隐患的处理不及时,后勤保卫部门对于军训过程中发现上报的场地、设施隐患处置效率不足,导致损害发生。
  1.2.4军训物资致死伤风险
  军训所涉物资往往较为有限,一般而言,包括食物和(受训)武器。然而此两者是为军训过程中最为需要关注的焦点。关于食物,应关注食物中毒等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此外,不少配给至受训学生的武器,较老、较久,安全隐患较大,学生缺乏操作知识,易造成预期之外不利后果。
  1.2.5军训医疗风险
  军训医疗保障是军训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从目前情况来看,医疗风险主要在以下方面:一是医务监督不到位,不少身体心理不适合参训的学生在早期体检中无法发现,导致不堪负荷而造成身心损伤;二是外部天气致病患,无论夏训、冬训,皆面临较为极端天气,夏训尤甚,极端天气易导致感冒、受凉、中暑、晕厥等安全问题;三是场地医疗保障不力,由于医务人员数量缺乏、安全意识、参与意识不够、主动性不足,现场医疗往往出现纰漏,导致突发问题无法及时处理;四是传染疾病风险,因为场地卫生、社会环境等情况,导致可能出现一定范围的传染疾病,此概率虽为不高,但亦需加以关注。   1.2.6军训舆情风险
  舆情凶猛,甚于虎豹。当今社会系为信息化社会,舆情传播往往具有多点传播、快速扩散的特点。军训期间,对于舆论把握亦是一项颇为关键的事务。舆情问题之所以发生,其一是敏锐度不足,不能及时预估舆情走向,其二是處理失当,导致舆情失控,给学校及个人带来负面之影响。
  2基于风险地图的军训风险“防腔六策”
  学校作为人才缔造场所,其安全无时无刻不牵动全国人民神经,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高度强调要健全学校风险防控体系。在依法治教背景下,包括军训风险防控在内的各项防治皆需要循规律、讲法治、重技巧、显实效。对于军训风险的法治,本文认为需将“防控六策”贯穿始终。
  第一,以风险地图统揽全局,纳海量风险于规律之中。军训风险纷繁复杂,与诸多问题渗透交融,其风险源多元、风险爆发可能性复杂,如果缺乏主动性或者盲目妄动将有较大可能导致一定的风险问题:一是学校需高度重视军训问题,加强各部门联动,对风险地图所涉事项进行分解,将责任放诸各部门,要求其对风险地图所涉事项进行细化,制定相应细则;二是需对风险地图所涉事项风险源进行简要识别,发现其各种规律,防患于未然。
  第二,建设有效的预警体系,并抓好落实。预警,是风险防控机关向特定负有防控的下级主体发布一定预测风险发生可能性的信息,督促其前置风险处置的过程。预警意味着风险防控正式启动,为此建立有效的预警体系,确保信息上传下达顺畅,便于号召和响应。此外,任何预警体系、应急方案的建设,最终皆是为了执行,因此,必须要使其落地生根,不得流于形式。
  第三,力风险处置争关口迁移,推动风险防控责任落地。任何风险的防控都是将风险的等级降低甚至是消弭,为此,将风险处置关口前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是明晰各风险的“所有权”,将风险防控责任切割到部门,切割到负责人,要求“谁主管、谁负责”,并强化责任倒查,确保关口前移;二是推动各单位联动,避免“自扫门前虚,哪管瓦上霜”的状况发生,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
  第四,增强参与主体风险防控能力,以懂规律、讲法律基本原则开展工作:一是形成风险防范的文化,革除倦怠情绪;二是举办专业风险防控讲座,提升危机应对能力,推动一线人员经验介绍与交流,总结适合校情校史的防治经验三是充分借助科技力量,促进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效融合。
  第五,舆情化解要“会说会做”,把握宣传和行动的高地。舆情问题,无疑是最为棘手的问题,但同时也是最为找好切入点的问题。面对舆情风险,对立是最为欠妥的做法。面对舆情风险:一是要“会说”,主动占领舆论高地,做好危机公关,与舆情源做好沟通;二是要“会做”,在无过错前提下,快刀斩乱麻,避免过度拖延导致的不利局面在存在过错情况下,积极协商,妥善安置,显示公共部门的气度。
  第六,军训结束后要做好考核倒查,发挥“方向盘”作用。奖与惩承担为风险处置过程定调子的职能,通过考核倒查,明晰出错的环节,为军训向好向善发展提供极为有益的借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8714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