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色供应链管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王斌义 马周琴
[摘要] 本文首先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接着探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体系内容,并比较研究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区别。
[关键词] 绿色供应链管理 研究现状 比较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在经济发达的欧洲、美国及日本,政府和企业都非常重视环保问题,有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以限制各种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物流研究热潮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物流服务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认为物流对环境的影响不能简单考虑运输和储存的物资种类,视野应更广泛一些。Wardroper(1981), Whitelegg(1988)分析了汽车运输对环境的不利影响。James Cooper,Michael Browne和Melvyn Peters于1991年在其首版的《European Logistics》中的第13章,专门探讨了“绿色物流”问题,提出:所有的物流革新都在三个较为重要的方面―集中库存、即时配送、24小时货运经营对运输进而对环境产生影响,并初步提出了绿色物流法规框架,即:改进卡车设计,提高公路运费,鼓励联合运输。 后来,更多学者在“逆向物流”领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Stock (1992)提出了逆向物流,Kopicky, etal (1993),Rogers和Tibben-Lembke(1999)分别从减少废弃物、循环利用、产品回收等角度探讨了逆向物流的重要性及其内容。它们认为逆向物流是环境管理的一环,也是企业的潜在竞争优势。Moritz Fleischmann (2001)又进一步讨论了逆向物流的定量模型,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得出结论:逆向物流将成为标准供应链的一个元素。
随着现代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绿色供应链”的概念也应运而生。1994年,Webb研究了一些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建议通过环境准则来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同时注重再生利用,并提出了绿色采购的概念。George A.Zsidisin, Sue P.Siferd 2001研究了环境采购,企业的采购部门的采购行为对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以前的文献进行了综合和分析,并为未来的环境采购提供了研究的方向。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资助40万美元在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进行一项“环境负责制造”研究,于1996年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并将绿色供应链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另外,英国工程和物理研究委员会(EPSRC)和英国汽油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个公司资助了一项称为“ESRC全球环境变化计划”的研究,也将绿色供应链作为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Geoffery J.L.F. Hagelaar2002年用生命周期理论来分析供应链结构。Joseph Sarkis 2003年研究绿色供应链的战略决策框架,影响供应链管理决策的一种因素是产品生命周期定位;另一种影响企业供应链决策的因素是企业的运营价值链。本文整合了用于评价供应链环境绩效的各种因素,包括产品生命周期、运营价值链、企业环境行为、企业绩效标准,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来评价决策的优劣。H.Baumann 2002年从工程学、政策和商业的角度观察绿色生产的发展,绿色生产的发展是一种渐进的过程,它由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决定。绿色生产涉及的学科众多,本文收集了650篇文献,从三个领域(工程、政策和商业)探讨这个问题。 另外,家俱行业的绿色价值链管理(Robert B.Hand field 1997);新加坡建筑业供应链的绿色化(George Ofori 2000)。可以预见,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深入,绿色供应链的研究也将成为一个十分热门的课题。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最早对物流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是1997年6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97亚太国际物流会议”,与会专家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各行各业在21世纪需要加以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当然,物流业也不例外”。会议认为,在世界经济全面发展的今天,物流业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自己最大的利益原则加以对待,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在此之后,部分学者以循环经济为指导,再根据现代物流的内涵,给出了“绿色物流”的定义。如王长琼(2002)认为:“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上等物流活动。”曾国平,谢庆红(2001)认为:“绿色物流指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绿色需求主体和绿色供给主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限制的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和服务的绿色经济管理活动过程。绿色物流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了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
在我国,随着物流研究的发展,但斌与刘飞(2000)年在其研究中论述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一种绿色供应链的体系结构,分析和探讨绿色供应链研究和实施的主要内容。
王能民等人(2001)在其研究中从绿色制造与一般制造模式对供应链管理的要求所具有的区别出发分析了基于绿色制造的供应链的设计的问题,指出了协调性原则、互补性原则、精简性原则及动态性原则是设计绿色供应链的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绿色制造的供应链设计模型。
苑清敏、齐二石等人(2002)从绿色供应链的角度出发讨论了生态工业园的问题.提出了评价生态工业园的指标体系。
蒋洪伟等人(2000)讨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他们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六个方面:绿色设计、绿色材料选择、绿色制造工艺、绿色回收、绿色包装与绿色消费。
王洪刚等人(2002)在分析供应链管理存在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供应链管理。郑迎 飞 等 人(2001)在其研究中首先介绍了国外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经验,然后探讨了在我国目前条件下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可能性。
李向东等人在研究中指出通过供应链上战略伙伴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实行信息共享、资源共享以及利益共享,企业间可能做到在经济利益及环保效益的双燕,通过对两家公司CMP及SMP的合作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模式.
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外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才刚刚开始,研究成果主要是针对物流系统某些环节的单项技术,明显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思想的指导。一方面,着重于研究物流与环境问题,而忽视了物流与资源消耗,物流与社会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目前研究上大多将资源与环境作为外生变量来加以分析,以寻求一些缓解物流与环境两者之间矛盾的办法,未将资源、环境、物流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虑。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体系内容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其内容主要包括: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供应商的评估和挑选、绿色(清洁)生产、绿色物流、绿色营销、绿色回收,即“绿色”的目标覆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而不是某一局部或阶段,即不仅包括制造过程,还包括原材料的供应、产品销售、产品使用、废弃物处理等环节。也就是说,仅靠单个企业内部的绿色制造并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绿色性”,它要求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任一环节均保证其“绿色性”,否则,就不能保证最终产品为环保产品,制造企业的活动也不能成为环保制造。因此,只有具备技术优势的各企业联合起来,结成战略联盟,共担风险,并使联盟体高效、顺畅地运行,才能使真正意义上的环保制造成为可能,而这种以环保制造为目的联盟体正是绿色供应链。
图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体系结构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比较分析
传统的供应链是将企业从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看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传统供应链是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实力,提高供应链中各个成员的效率和效益。它是确保顾客满意的一个主要环节,即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把正确的产品或服务送到正确的地方。它考虑了以下方面的因素:产品设计、存货水平、供应链中“链”的数量、分销商及供应商的选择、与顾客的关系等。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以“企业内部效益”为标准,仅局限于供应链内部资源的充分利用,并没有充分考虑在供应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案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是否合理利用资源、是否节约能源、废弃物和排放物如何处理与回收、是否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作出评价等。
“内部经济性”高于“社会经济性”的狭隘观念常使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为了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不惜牺牲外部的利益,这种免费享用社会资源环境,不顾对社会资源环境影响的传统供应链不可能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而绿色供应链则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全面环境管理,弥补了传统供应链所带来的缺陷。绿色供应链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废料和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产生的损坏件及被用户淘汰的产品均作回收处理。当报废或其零部件经回收处理后可再使用的、或可作为原料重复使用的,或经处理后可持续使用的,供应链没有终止点。企业必须把他们的供货方和销售对象纳入管理范围,以符合甚至超过政府及公众的要求。一些知名的跨国公司,如福特汽车公司、惠普公司、宝洁集团和通用电气等,把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企业文化渗透到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乃至各个员工。这样,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融入到供应链中,不仅弥补了传统供应链环境问题和社会资源问题的缺陷,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潜在的效益,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现并行工程的思想。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设计下游可能涉及的影响因素,并考虑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尽量避免在某一设计阶段完成后才意识到因工艺、制造等因素的制约造成该阶段甚至整个设计方案的更改。因此,应用并行工程的思想,使材料的生产、产品制造过程和回收与再利用并行加以考虑。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到新的高度对生产和消费提出的新要求,它适应了现代社会对环境、资源的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表 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与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对比
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与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区别见上表。
参考文献:
[1]Tyler,Geof. Green Strategy Group Starts Work Purchasing & supplyManagement ;E aston-on-the-Hill;Mar1995
[2]但斌刘飞:绿色供应链及其体系结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第11卷第11 期
[3]王能民杨彤:基于绿色制造的供应链设计[J].制造业自动化,2001年第四期
[4]武春友等: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3期
[5]苑清敏齐二石李健:绿色供应链与工业生态园区[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第18卷 第2期
[6]蒋洪伟韩文秀: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的趋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第10卷第4期
[7]王洪刚韩文秀: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实施策略[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卷第2期
[8]郑迎飞周欣华赵旭:国外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外国经济与管理,Vo1.23 No.12
[9]李向东等:建立绿色供应链中的协调关系[J].软科学,2001年15卷4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31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