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课题项目: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政策实效研究,课题号:XVII4109。天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基于适合度景观理论的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能力提升路径研究,课题号:XVI473。天津市教育系统调研课题《基于系统动力学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协同长效机制调查研究》(JYDY-20193020)。
摘 要: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侧重于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社会提供了大批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人才支撑。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应该是协调发展,互相促进的关系,但是目前仍存在不协调因素,成为协同发展的障碍,如何构建二者联动发展的新路径,促进二者的共同提高,是我们必须认真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发展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区域经济发展是一门经济学理论,新时期,国家先后出台了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区域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日益规范化,区域经济进入发展的新时期。必须正确认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使职业教育的发展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联动关系分析
(一)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专业人才保障
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以一定数量的高质量专业技术人才为支撑。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滨海新区是天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规划面积达四百多平方公里,世界五百强企业有一百多家在新区投资,涵盖汽车制造、电子通讯、海洋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各种领域,急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而天津作为职业教育开展较好的地区之一,拥有多家职业院校,特别是天津职业大学、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为天津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2.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人文、地理等。其中,人力资源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受人力资源结构的影响,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会引起区域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化。比如天津各职业院校为响应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建立了国家级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养培训基地,逐步建立起适应紧缺人才培养目标的全新办学机制,为天津市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供了一大批的定向人才,助推了天津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推动作用
1.区域经济发展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规模和水平
职业教育的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只有区域经济得到发展,才能创造就业机会,职业院校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保证办学规模。区域经济发展得好,地方政府才能有更充足的教育投资资金,只有有了资金支持,职业院校才能根据市场需求来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手段和内容,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天津作为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特别是滨海新区的发展,各行业对职业技术人才都有更多需求,这就刺激了天津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2.區域经济结构是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基础
由于职业教育侧重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适应性的特点,无论是办学方向还是教学内容,最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始终要向市场看齐,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引发市场需求的变化,进一步引发职业教育的变革,最终改变职业教育的体制。目前,天津滨海新区的职业技术人才缺口较大,主要涉及机械、汽车制造、高新纺织等应用型人才,这必将会影响天津职业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促进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优化。
二、当前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院校专业开设不能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市场发展需求相一致是最理想的情形,但实际上,我国很多地区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开设,并不是都能与市场相契合,总是一味追求热点专业,没有考虑当地的区域经济结构实际状况。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市场需求变化日新月异,很多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速度也在加快,企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但是很多职业院校的专业开设多年不变,培养出来的人才就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二)校企合作的职业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能够在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能够保证人才培养不偏离市场方向,是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有效模式。但是在很多地区的职业院校,基于各种原因,校企合作并没有真正得到开展,校企合作往往流于形式。企业与学校之间缺乏信息交流的平台,职业院校与企业只是名义上进行合作,或者只是进行表面层次的合作交流,而没有深层次的交流项目。有的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权责划分不清,导致很多合作无从开展,校企合作无法取得真正效果。
(三)师资力量不足,双师型教师紧缺
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教人才的培养要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职业院校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实际上,各职业院校拥有的双师型教师紧缺,大多数的职教教师理论水平没有问题,但是普遍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能力,导致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得不到全面的技能训练,技能应用能力不强,学生能力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不利于学生的顺利就业。 (四)学生的关键能力不足
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对职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关键能力。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随着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入驻,对跨行业的技术复合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多,比如汽车制造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不仅要有汽车技术,还要有营销和管理的能力,需要学生能够不断获取新知识。但是纵观职业教育教学,更侧重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对关键能力的培养很少涉及。
三、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措施探究
(一)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对接,与产业结构契合
职业院校要建立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深入研究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对于产业人才需求数量进行合理评估,最大限度地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養与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的无缝衔接。保持专业设置的前瞻性,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引导优质教育资源向区域特色经济领域投入,为建立区域特色经济体系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二)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强校企联动
职业院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对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都能产生有效的推动作用,政府要积极搭建校企合作的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发布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信息,推动校企资源能够实现高度融合。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要立足于企业需求,对人才培养进行合理定位,确保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对接。企业自身也要对校企合作有正确认识,积极建立培训基地,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不仅是为职业院校培养高水平学生,更是为企业选拔高技能员工,努力使职业院校成为企业的人才选拔基地。
(三)加强教师培训和选拔,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要想提高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必要的基础条件,各职业院校不仅要加强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也要注重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并掌握最新的技术变革,强化教师的专业素质。除了加强内部教师培训,也要加强外部专业人才的招聘选拔,培养一支既有丰富理论知识,也能满足企业实际操作能力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注重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关键能力是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的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职业院校学习和德育教育中,要贯穿关键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中,要增加关键能力的内容。在班级建设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意识,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在实训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鼓励学生进行知识扩展,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
结束语: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助力了区域经济的产业优化升级。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也有推动作用,直接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走向。当前,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问题凸显出来,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最终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崔晓迪.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教育与经济,2013(01):31-35+72.
[2]林克松,朱德全.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体制机制构建[J].教育研究,2012,33(11):102-107.
[3]常雪梅.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J].高教与经济,2010,23(01):47-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112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