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村镇银行发展问题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飞霞 王吉恒
摘 要:作为我国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的主要助力,村镇银行拓宽了农村、农民和农业的融资渠道,为建立农村金融供给新渠道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村镇银行在经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社会认知度低、融资困难、产品服务滞后和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村镇银行自身的建设与合作,同时也需要政府和监管部门提供更多的倾斜政策和配套措施。
关键词:村镇银行 问题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202-02
一、引言
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进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更明确提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必然蕴藏着巨大的金融需求。据有关部门初步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元至20万亿元。显然,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大量的资金需求。为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2006年12月20日,中国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在农村地区建立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村镇银行作为在国家新政策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截至2010年3月末,全国共有29个省份设立了158家村镇银行,各项贷款余额260.7亿元。三年多的实践证明,村镇银行拓宽了农民、农业和农村的融资渠道,进一步满足了“三农”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有效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缓解了农民及农村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为建立农村金融供给新渠道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村镇银行在经营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及时有效地解决村镇银行发展中的问题,不仅可以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村镇银行经营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村镇银行作为县域经济的有力助推者,尽管发展前景很好,但是就三年的经营发展现状而言,目前还面临着以下经营难题。
1.社会认知度低。首先,由于村镇银行发展还处于初期试点阶段,普遍成立时间较短,经营规模比较小、营业网点也较少,社会各界对村镇银行的认识远远不够,社会认知度低。其次,社会各界从个人角度出发,对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和经营范围的认识不同。如:股东、监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把村镇银行看成民营银行、政府银行或社区银行,或期望村镇银行满足大股东的资金需求、或期望为地方政府解决市政建设的资金需求,或限制业务只能在县区范围内开展,并没有将村镇银行当作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商业银行。这些都阻碍了村镇银行的发展。
2.资金筹集困难。首先,村镇银行设立于我国广大的农村贫困地区,虽然是农民自己的银行,是“穷人的银行”,具有一定的本土优势,但由于这些地区受地域自然条件和开放程度等限制,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民和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再加上社会认知度低,储户及工商企业对存入村镇银行的存款缺乏安全感,这些在客观上制约了村镇银行储蓄存款的增长。其次,村镇银行网点少,现代化手段缺乏,同时服务区域有限,围绕机构周边开办业务拓展客户有限,不仅当前监管要求不允许跨区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实际上离开单一机构距离较远的乡镇放款,也存在较高的管理成本,所以发展初期业务拓展比较缓慢。
3.产品与服务滞后,市场竞争激烈。目前,村镇银行金融产品单一,主要以存、贷款等传统产品为主,以柜台交易为主渠道,尚未开办银行卡、理财产品、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等金融业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电子自助设备和移动支付等交易渠道也正在建设中,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缺乏创新,不比其他银行先进和丰富,尤其在县域及农村地区,有农信社和农业银行的长期经营,村镇银行初期开展业务,只有降低收费标准和利润空间,才能在同质化竞争的条件下生存。
4.专业人才匮乏。面对众多成熟大规模商业银行,在现有经营范围内实现创新并最终获得良好业绩具有较大难度。这一困境的突破其关键还在于专业性人才的加入,但目前人才匮乏问题还比较突出。首先,专业性人才的要求比较特殊,不仅要熟悉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同时还需要熟悉金融知识,能够开展特色性业务。而能否满足上述要求的人才又无法接受村镇银行较为落后的条件,没有意向在农村发展,目前不少乡镇还不能保证有一名信贷人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村镇银行的创新能力以及盈利能力。
5.信用环境体系尚不健全,蕴含系统性风险。在不完全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村镇银行面临多种风险,且抗风险能力不强。村镇银行所在地区的农业担保公司、农业保险公司少,农民的征信系统数据不全、数据不能共享等问题,对开办农业贷款业务的村镇银行影响很大。目前村镇银行一般按照主发起银行熟悉的城市金融业务模式去开展业务,即使区域经济特点和业务模式不同,监管机构也是按照规范的商业银行标准对村镇银行进行监管。
6.公司治理尚待探索,激励约束机制急需完善。目前,因发起行对村镇银行的投资比例不同,发起行与股东、发起行与村镇银行关系各异,对村镇银行的公司治理架构和管理模式也各有千秋,有的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有的仅设董事会和监事,对经营管理层的考核、管理机制有松有紧。如果政府、股东、经营者等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经营目标不一致,股东的诉求和发起行的控制能力不同,业务发展可能偏离监管初衷,也不符合各村镇银行的战略和市场定位,并脱离服务三农的目标,经营管理者不承担全部成本,却能获得额外收益,增加了经营管理者的道德风险,也加剧了激励不相容的问题。
总体而言,村镇银行的经营与发展面临着诸多障碍与挑战,作为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助力,其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三、村镇银行经营与发展的对策
尽管村镇银行经营中依然面临许多显示困难,但是村镇银行处于金融服务需求巨大且快速成长的县域市场,完全能够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村镇银行应该自力更生,探索“小额信贷银行”、“草根银行”的办行思路。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村镇银行应该利用新闻媒体如广播、电视、报纸等广泛宣传其服务宗旨、特点,介绍政府出台的相关扶持政策,突出国家的支持力度,提高其社会认知度。
2.鼓励村镇银行在中小创业板上市融资,解决筹资难问题。村镇银行资金筹集困难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解决该问题,政府应该鼓励村镇银行搭建多元化的融资平台。中国的证券市场已经开始逐步成熟,尤其是一些创业板应当尽快向金融板块倾斜,鼓励一些村镇银行的发起人在创业板募集资金,不断壮大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
3.建立村镇银行战略合作联盟,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村镇银行建立战略合作联盟,不仅能聚集金融资源、优化金融环境、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更能为地方经济体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保障体系,并减少其收集各种投资项目资源的费用,降低交易成本,畅通地方经济体的融资渠道。因此,建立村镇银行战略合作联盟不仅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村镇银行深层次拓展市场的需要,有助于优势互补,共同推进村镇银行金融服务的产品创新以及金融服务体系的日臻完善。
4.创造良好环境,吸引优秀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尤其是银行这种高风险的行业更需要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员工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业务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首先,制定较高的薪酬待遇,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其次,定期组织员工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再次,加强村镇银行的文化建设。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可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不断激发员工潜能。
5.鼓励各中小银行成立村镇银行控股公司,专门管理其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银监会发出《关于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有关事宜的通知》,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发起人成立专司村镇银行管理的事业部、管理总部或控股公司,允许主发起人在西部除省会城市外的地区和中部老少边穷地区以地(市)为单位组建村镇银行。就设立村镇银行控股公司而言,控股公司主要从事投资设立村镇银行、对村镇银行实施股权管理、运营支持和管理服务等。村镇银行经营一段时间后可以申请设立支行,到邻近县域设立分行,机构数量和资产规模都可以呈几何级数膨胀。村镇银行控股公司可以专业化、规模化地发起设立村镇银行,避免母银行直接投资设立村镇银行的繁琐程序,理顺股权关系,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发起银行的积极性问题。
从实际看,应当鼓励中小商业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控股公司。这是因为中小商业银行本就是以服务中小企业和“三农”为宗旨,在服务中小企业、个体私营业主、居民和农户方面具有丰富经验,而且一些城商行、农商行的县域支行与村镇银行的业务模式较为一致。具体而言,中小银行设立村镇银行具有以下优势:第一,中小银行发起村镇银行可以完善业务网络,解决存贷比较低的现实。第二,中小银行能够在村镇银行延续其发展战略。中小银行的发展战略基本确立做小额信贷,熟悉中小企业客户和居民,管理架构和业务决策流程都适合做“小”。第三,从管理和实际运营的角度来看,当前各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架构基本健全,风险管理文化逐步成熟,能够直接向投资的村镇银行输出人才和管理,具备中小银行独立法人决策机制的灵活性,这些优势都能够直接复制到村镇银行。
6.完善治理结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金融监管部门应支持业绩优良的村镇银行扩大股东人数,防止一股独大,这样既能扩大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实现资本构成多元化,又可以改善村镇银行的治理结构;应注重维护村镇银行作为独立法人的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和决策权,推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政府部门应加大政府配套支持的力度。例如,村镇银行,应该以高收益覆盖高风险,以可持续的金融业务尽快覆盖落后地区的农村金融市场。从政府方面应当鼓励村镇银行,在能力范围内给予更宽松的核销政策,并积极落实农业扶植政策的配套落实。金融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村镇银行相关法律法规,对村镇银行实行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给予政策性贷款利差补贴、减免税收等,鼓励村镇银行的存贷比可以突破75%,鼓励村镇银行在目前结算渠道受限制的情况下多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村镇银行多方吸收一定资金来支持农村,为村镇银行茁壮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课题得到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0YJC790338)和2010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201002)资助。]
参考文献:
1.秦晓晴.从村镇银行定位问题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方向[J]. 金融经济(学术版),2008(10)
2.徐瑜青,周吉帅,刘冬.村镇银行问题调查与研究[J].财政与金融,2009(4)
3.黄晶金.关于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9)
4.王晓珍.设立村镇银行的可行性及运营中的问题[J].金融会计,2008(6)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责编:贾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315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