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永平
【摘 要】 后金融危机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成为金融界、学术界及实务界讨论的热门话题,其中作为核心的公允价值会计更受到多方质疑。我国会计改革既要坚持总的改革方向,诸如强化会计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及降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复杂性等,更要坚持完善公允价值标准及强化监督管理,只有如此才能在坚持国际金融发展的趋势下,走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中国式会计之路。
【关键词】 后金融危机; 会计改革; 公允价值会计
一、引言
“后金融危机时期”主要指随着经济危机的缓和,而进入相对平稳期,但是并没有或者不可能完全解决固有的危机,世界各国的经济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一种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状态。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金融机构认为公允价值是这次危机的罪魁祸首。虽然公允价值存在诸多缺陷,但是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全面科学地看待这一问题,使会计改革在持续深入的同时,走适合我国国情之路。本文以公允价值的改革为切入点,探讨后金融危机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二、后金融危机时期会计改革的背景
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危机时期暴露了很多弊端与问题。金融危机发生后,各方对公允价值会计的主张各不相同,展开了空前激烈的讨论,有的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增强了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有的则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是“瘟疫”。支持公允价值会计的理由主要表现在,首先公允价值会计并不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只是反映了这一危机的事实;其次由于公允价值会计能够及时给投资者传递关于市场的预警信号,从某种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损失,公允价值会计与市场波动之间的关系应该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是市场波动造成公允价值的变化,而不是公允价值会计造成了市场的波动。而反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观点主要表现在:首先由于许多金融衍生品的市价是借助极为复杂的估值模型来进行的,建模的风险会严重影响它的准确性;其次公允价值会计具有一定的顺周效应,在经济景气的时候创造经济泡沫,而在经济萧条时会进一步恶化经济系统,使之演变成资产黑洞;公允价值会计由于其反馈效应容易使金融机构过分关注其账面损失,当不知内部实情的投资者得知后,会因为恐慌做出抛售股票等行为,最终使资产价格不断创新低。
三、后金融危机时期会计改革的方向
(一)总的改革方向
后金融危机时期会计改革(主要是指公允价值改革)主要包括3个方向,首先是减少采用金融工具过程中会计准则的复杂性与繁琐性;其次是延长会计顺周效应;最后是提高财务信息的公信度与透明度。其中在延长会计顺周效应方向上,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制定了相应的改革措施,比如改革现有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式,挖掘会计预期损失模型,取消会计已发生损失模型,给缺少流动资产的不良金融资产会计提供较为准确详细的资产指引,此外同意在主题业务模式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责任人在申报现有的金融资产时,需要进行再一次分级与分类,使申报主体获得更多的选择权,降低金融资产与负债在会计计量中可能出现的错配效应。在提高金融机构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与公信度方面,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完善风险披露准则,加大对金融工具风险内容方面的披露,加强合并报表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强化有着特殊目的的并表管理,改进终止确认的标准,较大程度上提升证券化业务的终止确认标准。
(二)套期会计简化
在套期会计简化工作方面,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淡化繁琐性规则的基础上,拟采用原则导向规范套期会计。具体的简化主要包括,套期项目如果一旦指定,就不能够撤销;不能够对特定项目进行部分套期,只能够进行全额套期;撤销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一百二十五的追溯式有效性测试;取消或者放宽组合套期类似项目的测试;不管预测中的交易是不是按照预期计划发生,现金流量套期损益再一次分类应当在套期一开始就载明且计入当期的损益,假如这些措施不能够降低套期会计的繁琐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就可能取消套期会计。降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复杂性历来很头疼,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曾将这一问题列入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议事日程,他们甚至提出将所有的金融工具都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做法。因为这样做就不需要分类金融资产、不用减值测试金融资产、不用规范金融资产转移、不用拆分嵌入式衍生工具以及不用规定套期会计。
(三)基于缓解顺周效应的模型选择
1.已发生模型以及公允价值模型的不足
金融危机爆发后,各界对会计上的已发生损失模型提出了质疑与抨击,其中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为,这种模型内在逻辑不一致。这种模型要求用触发事件为确认减值的基础,当信用风险的变动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确认时,系统将会推迟信用损失的确认,在一定的情况下可能产生“悬崖效应”;这种模型不仅和报告主体的定价决策方式不统一,同时也和报告主体的风险管理方式不统一;这种模型由于其仅当触发事件发生后才确认减值的特点,会导致不同的报告主体会依据不同的触发事件进行减值,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可比性;这种模型未能准确有效地反映金融资产的经济现实;此外这种模型在对什么时候转回已确认的减值损失没有作详细的操作性说明。在缓解顺周效应方面,公允价值模型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减值损失和金融资产的成本计量属性不统一,此外也会加大复杂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减值损失时,将会破坏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值计量以及收入确认之间的关联性;每一个采用公允价值的减值方法都会对减值触发事件进行具体详实的规定,这样会增加繁琐性;最后公允价值减值的方法会混淆单一计量类别中公允价值与摊余成本。
2.预期损失模型的适应性
在缓解顺周效应模型选择方面,预期损失模型与公允价值模型及经济周期模型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一模型由于仅确认已发生信用损失,而不确认预期信用损失,从一定方面来说打破了以往的传统。一般来说采用预期损失模型具有以下优点,能够较好地反映金融资产的经济实质,缩小信用风险管理与信用损失会计处理间的距离;在减值测试中不需要触发事件可以使实务更一致,提高信息的可比性;利息收入确认有效地考虑到预期信用的损失,能够较好地反映报告主体在金融资产存续期间内所实现的经济效益;可以及时有效避免高估或者低估现象,大大缓解已发生损失模型条件下的“悬崖效应”。
四、后金融危机时期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
(一)公允价值准则实施的灵活性
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公允价值会计改革应当在坚持适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与全球市场发展的趋势相一致。公允价值准则的实施首先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因为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实施一方面要走中国特色之路,同时还要适应全球金融发展的要求,因此灵活性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戴维・泰迪提出公允价值依旧是目前不可替代的资产价值计量的方法,能够较为有效地反映资本状况,但与此同时也主张构建一个全球化的会计准则框架体系。
(二)有效发挥监督的功能
公允价值准则一方面要在核算上提供相关的原则,另一方面要发挥其监督的功能,应当强化监督公允价值的使用,扩大公允价值的获取渠道,进而构建服务于会计监督的预警机制。财政部门需要加强和物价及统计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依据政府部门所拥有的监督技术,管理好监管资源;有效使用现代通讯网络技术,收集同类产品相关生产销售信息,然后进行整理分析,将客观的准确的且有一定代表性的数据作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参考依据。
(三)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标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标准是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只有采用国际会计标准及时有效地披露相关的会计信息,才能够赢得投资者的信任,避免因为投资者因为不了解企业内部实情,在市场系统恶化的时候抛出股票而使企业市值出现猛烈震荡,此外也能够真正约束经营管理者。如果公允价值所提供的信息不能够很好地为决策服务时,应当充分完善公允价值的计量或者与其他计量方式综合使用。
五、结语
金融危机暴露了公允价值会计的许多问题与漏洞,值得各界深思。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会计的改革与发展迫在眉睫,不仅要从会计系统性风险方面去评价现行的制度安排,还需要根据金融工具进行精确计量,预测所有可能的结果,尽可能地降低公允价值的繁琐性与会计准则信息的透明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在坚持公允计量及谨慎性等原则下,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资产内在的价值。相信通过各方共同的努力,我国会计改革将会更好地适应与推动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世忠.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与重塑[J].会计研究,2010(6).
[2] 寿莉,乔香兰.后危机时代管理会计的重新审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9).
[3] 孙凤英,刘凯旋.金融危机背后公允价值的反思[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5):74-7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7674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