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校园霸凌现象及影响因素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我国校园霸凌事件频发,也不断引发社会讨论。本研究聚焦于高中生这一处于关键成长阶段的特殊群体,通过问卷法开展调查,分析不同类型学生生对于校园霸凌的认知差异及其整体趋势,并据此探析高中生校园霸凌的内在成因与群体特征。研究结果显示:①高中生对校园霸凌现象的认知及参与情况与其年级、性别等相关;②校园霸凌者及受霸凌者均表现出一定的群体特色;③校园霸凌具有独特的“高发地带”。进而从家庭、学校及社会层面提出教育建议,以期能够为防治校园霸凌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 校园霸凌 校园欺凌
引言:目前,校园霸凌现象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也呈现出愈来愈严重的态势。研究指出,校园霸凌具有隐秘性、群体性、高频性、暴力性的特点,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家庭关系的稳定程度、学校的教育教学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都存在一定的危害,而高中生正处于成年前三观建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发生的校园霸凌行为会对其产生难以弥补的伤害。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拟以合肥市部分高中生为样本,调查校园霸凌现象的现状与特征,并据此提出一定的教育建议,以期能够为校园霸凌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合肥市部分高中生为调查对象,通过网络问卷进行调查,并使用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进而了解其对于校园霸凌现象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及高中生校园霸凌现象的特点。调查问卷共18题,从学生基本信息、校园霸凌现状。霸凌产生原因以及防治办法四个维度进行调查。
二、结果分析
(一)数据回收概况
研究共回收问卷88份,有效问卷88份。其中,从性别上看,男生31人(占比35.23%),女生57人(占比64.77%);从年级分布上来看,答卷覆盖了高中所有年级,高一年级占比10.23%,高二年级占比43.18%,高三年级占比46.59%。
(二)数据分析结果
从总体上看,近九成的同学表示了解校园霸凌的现象,其中绝大多数男生(93.55%)都表示了解校园霸凌现象的存在,但是有近五分之一的女生不了解。从年级分布上看,高二高三同学对校园霸凌比较了解,高一同学对校园霸凌的了解程度相对两者较低。
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同学中,超四成(42.14%)同学认为目前社会上的校园霸凌现象严重,另外四成(40.91%)认为情况一般,只有少部分(17.05%)同学认为校园霸凌情况不严重。男女生普遍认为该现象严重。相对于高二(5.26%)和高三(7.32%)同学而言,更多高一(22.22%)同学认为校园霸凌情况非常严重。
在接受调查的同学之中,有一半目睹过校园霸凌事件,男生中目睹霸凌事件比例(54.84%)更高,女生则较低(47.37%)。从年级上看,近七成的高二同学表示曾目睹过类似现象,而在高一、高三同学中该比例明显更低。
绝大多数同学(76.14%)均未参与过校园霸凌事件,男生(35.48%)中参与过校园霸凌的比例远大于女生(17.54%)。从年级上看,参与霸凌事件的同学主要集中在高一高二,高三比例远低于前两者。
从霸凌事件发生的地点上看,网络(30.68%)、操场(35.23%)发生比例较低,而校园内人少处(54.55%)、厕所(57.95%)则为其高发场所。其中男女生一致認为厕所为霸凌事件频发地(男生48.39%,女生63.16%),但其关于其他场所发生率的意见明显不一。从年级来看,较之高一高二,高三认为网络霸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更高。
从受害者的特征来看,举止女性化的男生(32.95%)、长相不佳者(36.36%)、成绩差者(39.77%)、家庭条件差者(42.05%)、人际关系较差者(62.5%)、性格内向胆小者(70.45%)更易成为被欺凌对象,而具有相反特性的同学则很少成为欺凌对象。女生认为举止女性化的男生、家庭条件较差者较易成为被霸凌对象,男生则倾向于认为以上特征的影响不大。从年级来看,到高三时,内向胆小者、家庭条件差者、长相不佳者受到霸凌的可能性大幅上升,而成绩较好者的可能性降低。从总体趋势上看,年龄增长所带来身体条件的变化会直接反映在受霸凌者的身上,进入高三后,受霸凌者在发育较早的女生和发育较迟的男生中所占比例均有所提高。
从求助对象来看,多数学生会选择向老师(37.5%)与朋友(23.86%)倾诉,部分人会选择告知家长(17.05%)与警察(15.91%)。从性别来看,男生(9.68%)中选择自我忍受的比例高于女生(3.51%)。此外,高三学生中,告诉老师的比率远小于高一高二,而其选择独自忍受的可能性更高。
从发现霸凌事件后的反应来看,近一半会向老师、保安、警察等成年人求助(57.47%),约三成的人会就情况决定是否阻止(36.36%),只有少部分人会选择不予理会(5.68%)。从性别上看,男生考虑当面阻止的比例比女生高,而后者选择不予理会的可能性比男生大。此外,随着年级的增长,不予理会的比例逐步上升,选择向保安求助的比例则相在下降。
从对校园内部处分以及德育工作的评价来看,超过一半(57.95%)的人认为效果一般。从年级来看,高一同学认为处分效果好的比例与高二高三的同学相比占比较大,而三者均认为德育工作效果一般。
从家长、校方接收到霸凌信息的反应来看,家长多会选择联系学校(54.55%),也有部分会选择在言语上(23.86%)安慰孩子,或者联系霸凌者的家长(21.59%)。而校方有时予以处分(27.27%),多数情况(56.82%)只对霸凌者进行口头批评,甚至不了了之(15.91%)。
从霸凌者接受处分后的表现来看,近一半仍旧我行我素(47.43%),部分同学甚至变本加厉(21.59%),仅有三成左右(30.68%)的同学接受教育。 三、讨论
(一)家庭层面:加强关注与沟通
根据数据显示,男生对于校园霸凌事件的了解比例高于女生,而男女之间对于“受害者特征”的认知差异较大,这可能是由于男生的交往圈较大,而高中女生则多以小团体为单位进行活动,男女生在高中阶段的性格和心理本身就不甚相同。而男女生共同认为“内向胆小者”最易受到校园霸凌,这一现象值得家长进一步思考。当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家庭教育,因此家长的行为对于校园霸凌的防治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首先,家长应当加强对孩子的品德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其次,家长应当关心孩子生活,当其出现反常行为时及时进行沟通交流,打开其心结,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最后,若孩子遭遇了校园霸凌,家长应积极与校方沟通,要求校方做出应有且合理的回应,并以温和的方式安抚孩子,尽量将这一事件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
(二)学校层面:重视引导与监管
本研究结果指出,当遇到校园霸凌事件后,大多数学生会选择向教师求助,大多家长也会选择与学校联系。因此可见,在预防和处理校园霸凌事件的过程中,学校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主体作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领教育,并将其落到实处;在日常交往方面,教师应当重点关注班级里比较容易卷入霸凌事件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多与家长沟通。此外,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校园霸凌具有独特的“高发地带”,这也是值得学校对该类事件加强监管的重要切入点,在监督管理方面,校方应当加强对于校园尤其是霸凌事件“高发地带”的监控与巡逻,同时重视保障校园安全,尽量不要让校外人员在校内及校园周边长时间逗留,防止对学生造成不利影响。
(三)社会层面: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随着年级的升高,对于校园霸凌现象的认知减弱,感知到周圍这一现象的发生频率降低。分析可知,这或许是由于随着学生的学业压力不断加大,接触负面社会影响的几率减少,因而感知到社会上的校园霸凌现象较少;同时,由于实施校园霸凌的动机和时间精力受到限制,在学生中这一现象也有所减少。当今时代,网络的普及使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更为频繁,更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因此有关方面应当着力于营造健康的网络氛围,加强对含有暴力、血腥等负面因素的网络文化的监管,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善。此外,也有某些学生认为实施校园霸凌的成本很低,故对做出此类行为不甚在意。因此当局应当从社会和立法层面重视这一现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普法教育。
结语:本研究通过问卷法对高中生校园霸凌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示,高中校园霸凌现象在年级维度上存在差异,受害者与施暴者均表现出一定的群体特色,校园霸凌存在霸凌高发地,在校园人少处、厕所发生频率较高。校园霸凌发生后,大部分受霸凌者会选择向老师与朋友倾诉,然而同学们普遍认为学校和家长的后续处理效果较差。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高中生校园霸凌的特征,并基于问卷调查结果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层面提出合理建议,对于校园霸凌的预防和干预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但本研究依然存在样本量小、问卷设计和回收过程不够规范等问题,亟待后续研究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761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