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经济对南疆脱贫的作用与基本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农村庭院经济源于我国传统园艺农业,经过长期实践和探索,已涌现了诸多发展模式,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庭院经济在增加农民收入、巩固脱贫成果、美化农村环境、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但由于单个庭院规模较小,急于寻求脱贫奔小康的贫困地区往往容易忽视庭院经济的重要性。首先应该尽快推进改善农业化的经营模式,并结合当下的小城镇建设庭院经济。与此同时,要做到科学规划、营造美好环境、加强优质服务,不断推进庭院经济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
关键词:庭院经济 脱贫 模式
党的十九大已经明确提出,目前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首先要努力做到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坚持农村的优先发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随着脱贫扶贫工作的开展,庭院经济也逐渐被重视,被加强,发挥着重要作用。所谓庭院经济,其主要指的就是农户利用自己目前现有的土地和劳动资源,在能力范围内加以改造,最终是以种植,养殖等为主要目标。南疆人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剩余劳动力较多,农户大多具备庭院经济改造的经济基础,也有相关的生活习惯和经验。目前新疆的南部地区也是其主要脱贫战场。其区域内人多地少,自然条件恶劣,产业发展相对落后、经济欠发达,贫困户多。
一、庭院经济对脱贫的作用
(一)庭院经济能够有效的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首先可以把院落中的一些资源进行整合。这些资源包括目前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针对生产中的实际情况将他们进行合理的分配,一些剩余的劳动力可以通过相应的调配,在庭院经济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庭院经济不需要引用大量的资金和设备,因此其可操作性比较强,从实操性来说也能够提升人民的生产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庭院经济的见效和收益都会逐渐凸显。这可以追溯到南疆地区的庭院经济,其经过一个阶段的改变,大部分已经发展成商品经济户和个体专业户。
通过调查目前南疆农民的收入来源在种植业方面已经达到了61.76%,而分到畜牧业的比重仅为20.35%,从农户中目前出现的打工家庭来看,其所占比重为9.47%,这种现象也符合目前新疆家庭的收入。
說明农民对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的依赖性较高,而在南疆地区这些产业绝大部分都在庭院发展。在对庭院经济的认知理解方面,只有55.21%的被采访者是以经济利益作为主要驱动力量的。除此之外的34.36%的采访者则认为其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生活。剩余的6.75%的人认为是为了充实生活,消磨时间。由此可见,目前的很多农户对庭院经济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次,正因如此,才造成了庭院经济运作的滞后。一方面可以发现其驱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发现庭院经济也的确是农户日常生活的一大经济来源。
(二)庭院经济能够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和庭院内闲置空间
发展庭院经济可充分利用农村目前仍然在使用的开放式庭院模式,截止到目前,农村的大多和农户还没有改善当下状态的概念。这就需要进一步拓展庭院模式的空间,把这种地上地面以及空闲空间合理的利用起来,使他们发挥更大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植物的分布,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可以防治病虫害,因此,对这一问题必须尽快重视起来,才能够获得较大的效益。
目前在我国的农村大多剩下的都是老年人和年龄较小的儿童,青壮年较少。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把农村中剩余的劳动力进行合理分配,以期发挥最大的价值。首先是青壮年劳动力,可以合理的利用其忙完农活之后的闲暇时间,其次是老弱病残这部分劳动力较弱的人群,可以让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根据生活经验对相关动植物进行照料。这两方面进行结合,可以达到因地制宜的改善目前庭院经济的现状,在现有基础上发展出较为高效的庭院经济模式。由于庭院经济,其本身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原有模式进行整改,也不需要大量的引进设备,相对来说,其本身的可操作性较强,可实施性也较强,对农村的劳动力来说,在其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因此,庭院经济在农村的发展是很有潜力的。
(三)庭院经济能够美化居住环境,有助于乡村文明建设
目前农村中的庭院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其可以很快的把经济与环境建设相结合,另一方面,农户也可以从中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可以说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不仅美化了其生存的环境,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取利润。因此,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应该把庭院建设放在首位,其不仅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也大大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让广大乡村由过去“杂草重生、坑洼不平”的农家小院,变成了现在“瓜果飘香、绿色满园”的生态家园。南疆地区以优化庭院环境、发展庭院经济为抓手,扎实有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行农户“三区分离”助力村民生活上新台阶。将生活区,种植区,养殖区分离隔开,美化庭院,能够保持庭院的干净,整洁的同时能够把人和动物隔开有效预防疾病。
二、于田县庭院经济基本模式
(一)庭院经济养殖模式
本模式是指以庭院饲养作为主要模式的农户家庭,通过实地调查农户本身对贫富观念的看法。调查结果发现,从农户自身来考量,其对脱贫致富的想法是很强烈的。但是在具体的庭院经济建设实施过程中却没有考虑过多,这也是由于对庭院经济建设的不了解所造成的。因为这一模式没有从根本上从农户的角度进行考虑,农户的饲养能力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尽相同,加上其也没有对目前饲养市场的了解,就造成了重重的困难。本文通过相关调研,发现目前农村中的70%的农户是不看好牛羊养殖的,主要是由于牛羊的养殖,其投入成本较高,农户目前的经济条件来说是不现实的。20%的农户认为,成本在饲养过程中的不断增加,使其最终因为能力不足而退出。相对来说,90%的农户认为,这种模式最终会导致其自身陷入比之前更加困难的状态。之所以造成这种想法的原因是,庭院经济的改造,其投入成本确实较大,同时后期的市场销售和饲养方法对于用户来说都是极为困难的。很多农户都不是专门的饲养员,因此在对动物的饲养方面欠缺很多专业技能,这就导致了大量动物疾病和死亡,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最终导致无法承担这种损失而放弃。倘若不考虑以上这些观点,单从市场角度来进行考量。可以看出,很多致力于脱贫致富的农户,其关注焦点纸放在前期投入方面,却没有关注到后期的产出,等一系列市场效益的产生。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调研后发现大部分已经养殖牛羊的农户其最终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出的不确定性,其通过饲养牛羊,不仅没有得到商业化的增值,反而面临贬值的状态。 (二)庭院经济种养结合模式
在调查中发现,只要是庭院空间较大的农户家庭,已经开始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有机结合,形成种养结合型的发展模式。其众所周知,庭院经济的盈利点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养殖业和种植业之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观念,在整个生产过程当中,他们两者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对于庭院经济的贡献,也是两项独立创造效益的方式,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当中,两者的独立性是必然的,庭院经济的投入也分为两种,那就是种植和养殖。但是这种种植活动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资金来维持,在对于庭院经济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该种庭院模式是大多数农家共同经营的方式,现代家庭经济都是以这种模式来获取一定的收益,但是并没有绝对的原因促使他们采取这样的模式去经营,但是这种模式的确让经营的风险降低,同时许多农户并没有执着于这种经营方式,他们更多的是在乎市场要求以及文化因素和空间因素等等。
(三)庭院经济加工业模式
根据本文调研发现,所谓庭院加工模式,主要集中在现代化,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经营方面,小企业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他们学会了在市场当中变得游刃有余和进一步壮大,这种经营模式无法专业化和规范化生产,但是他们却在不断壮大,依靠民族性和文化性以及绿色性的特点,打造了核心竞争实力的农户经营模式。在对田县农户庭院经济加工模式进行研究的过程当中,发现大部分农户家庭种植经济作物为主,那么他们的种植植根于文化和民族特点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比如说加入了糕点,酸奶制作等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活动。在庭院经营过程当中,他们也将地毯,丝绸增秀作为主打产品贯穿于整个民族庭院经营的始终,让民族风俗和习俗的小作坊得到快速成长。
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让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人们有了更多的追求和向往,尤其对经济区旅游区的要求不断增加,所以随之而来的是农村区域庭院經济的内容不断丰富,不仅具有田园色彩,还有生态餐饮,绿色餐饮为核心的体检服务,已经逐步融入到庭院经济的整体发展过程当中。人们对于绿色生态的食品的追求越来越高,家庭庭院经济生产方式不再是大鱼大肉而是回归于自然,为了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通过实际考察研究,发现大部分以生态自然为主的生态餐饮服务业主要位于郊区和较为偏远的地区,迎合市场的需要和人们的口味,庭院经营方式十分新颖,这标志着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在不断发生的变化,大部分民族餐饮和风情园为主的家庭服务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他们更多的靠近旅游胜地,或者是直接在旅游景区建立相关的庭院。城市郊区农村家庭经济受到地方政府的鼓励和指引,但是旅游景点因为和农家过于靠近,导致两者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所以旅游景点周边的庭院经济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三、结论
文明庭院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崭新的阶段,首先政府一定要大力扶持和鼓励,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地位和规划,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尽可能的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帮扶资金和优惠政策,在行政上和技术规划上都要有足够的认识,合理利用庭院空间设计,发挥循环经济的作用,让科技服务于庭院经济,做好信息指导和商品流通的管理工作,发挥民族特色的优势,充分调动农民发展庭院经济的主动性。
于田县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多样,覆盖领域宽泛,但是从特点来看,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点。首先要以养殖业为主,让庭院经济不断扩大,种植业为主的庭院经济可以逐渐扩大,但是其总体规模并不大,养殖业模式当中把动物饲养作为主打产品,这里商业化基地发展路线,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家庭模式逐渐演变为民族特色为主的庭院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不断扩大,并且引进旅游景区和城郊区域的风情园和生态餐饮为主的服务模式,同时推动绿色消费,让周边的庭院经济模式逐渐建立。
(布娲鹣·阿布拉系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阿比代·乌买尔. 维吾尔族庭院经济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
[2]王光娟.发展庭院经济,增加农户效益 [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05,14(2):11-13.
[3]张树根,刘希鹏.我国庭院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河北林业科技,2015(05):56-58
[4]郑本军.谢云.庭院经济是贫困地区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以湖南省张家界市农村为例[J].杭州:浙江林学院,2005:13-17.
[5]王济,蒋志毅,蔡景行.“多位一体”农村循环经济模式的探索[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4):48-52.
[6]万宝瑞,钟辉.我国庭院经济的特点及作用[J].农业经济,1985(03):43-45.
[7]周颖,尹吕斌,邱建军.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分类研究[C].2006 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258-262
[8]毛志根,徐文斌,耿礼伟,罗宏兵,夏丽芳.乡村振兴与“三位一体”耕地保护新格局分析[J].南方农业,2018,12(32):105-108.
[9]谢志晶.农村不同庭院农业模式与庭院经济发展的分析 [J].安徽农业科学.2008.
[10]余正新,汪建中.发展大农业,走向大市场[J].农业信息探索.1994.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49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