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单位数量稳定增长 市场主体活力持续增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法人单位是指独立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或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易)的组织,有权拥有资产、承担负债,包括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其他法人等。法人单位的数量和情况变化能够基本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本文利用辽宁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数据,对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以来,辽宁法人单位数量变化情况以及发展现状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经济增长活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关键词:法人单位;经济普查;发展现状及特征;成果显著
辽宁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自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以来,随着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全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市场活力逐步激发,市场主体持续发展壮大,法人单位数量稳定增长,企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经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向好,高新技术制造业蓬勃发展,新兴服务业增势强劲,私营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繁荣,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经济增长活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一、辽宁法人单位发展现状及特征
(一)法人单位总量不断扩大,企业主导地位日益凸显
2013年以来,根据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省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市场监管,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努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全省法人单位数量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企业法人单位数量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在全部法人单位中的占比不断提高,企业主导地位凸显,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2018年全省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数量有60万个,比2013年增加18.2万个,同比增长43.5%。其中企业法人单位51.6万个,比2013年增加18.7万个,同比增长56.8%,企业法人单位占全部法人单位数的86.0%,比2013年末占比提高了7.2个百分点。
(二)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支撑作用日益突出
全省坚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转变发展方式,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淘汰化解落后产能,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了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全省三产法人单位数量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二产,第三产业已然成为拉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支柱力量。
2018年全省二产法人单位13.1万个,比2013年末增长20.3%;从事三产的法人单位46.9万个,比2013年末增长51.6%。第二产业法人单位比重从2013年末的26.0%下降到2018年末的21.8%,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比重则从2013年末的74.0%上升到78.2%,提高4.2个百分点。
2018年全省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45 194.1亿元。二产和三产法人单位资产分别占法人单位资产总计的22.9%和77.1%。
2018年全省第二、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合计营业收入达到了73 158.0亿元。第二、三产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分别占到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总计的49.4%和50.6%。
2018年全省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共计902.2万人,其中二产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57.5万人,三产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44.7万人。
(三)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向好
辽宁围绕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持制造强省战略,深入推动“一带五基地”建设,努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等五大基地,抓好制造业智能改造,提高制造业核心競争力,切实增强制造业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能力。扎实推进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着力补齐服务业发展短板,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新兴服务业,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多种业态、功能齐备的新兴服务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服务业法人单位数量迅速增长,新兴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2018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数的13.7%。在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高端装备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占23.3%;生物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占19.9%;节能环保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占16.5%,新材料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占16.3%,新能源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占14.6%。
2018年末,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的7.4%;全省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1.7%;全省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数比2013年末增长 222.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法人单位比2013年末增长106.5%;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比2013年末增长66.7%;三大新兴服务业法人单位分别占全省法人单位的4.8%、10.7.%和5.0%。三大新兴服务业增幅均高于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
(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私营企业成倍增长
五年来,辽宁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国有经济做优做强,国有企业数量减少、质量提高,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稳固而坚实;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地位不断提升,特别是私营企业数量成倍增长,经济发展活力日益显现。
2018年末,全省第二、三产业的企业法人单位共有51.6万个,比2013年增长56.6%。其中国有企业0.3万个,占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0.6%;私营企业42.1万个,比2013年末增加20.9万个,增长99.0%,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数的81.6%,提高了17.4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五)区域发展日趋协调,三大经济区多点发力
五年来,辽宁深入实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 ,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一方面充分发挥沈阳省会城市的中心辐射带动作用,使沈阳经济区成为推动辽宁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另一方面发挥大连龙头带动作用,打造辽宁沿海经济带升级版。为确保辽西北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2017年,辽宁出台《加快实施突破辽西北发展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年)》。通过深入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积极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与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2018年末,在全省法人单位中,沈阳经济区25.7万个,比2013年末增长37.7%,占全部法人单位的42.9%;沿海经济带29.3万个,比2013年末增长57.1%,占全部法人单位的48.8%;辽西北地区5.0万个,比2013年末增长10.6%,占全部法人单位的8.3%。
二、辽宁法人单位发展成果显著
回顾过去的五年,辽宁围绕国家和全省发展形势与发展目标,提出并不断完善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框架,构建了质量更高、结构更优的产业体系,一二三产业平衡发展,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成果有目共睹。全省法人单位蓬勃发展,在促进就业、保障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辽宁正处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要抓住发展机遇,在优化营商环境、释放发展动能等方面作出更多努力,针对当前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协调解决,进一步破除发展梗阻,行政审批相关部门要继续立足于改革创新,学习借鉴外地好的经验做法,不断夯实基础,让辽宁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步适应市场变化,把辽宁发展的巨大潜力充分挖掘出来,进一步推动全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参考文献:
[1]辽宁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Z].
[2]盘锦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告[Z].
作者简介:阎 莹(1976—),女,山东郓城人,高级统计师,本科,主要从事国情国力调查(经济普查、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统计专项调查研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15293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