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金融篇 金融行业经济运行态势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刊编辑部

  2007年12月末,全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34万亿元,同比增长16.72%,增幅比上月末低1.73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2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25万亿元,同比增长21.01%,增幅比上月末低0.66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3.53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2.05%。在央行频繁上调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后,市场资金面目前仍然略显宽裕,但政策的累计效应将逐步释放,为防止调控政策的超调现象发生,今后在紧缩政策上央行或许会根据经济变化情况适时作出调整,密集的紧缩政策或告一段落。
  
  2007年12月末,全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34万亿元,同比增长16.72%,比上年末低0.2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25万亿元,同比增长21.01%,比上年末高3.53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2.05%。
  全年累计净投放现金3303亿元,同比多投放262亿元。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2.09%,比11月份低0.1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16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2.79%,比11月份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78个百分点。年末上证指数收于5261.56点,较年初上涨2545.84点,涨幅为93.74%。2007年,股票市场成交量放量增加。全年累计成交460556.2亿元,为2006年总成交量的5倍。其中,去年12月份,股票成交额为29069.92亿元,同比增长89.63%。
  在央行频繁上调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后,市场资金面目前仍然略显宽裕,但政策的累计效应将逐步释放,为防止调控政策的超调现象发生,今后在紧缩政策上,央行或许会根据经济变化情况适时作出调整,密集的紧缩政策或告一段落。
  
  一、2007年四季度货币信贷状况
  
  2007年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加大金融调控力度,维护金融总量平衡。从总体来看,全年金融运行平稳。
  (一)货币供应量增长适度
  2007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34万亿元,同比增长16.72%,增幅比上月末低1.73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2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5.25万亿元,同比增长21.01%,增幅比上月末低0.66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3.53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为3.03万亿元,同比增长12.05%。全年累计净投放现金3303亿元,同比多投放262亿元。
  (二)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稳定增长
  2007年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40.11万亿元,同比增长15.22%。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8.94万亿元,同比增长16.07%。全年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5.39万亿元,同比多增4599亿元。其中:居民户存款增加1.13万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加3.45万亿元,财政存款增加6633亿元。去年12月份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3864亿元,同比多增2766亿元。12月末金融机构外汇各项存款余额1599亿美元,同比下降0.94%。全年外汇各项存款下降15亿美元,同比多降107亿美元(上年增加92亿美元),其中,12月份外汇各项存款下降17亿美元,同比少降7亿美元。
  
  (三)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较多
  2007年1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7.77万亿元,同比增长16.4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17万亿元,同比增长16.10%,增幅比上年末高1.03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3.63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多增4482亿元。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贷款增加1.1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25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541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2.45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5 万亿,票据融资下降4414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65万亿元。1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85亿元,同比少增1720亿元。12月末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2198亿美元,同比增长30.19%。全年外汇各项贷款增加511亿美元,同比多增327亿美元,其中,12月份外汇各项贷款增加9亿美元,同比少增35亿美元。
  (四)银行间市场利率下降
  2007年12月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累计成交8.59万亿元,日均成交4088亿元,日均成交同比增长141.1%,同比多成交2393亿元。12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2.09%,比11月份低0.1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16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2.79%,比11月份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78个百分点。
  (五)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增加
  2007年12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3.32%。全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4619亿美元,同比多增2144亿美元。12月份外汇储备增加313亿美元,同比多增38亿美元。12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3046元人民币。
  
  二、2007年四季度金融业经营状况
  
  (一)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达52.6万亿元
  截至2007年四季度,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525982.5亿元,总负债为495675.4亿元。同时,截至去年第四季度末,中国境内全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6.17%,与第三季度末持平,但低于第一季度末的6.63%和第二季度末的6.45%。统计显示,包括工行、农行、中国银行、建行、交行在内的5家国有商业银行总资产为280070.9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比例为53.2%,比上年同期增长15.6%。与此同时,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发银行、深发展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72494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比例13.8%,比上年同期增长33.2%。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33404.8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比例6.4%,比上年同期增长28.8%。
  2007年四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6.17%,较上年一季度的12455.7亿元减少了0.46%。其中,次贷引发的不良贷款比例为全年最低,为1.06%;可疑类贷款占比2.36%;损失类贷款占比最大,占到整个贷款比例的2.68%。如果按照机构分类,2007年第四季度国内5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8.05%,高于第三季度末的7.83%,但低于第一季度末的8.20%和第二季度末的8.14%。截至第四季度末,中国境内全部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为人民币1.27万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1万亿元。此同时四季度,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四类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全年最低,分别为2.15%、3.04%、3.97%以及0.46%,而上述四类银行年内不良贷款率的峰值分别为2.78%、4.52%、5.32%以及0.62%。
  (二)保险业资产和保费收入继续增长
  全国保险行业2007年全年实现保费收入7,03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997.7亿元,同比增长32.6%;寿险保费收入4,463.8亿元,同比增长24.5%。

  截至2007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7万亿(兆)元,资金运用收益超过前五年总和,达到2,791.7亿元,投资收益率为历史最好水平。
  (三)券商营业收入主要依靠经纪业务
  券商披露的2007年年报显示,47家券商2007年共实现超过850亿元的证券经纪净收入。与此同时,国内券商营收主要依靠证券经纪业务的局面仍未改变,2007年证券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中有超过六成都来自证券经纪业务,接近三成的券商甚至有超过99%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都依赖证券经纪业务。在我国金融市场快速发展、证券公司业务结构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去年国内券商的净资本规模也快速扩张。截至2007年底,47家券商的净资本金额合计达到1435亿元,同比增长205%,净资本金额超过百亿元的券商包括国泰君安、广发证券两家,另有35家券商截至年末的净资本金额在十亿到百亿元之间,净资本超过十亿的券商占比达79%,而2006 年底全国净资本金额超过10亿的券商仅有28家,占比不足三成。2008年拟上市的国泰君安、招商证券、光大证券、东方证券、华泰证券等券商2007年的净利润均超过43亿元,同比实现超过350%的增幅,截至2007年末,上述五家券商的净资本余额超过62亿元。
  
  三、2007年四季度货币政策综述及金融形势展望
  
  (一)货币政策综述
  1.央行年内第6次上调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去年12月20日公布,为贯彻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12月21日起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提高到4.14%,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7.29%提高到7.47%,上调0.18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此次调整有利于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在国内物价水平上涨压力加大、国际环境趋于复杂的背景下,中国在2007年连续6次加息,同时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诸如公开市场操作、央行票据等其他调控手段操作力度也空前强大。这些操作虽然对抑制信贷过快增长、吸收市场过剩流动性、减轻通货膨胀压力等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国内过剩的流动性、过高的CPI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央行在2008年的操作手段上或许会采取更多的手段,包括更加灵活的汇率手段,来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明显通货膨胀的发生。本次加息后负利率的局面有所缓解,有利于抑制信贷和投资的过快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通胀预期创历史最高本次加息也有利于引导公众通胀预期。本次加息一个重要特点是活期存款利率不升反降,这将有利于改善目前存款利率活期化导致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活期存款主要是用来消费和结算,降低活期存款利率,同时提高定期存款利率,有利于鼓励居民进行定期存款,使居民能通过存款获得更多的收益,以增强应对通货膨胀的能力。
  2.央行宣布第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14.5。中国人民银行去年12月8日宣布,从2007年12月25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此次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将执行14.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该标准创20余年历史新高,将冻结金融机构3942亿元资金。为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从紧货币政策要求,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央行宣布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本次已是央行年内第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准备金率达到14.5%,创二十余年的新高。随着央票大规模到期,以及年底贸易顺差压力,央行的对冲压力大增,为缓解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压力,同时回收过剩流动性,央行本次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在市场意料之中。
  3.央行再启特种存款。央行于12月27日再次开办特种存款,期限为3个月期和1年期,年利率分别为3.37%和3.99%。开办对象主要是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以外的部分农信社和城商行等金融机构,采取自愿申报额度的方式。但是,面对这一意在控制信贷的特殊工具,多数投资机构表示届时将面临存款准备金上缴,资金压力并不小,因此申报意愿较弱。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一样,特种存款能够起到回笼市场资金的作用,但是公开市场操作或者定向央票,只能锁定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的资金,而特种存款的开办主要针对中小机构,可以更加平衡地实现流动性的回笼。
  
  (二)金融形势展望
  1.政策的累计效应将逐步释放。由于宏观紧缩政策在传导上存在一定的时滞,在央行频繁上调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后,市场资金面目前仍然略显宽裕,但政策的累计效应将逐步释放,为防止调控政策的超调现象发生,今后在紧缩政策上央行或许会根据经济变化情况适时作出调整,密集的紧缩政策或告一段落。从长期来看,2008年的宏观政策仍是趋紧的,美国进入降息的周期,进一步压缩了中国加息的空间,使央行加息的自由度减少,因此,2008年央行在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的同时,或许会加强汇率的作用。
  虽然2007年进行了6次加息,但是目前的实际利率仍然为负,利率对市场的调节作用不能完全发挥,在紧缩货币政策的指导下,2008年加息几成定局,但考虑到中美利差的影响,若美国持续降息,中国加息的频率和幅度可能不会比2007年大。
  2.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仍会持续。中国召开的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08年宏观调控方向,货币政策2008年将以“紧”字为主;举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讨论人民币汇率问题,美承诺将积极推动对话民用高科技贸易,双方都进一步扩大了金融等领域的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中国贸易顺差过大的矛盾,长远来看有利于人民币走稳;去年11月份各项经济数据显示,中国通货膨胀压力更大,而且有向全面通货膨胀扩散的态势;在出口方面,国家取消了84种粮食出口退税政策,一方面有利于稳定国内粮食价格,另一方面有利于减少贸易顺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央行宣布年内第6次提高存贷款利率,使中美利差再次缩小,或会促使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但为了稳定国内全面通货膨胀的压力及居民空前高涨的通胀预期,央行在2007年年底再次宣布提高存贷款利率,此次上调存贷款利率,也可以为2008年的紧缩政策打下基础。
  美国宣布降息,而中国宣布加息,使中美利差进一步贴近,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是导致人民币出现加速升值的一个因素,另外,上缴的新存款准备金相当部分以美元形式上缴,使金融机构对于美元的短期需求已得到缓解,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人民币近期不断走强。中国政府的态度越来越明确的表示,允许人民币汇率更大幅度的波动,其在未来一段时间将更加灵活的运用汇率来缓解国内外经济失衡问题,肯定了汇率政策在治理国内通货膨胀中的作用,这暗示了央行以后将进一步扩大汇率波动幅度、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央行表示,2008年将有序拓宽对外投资渠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在外汇储备规模上,将更加注重收益性目标,而不是单纯追求数量。在利率上升空间逐渐缩小、央行对冲所产生的存量票据已经相当大的情况下,在治理内外经济的失衡方面,2008年央行或许会采取加大人民币升值幅度、扩大汇率波动区间等手段,来缓解经济矛盾。因此,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仍会持续,但仍会遵循小幅、渐进的特征,人民币稳中有升的步调将继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523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