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议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蕾

  【摘要】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及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及其重要地位,但是当前社会上对于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一些认识误区,针对这些问题,文章进行合理的分析,对强化实践教育提出了一些措施和见解。
  【关键字】大学生社会实践实践活动教育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生活能力及生存能力为目的而进行的实践活动,他有助于更好的开发大学生的潜能,令他们找到更好的人生追求。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且对大学生的要求不再仅仅局限于掌握书面知识,而是更重视其能否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为了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多年来,政府相关部门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鼓励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参与社会实践,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便利的平台,让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复合人才。
  一、倡导在校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作用与意义
  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大学生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注重参加社会实践。
  现代大学生丰衣足食,同时所经受的磨炼也渐渐少了,对于事物的认识和了解也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却少了一些实际的工作能力和操作能力,而大学教育的专业化特点,也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出现一些明显的专科性倾斜。而社会实践正好具有全面性,多样性和包容性的特点,所以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对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有很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协作能力
  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标准,社会实践能萌生责任意识,更好的引导大学生发现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和责任,只有到实践中去,才能产生更多的社会责任感,才能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现在高校的办学质量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其教育水平的高低,更体现于其人才的质量,所以高校积极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在学生在校期间,学校举办科技文化节、项目实训等多项活动,要求团学干部参与到各项活动的实践中,并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沟通能力
  现在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也是也是开放的社会,良好的沟通能力对大学生走上社会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具备了这种能力,对自身的发展大有好处。交流沟通是人类行为的基础,但是要成为一名真正成功的交流者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参加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通过接触真正的社会环境,接触生产劳动,接触不同的社会角色,从而可以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不仅能锻炼与人合作的能力,还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学习人际关系技巧,培养与人沟通的融合能力。
  (三)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能力,它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的,而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传播大学生创新知识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既是大学生知识应用的过程,也是知识创新的过程。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不仅可以更好的了解和把握现实社会,还可以在实践中发掘自己的主动研究意识。
  通过社会实践有利于完成大学生知识系统和能力系统的集成和优化,从而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完美的连接和释放,涌现新知识、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从而实现从无到有的知识创新。而知识的创新又源于实践的需求,对于社会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大学生只有不断改变观念,强化创新意识,培养起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心,才能更好地拓展自我的创新思维,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四)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更好的奉献精神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成熟的成长期,是大学生完善精神和提升品质的重要过程。现在,很多企业都提倡“主人翁精神”“奉献精神”,希望大学生能够积极承担责任,会多做一些分外的工作,懂得付出,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的。而通过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做好服务社会的准备,能培养学生树立更好的奉献精神。
  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误区分析
  既然社会实践的意义如此之多,便可以理解为何社会与学校都如此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了。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实践确实是大学生联系社会与校园的桥梁,是发掘自身潜力,使自己更好地走进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必要条件,所以,大部分学生也都非常愿意积极地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甚至许多人在自己的课余时间还积极参与实践。但是与此同时,也还是有一部分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存在不少的误区,并不是那么支持和提倡社会实践活动。具体表现在:
  第一,有些大学生都认为,社会实践与自己的学习、学业无关,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纯属是浪费自己的时间、精力。但由于大学里设置的实践活动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如果学生不完成,可能会影响正常毕业,结果许多学生都是为了评估检查而应付了事。所以,许多学生在大学里,虽然确实参加过很多社会实践活动,但却并没有真正的从实践中学到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目前,社会上“求盖章”现象就非常普遍,假期过后,各社区的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都会出现扎堆儿求盖章的现状。学生家长们认为,盖个章而已,问题不大;居委会又觉得都是社区居民,不能不答应,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么怎么会出现这个问题呢?主要的原因就是对社会实践的普及措施还不够完善,没有考虑到一部分同学的惰性,结果导致他们的投机取巧。
  第二,还有一部分人潜意识里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就是校外活动,就是打工挣钱,只有缺钱的人才会做,结果导致许多人认为既然我不缺钱,不需要打工,也就不需要社会实践。这可说是对社会实践的一种很大误解,其实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环保公益活动、社会调研、扶贫支教活动等,打工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已。
  由此可见,许多人对社会实践表面上是支持,实际上却想马虎了事、应付了事。所以如果想要更好地普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改变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误区、使之树立主动实践意识,是社会与学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三、强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措施
  要想改变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认识误区,更好的普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实现“课程学习――校园活动――校外实践”的良性衔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把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的课程学习中
  由于许多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还不了解,意识模糊,所以还需要不断增强其实践意识。高校则可以而把社会实践融入大学生的课程中,可以更好地为大学生呈现出社会实践的理念价值和实际意义,有助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将实践活动融入课程学习中,从而引起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开发课程内容,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研究,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以校园为舞台,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校园实践教育
  实践源于生活,而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依托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来实现校园实践活动是一项可以更好的普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措施。
  当今,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教育,都非常讲究学习与实践的结合。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基本上每个学校都要求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有的学校还主动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平台,这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三)提供更好的社会实践环境
  学生通过考察、访问、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可以丰富社会阅历,获得对社会的正确认识,丰富生活积累,所以又一个良好的社会实践环境相当重要。但是参与实践活动,会有一定的条件要求,学生由于受年龄、知识经验等限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结果导致学生嫌麻烦,对实践的热情度不高。
  针对假期过后,家长孩子扎堆求盖章的现象,社区居委会也可以制定一些要求,例如对要求盖章的学生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实践平台,多举办一些社区公益活动,如要求他们参与出黑板报、打扫卫生、访问社区孤寡老人等一些活动,这样,学生们既参加了实践活动,又为社区做了贡献。
  当今世界复杂多变,学习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倡导社会实践也不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而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名学生,只有坚持学以致用,学做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与创新,才能有更大的进步,从而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符合人才。
  
  参考文献
  [1]丁晋中,张媛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山西人民出版社
  [2]胡树祥,吴满意《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
  [3]乔国春《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南》天津人民出版社
  [4]姜平,胡良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高等教育出版社
  [5]王小云《大学生社会实践概论》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简介:张蕾(1991-),女,宁波大红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09信管4班学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2624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