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信息统计工作的发展现状与实践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信息统计的质量关系决策的制定问题,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的背景下,贫困地区的信息统计工作作用凸现。通过梳理贫困地区信息统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提出基于用户画像的贫困地区信息统计工作的设想。
关键词:信息统计;贫困;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5-0109-01
贫困地区信息统计工作是政府确定脱贫战术规划根基,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息息相关。信息统计要全面、及时、细致,确保各角度截取的数据均能反映脱贫一线的情况,小到贫困户个体,大到国家层面。
一、贫困地区信息统计现状
(一)贫困地区信息统计工作方式的概况
统计方式在贫困地区受制于技术、观念、形式的低水平發展,基本采用传统的统计方式,信息获取率低下。起初按照上级部门下发的报表样式,机械式的填表。人员多是兼职或临时工,挨家挨户走访询问。因道路崎岖、农户分散,人工计算汇总上报,工作量和工作时间过大过长。工作内容仅涉及收集环节,效率低下,结果滞后,分析后数据的价值意义已所剩无几。后来,基层部门运用计量模型绘制图表,解释内涵,针对区域提出战略,数据价值提高。但分析主要靠人力,仅涉猎个别简单的模型,数据背后更深的价值还有待挖掘。随着互联网普及,统计方法、渠道、环节变的多样化,推动贫困地区统计方式进入新阶段。数据类别中的基本信息可直复制,减少工作量和错误率。数据录入excd,便于整理汇总,提交上传,缩减工作量,时效性增强。
(二)贫困地区信息统计工作过程的分析
统计可以划分为前期收集登记和后期整理分析。因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调查人员在信息记录时对口径标准的理解会出现细微偏差,当大量的样本集中时,整体出现误差的概率扩大。如果让农户独立填写表格,因文盲问题对有些指标的含义不理解,导致填写信息失真,降低调查的有效性。数据统计完成后,当地政府对其的分析整理不专业、不彻底,个别特困地区仅是存档保存,统计工作带有形式主义、任务主义的倾向,对统计的理解不到位。
二、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队伍专业性薄弱
贫困地区人员配备不足、流动性大,统计局的编制人员年龄偏大,借调岗位较多,思想上不重视,工作积极性差。在上级部门的高任务要求下,重复单一的巨量工作人员耐性降低,拉低工作效率。此外,贫困地区对高级统计人才完全不具备吸引力,导致新技术引用延迟,无法针对区域个体的情况制定科学的统计工作方案。统计方法的选取只能从资料文献中生搬硬套,实施中信息遗漏、复杂琐碎、利用率低的结症无法根治,造成资源的浪费。
(二)统计指标体系不完整
专业性不强使贫困地区的统计指标限于参照国家文件,宏观指标对贫困镇、贫困村显然不适用的。对具体区域而言,过大过范,设置分类不合理,未能覆盖所有信息,很难对局部个体进行差异性的识别,过于肤浅。由此口径计算分析得到的结论对地方政府的决策参考价值小。此外,统计标准相关法律法规不全,实际操作中真实性、可靠性难以辨别。存在政府干预数据的汇总上报工作的问题,造成数据结果偏离。
(三)数据处理手段滞后
数据搜集从方式到类别设定都过于粗放,这意味着数据的时间价值过于短暂。贫困地区信息统计带有严重滞后性,仅是静态检测,真实海量的数据没有实时陕速检测出来,统计的前期基础不牢固,后期的结果自然意义不大。况且,贫困地区的专业知识水平有限,不可能对滞后的数据内涵进行快速准确的挖掘。
(四)经费预算空白
贫困地区领导缺乏对专业统计知识的了解,停留在统计数据的层面,未能捕获到应用统计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的信息,所以财政经费的分配比例过少,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电脑、网络光纤等硬件设配不够,复杂工作难以进行。长期以来,工作动力缺失,面对上级部门的巨大压力时,财力人力的双重缺失,很难再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并确保数据的质量。
三、贫困地区信息统计工作对策与设想
(一)工作对策
1.建设自上而下的管理机制
引入科学管理的思想,自上而下建立流程步骤、考核评估、监督奖励机制,增修相关法律法规,杜绝数据造假行为。规范的数据采集流程,减轻地方的工作量,也避免了大面积的错误统计。奖惩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为枯燥的统计工作注入活力。
2.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定向储备培养统计人才,为统计工作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邀请发达地区的专家学者,在贫困地区召开培训会;组织外出学习、网络学习,拓展工作人员的视野,激发创新能力。可实行点对点式的对口工作,为贫困村镇的信息统计工作寻找良方。
(二)工作设想——精准识别跟踪,优化管理统计工作
国家引导贫困地区领导认识统计应用的意义和价值,转变脱贫工作作理念,运用统计手段去检测民情。投入经费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完善统计标准、数据库、统计分析方法模型,发挥出统计工作的优势和经济价值。针对贫困地区信息统计口径难以确定,动态监测缺失,统计重复等问题,设想依据用户画像建立数据信息库去模拟每个个体的特征。用户画像可以整合每个个体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生活偏好、购买力等多方面的信息,不用顾虑信息丢失的情况,并且统计数据的角度是多维的,用户形象可以通过平台模拟出来,借助云储存、大数据计算等技术手段去分析处理处信息。用户画像数据库可由上层部门主持建立,建构完成后基层仅需派固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农户进行回访,更新信息即可。数据分析需要时可从中抽取,保证精确的基础上时效性也较强,同时也节约了人力资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459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