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也随之增多。不真实的会计信息会误导决策者、影响资本市场秩序,于是研究如何改善和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公司治理;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失真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9)04-0155-03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listed companie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phenomenon also increases. The inauthentic accounting information will mislead the decision-maker and affect the order of the capital market. Therefore,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and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of today’s research.
Keywords: Corporate governanc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作者简介]郭建华(1974-),汉族,本科,研究方向: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梁运吉(1972-),男,黑龙江巴彦人,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基金项目]2018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8JLB042);
2018年度哈尔滨商业大学校级项目(项目编号:18XN058);2018年度黑龙江省会计学会项目(项目编号:20180026)阶段性成果。
一、会计信息失真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理论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界定及分类
会计信息主要指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及其他资料。对于会计信息质量水平的判定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是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反映了企业的客观经济活动,第二是会计信息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第三是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反映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各种利益冲突和协调。
“反映客观经济活动”,是会计活动旨在实现的目标。对经济活动的反映程度受人们的认识水平的影响,因此,人们必须随着认识的不断发展进步,使会计活动对客观经济活动的反映不断趋于真实可靠。然而,这种认识活动的完成程度,极大地取决于从事会计核算工作的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个人技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因此,第一种评价标准不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第二层次中以是否符合准则来评价会计信息的质量也不完善,这是由于准则具有一定的有限性,它涵盖经济活动的范围有限,同时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变化,准则本身也应随之变化和修改完善。但由于准则修改具有滞后性,而经济活动本身方式多样,因此,即使会计工作完全遵循会计准则进行,也可能因此而使会计信息不能具备完全的准确性。
由于上述两个层次均不符合会计信息评价标准,我们现在来探讨和研究第三个层次,以能否反映经营活动中各主体间的利益协调和分配作为衡量会计信息是否具备真实性标准。在人们参与经济活动过程中,因为各方主体对经济活动投入的资源不同,各方都渴望获得与自身付出相匹配的回报,因此,在这种社会契约形成的过程中,会计信息也应运而生。各利益主体之间形成的契约关系则要求在会计活动进行中双方应遵循达成的约定,否则就会造成对另一方利益的侵犯,产生的会计信息就会失去真实性。
(二)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概念
公司治理结构是对公司治理制度安排的反映,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分类,存在多种形式。根据治理作用的范围,人们通常把治理结构分为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论文皆以此分类为基础进行研究。其中,外部治理通常指由公司的出资者和债权人通过市场体系来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内部治理则是指公司内部各部门的权力分配,以此实现公司收益,保障债权人权益。主要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层等执行机关保障。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均是构成一个公司治理结构的必备因素,因此,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二者缺一不可。
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和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分析
1.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尽管对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防治和查处,已經引起相应各部门的高度关注和警惕,但目前,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十分普遍。根据有关资料的显示,我国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会计信息丧失真实性和可靠性,继而给相关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损失。而会计信息质量低下的现象随着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呈现递增的蔓延趋势,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更加严重;其次,表现在进行会计造假的程度不断加大,造假的金额不断加大,参与造假的部门逐渐增多,这些现象无不体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日趋严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亟待解决。
2.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在我国已呈现出日趋严重的趋势,为进一步了解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研究探讨其表现形式。当前,会计信息失真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资产计价失真、经营成果失真和对财务报表作假三种。 资产计价失真问题已广泛存在于大部分企业中,而导致其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体系的缺失,由于管理不到位而极易导致企业出现账证不符、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问题,进而导致企业拥有的资产不能被准确地计价;经营成果的失真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具体体现,有的公司为了实现自身目的,通过虚增收入等非法方式,对公司的利润进行虚报,或是掩盖公司严重亏损的状况。其具体表现还体现为收入、成本、费用的失真,企业通过对收入、成本、费用进行不合法的工作处理,导致经营成果呈现虚假的状态;会计信息失真另一个的重要体现是企业出具虚假的财务报告,部分企业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和诱惑,随意修改待摊费用、应收账款以及存货等账目。应当入账的项目,不及时入账,从而实现自己的特定目的等。这些通过各种方式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行为,为信息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影响决策的进行。
(二)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外部审计方面,社会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进行审查和监督,检查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是否是真实可靠的,同时,通过注册会计师的监督对会计信息提供者具有一定的约束力,约束上市公司对外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保证信息使用者的利益。由此,调节投资人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保证外部信息使用者能獲得真实有效及时的会计信息,做出正确合理地决策。想要外部审计发挥其职能,这就需要开展审计工作的注册会计师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和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当保证审计工作具有充分的独立性。然而,当前我国的外部审计行业在上述两个方面均有待完善和改进。当前,仍存在很多注册会计师缺乏其应有的专业职业素养,同时,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无法充分发挥外部审计的作用,从而达到监督企业披露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这一目的。
三、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一)健全独立的审计制度
1.加强注册会计师法制建设
(1)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委任和更换机制
当前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选聘,通常由管理层所决定,因此不利于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为此,可以对此作出改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增设审计委员会,把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的职能交给审计委员会来行使;同时,为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制建设工作,证券监管部门还应当增加管理要求,例如要求公司相关部门在更换注册会计师时,对更换的具体原因、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情况予以说明,以此加强制度保障,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的委任和更换机制。
(2)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业务服务范围
我国的相关法律已经明确提出,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同时对一家被审计单位提供资产评估和审计服务,但对提供其他的服务没有加以限制。然而,存在一些其他的业务的开展会影响审计工作的进行。从当前的局势上看,我国存在很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同一被审计单位同时承接这两种服务,这势必会影响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使审计质量大大下降。针对此项问题,可以在制度层面对其加以约束和限制,例如规定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对同一被审计单位同时提供审计和咨询服务,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职能加以更加严格的规定。
2.提高注册会计师人员素质
注册会计师作为外部审计的重要执行者,不仅要求其具备专业的审计知识,还要求其具有先进的技术,能够有效完成客户的委托业务。然而,当前我国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尚不能满足以上两点要求,还存在很多专业知识欠缺、专业技能不足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建设,我们首先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研究和培训。这就要求注册会计司协会尤其是各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定期的在职人员培训工作,强制当前在职人员进行后续教育,不断学习探讨先进的审计工作方法和理论,提高在职人员的工作能力。同时,还应当制定一套与考核在职工作人员能力的考核机制,这要求注册会计师协会每年都要对从业人员进行业务能力考核,对不符合执业要求的工作人员责令其停止继续执业工作,提高注册会计师队伍的业务水平。
(二)优化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机构的基础,体现的是在不同投资主体间公司控制权的分配,因此,过于集中或者过于分散的股权结构都不利于公司的经营发展,都不是合理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为缓解我国当前股权过分集中的问题,必须对股权结构进行适度分散。我国当前的法人企业中,占据绝对优势的仍然是国有企业,首先,在数量上国有资本仍然占据主要优势,其次,从股权结构角度上看,国有企业也是占据主要地位。国有以外的其他法人企业力量壮大尚需时日,在国有资产有计划地退出一些领域和行业的过程中,庞大的国有资产只有依靠个人资产的承接才能解决问题,而我国的个人资产目前的集中程度还不高,因此,股权结构高度分散比较适合我国的现状。
[参考文献]
[1]Atul Gupta, Lalatendu Misra, YilunShi. Product-market competitiveness and investor reaction to corporate governance failure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17(48):134-147.
[2]张振新,杜光文,王振. 监事会、董事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J]. 财会通讯, 2011(10): 60-67.
[3]王建琼,陆贤伟. 董事声誉、繁忙董事会与信息披露质量[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4):67-74.
[4]周昌红. 大股东“占款”、董事会特征与信息披露质量——基于浙江省和江苏省创业上市公司数据比较研究[J]. 财会通讯,2017(15):72-75.
[5]张锐.刘强东:一路弄潮的“电商大王”(下)[J].对外经贸实务,2017(2):13-17.
[6]王赛芳.我国电子商务融资产品及运行模式探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2(9):33-36.
[7]王婧.房地产泡沫造成金融威胁的探讨[J].对外经贸实务,2010(12):23-26.
(责任编辑:顾晓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49997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