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上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但伴随而来的是严峻的就业问题,所以我们不得不反思我国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与较多的失业人口的产生显然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有效改善这一情况呢?本文从我国当前的经济及就业形势入手,进一步探究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希望通过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和分析能更好的为我们的大学生在就业中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经济发展;大学生就业;经济形势;经济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8-0429-02
近年来,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但由于经济体制转轨等现实原因,毕业生就业的渠道更加狭窄,而相对来说,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不是很强,就业观念也有待调整,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许多新增长的就业点,如私营、民营企业,因此大学生就业又有着可以期待的前景。由于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既渴望早日就业同时工作经验又不足、对职位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高校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我国社会难题中一道特殊难题,而高校作为衔接校园与社会的桥梁,在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方面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理论上讲,如果经济持续增长过快,就业前景一般随之看好。随着经济增量的不断放大,国民经济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不断提高。这似乎进一步验证了我们提出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劳动力就业率呈正相关的假设。但是,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虽然就业人口绝对数量有所增加,但这个数量的增加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失业人口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但是,经济增长率和人口就业率并没有同步增长。这一点在近几年表现得特别突出。另外,我们也不得不说,现在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率的贡献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不足。
一、经济现状与就业形势分析
1.经济现状
国家信息网目前公布:我国正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进入21世纪80年代以后,国有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的能力明显下降;第二,我国面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艰巨任务;第三,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劳动力就业模式将由数量型向效率型转变,还将出现更多的过剩劳动力。
而面临如此严重的经济形势,使得大学生就业成为世界性难题。
2.就业形势
随着普通劳动者短缺现象的出现,工资成本大幅度提高,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将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在加大对熟练劳动力需求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减少部分传统就业岗位。劳动者素质的整体提高需要假以时日。因此,为现有劳动者创造与其人力资本相适应的就业岗位,以保持就业稳定扩大,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先原则。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应与中西部地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结合起来,防止出现比较优势真空,造成就业岗位损失。
二、经济发展与就业之间关系
1.我国目前就业问题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复杂性在于,在普遍出现“民工荒”现象的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依然存在,城镇失业现象持续存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并不难理解,因为每个就业群体面临就业困难的原因并不相同。
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并非由市场供大于求所造成,而是产生于个人就业意愿和技能与劳动力市场机会及需求之间的不匹配。至于城镇居民失业和就业困难,既有就业技能不匹配问题,也有劳动力市场调节功能不充分问题。这两个就业群体面对的劳动力市场风险主要是结构性和摩撩性的自然失业。
2.严重不足的就业需求
(1)从社会对就业岗位的需求角度看,我国的就业弹性总体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弱。
(2)根据有关预测,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能够在20年内维持在8%左右的水平,这固然能够使我国经济进一步繁荣,但从近期的角度看,就业需求的增长极其缓慢,无法满足上述巨大的就业供给数量。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几点对策
1.从国家角度来说
(1)实施大学生全国范围内的自由就业政策,保障他们在全国范围内的“公民与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环境。
(2)继续加大对大学生和中小型企业创业的扶持,增加就业岗位。
(3)要落实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保持就业增长的原动力。
2.从学校角度来说
学校要切合实际对大学生就业起到指导作用,高校要对大学生就业进行适当的引导,加大对大学生职业操守的教育,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要帮学生正确地给自己定位,要广开就业渠道,学校专业配备设置的结构性的调整,要根据市场的需要配备设置专业,提高教学质量,紧跟市场经济的步伐。
3.从学生自身角度来说
(1)学生要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脚踏实地地预计自己,精确给自己定位,越偏远的地方越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不要有地域上的歧视。同时增加知识的积累,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再适当地补充相关专业的知识,增加自己的求职砝码。在大学期间要多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资历考试并获得资历证,以提高自身的就业筹码。
(2)学生还要提高实践能力,要学会把书本常识应用在实际中,从多方面锻炼自己,提高就业成功率,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将来打造全新的自我。
(3)在一个岗位、一个单位工作几十年的事情,在现在的社会已不复存在了。不断改变生活环境、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是现代人的特征之一,而不断学习、充实自我则是谋求改变的前提。所以,作为现代人需要的是终身学习,而作为大学生这种品质尤为重要。
从数字上能够看出,高等教育在我国已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虽然大学生不再是稀缺人才,但是教育人才的根本任务始终没有改变,尤其是在新时代更加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随着大学生逐渐扩招,庞大的就业大军中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也逐渐增多。本文针对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对当前大学生在激烈复杂的就业竞争环境中如何发挥正向影响作用进行了探索,在高校基礎教育课程当中体育课程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改进提出建议和对策。伴随着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等国家战略导向,高校加快转型发展,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进程已全面展开,大学生创新创业日益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标杆和潮流。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成为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在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立一个整体化、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就业创业工作系统,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及社会实践向纵深开展,同时推动多方联手,运用多种方式助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深入推进“实践育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466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