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上市航空企业与上市航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对比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庆

  摘要:本文以32家航空企业2008年年报数据为研究样本, 从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等方面,揭示现行准则下航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特征,发现航空企业会计政策选用过于单一,其主要目的是为防止收益大幅波动,旧体制及母公司是航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空间受限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现行准则 航空企业 会计政策选择
  
  一、文献综述
  ( 一 )国外文献自Gordon(1964)第一个提出公司经理人员选择会计政策有经济动机以来,涌现了大量的对会计政策选择进行检验的文献。这些文献对公司管理人员选择一组特定的会计政策的经济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少西方学者利用某一特定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对分红计划、债务契约和政治成本三大假设进行了检验。Dyckman和Smith(1979)对石油、天然气公司油井勘探成本核算的会计政策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证实了债务契约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在石油天然气公司是成立的。Zmijewski和Hagerman (1981)率先利用一些特定会计政策(折旧政策、存货政策、养老金成本的摊销政策以及投资税减免政策)的组合选择问题,对三大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为三大假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Daley和Vigeland (1983)对研究开发费是否资本化的会计政策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结果与补偿计划假设和政治成本假设吻合。Dhalival和Smith (1982)对折旧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结果与三大假设吻合。Jones(1991)研究了受美国政府进口救济调查公司报告净收益的情况,样本公司通过操控性应计项目来调低收益,来获得救济,这与政治成本假设相一致。Sweeney(1994)对债务契约假设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在给定的8 年中,样本公司在违约前5年进行自发性增加收益的会计政策变动比控制样本公司多得多。司可脱(1999)运用博弈论解释了为什么虽然会计政策对企业的现金流量无直接影响,但却有经济后果。Tan(2002)检验了可用于解释全球航空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决定因素。航空公司用于计量未实现外汇交易差异的会计政策和飞行里程优惠的会计政策有若干个,Tan的检验结果显示,航空公司的规模和负债水平对会计政策选择有影响,表现为规模较大的航空公司倾向于将未实现外汇交易差异直接计入权益并披露飞行里程优惠的会计政策,拥有较低负债水平的航空公司也倾向于披露飞行里程优惠的会计政策,该结论证实了政治成本假设和债务契约假设。
  ( 二 )国内文献 我国企业由于所有权结构等方面的原因,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和后果较国外有很大的差异。陆建桥(1999)对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通过操控性应计项目来达到目的,其中营运资金项目,尤其是应收应付项目、存货项目等有可能是上市公司最主要的盈余管理手段。刘斌((2005)以上市公司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选择为切入点,选取符合我国企业特征的契约变量,运用均值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对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的选择动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实证会计理论中的政治成本假设和报酬契约假设。颜志元(2006)本文以2001年至2004年沪深股市出现“会计估计变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在控制相关变量的影响后,发现:发生会计估计变更公司与未发生会计估计变更公司的特征存在系统性差异;公司“会计估计变更”受债务水平、公司业绩及事务所变更的影响。颜敏(2008)对2006年上市公司自发性会计变更进行研究。发现2006年上市公司表现出与以往6年调减利润不同的变动趋势,改为调增利润,但同时证券市场监管效应依然存在,大亏和高盈利公司调减利润,扭亏和再融资公司调增利润。说明上市公司随着强制性会计变更的进行适时调整了自发性会计变更策略,但未做出变更的证券市场监管政策依然发挥同样的效力。蔡逸轩(2009)选取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2年至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者通过调整贷款损失准备来达到利润操纵、控制风险以及进行信号传递等目的。邵翠丽(2009)从沪市2006年公布年报的上市公司(不含ST等特殊处理的公司和金融保险业的公司)中随机挑选300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从管理者的视角出发,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进行了实证研究, 发现我国企业管理者自身特征变量对管理者选择会计政策的影响并不显著。说明我国企业的管理者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并无与自身相关的偏好,只是在不同的企业和外部环境条件下,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债务契约,上市、增发新股和配股,避免受到摘牌,避税是管理当局操纵利润的动机。
  二、航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分析
  ( 一 )航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分析样本选取 本文拟对航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加以分析,观察现有会计准则下航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特点。本文研究对象限定于2008年12月31日前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航空企业公司与非上市公司,有效样本共计32个。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证监会的官方网站公布的各上市公司2008年度的年报(15家上市A股企业)和发放的2008年航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调查问卷(非上市公司17家)。其中,发放问卷调查收回情况如下。共发放问卷80份,收回18份,有效问卷17份,占发放问卷的21.25%。下面结合采集到的数据对航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进行分析。
  ( 二 )主要流动性资产计价方法选择分析(1)发出存货成本计价方法选择分析。由于存货计价方法直接决定了企业盈利和资产,因此,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是会计政策选择的一个重要内容。现有会计准则下,企业确定发出存货成本可供选择的计价方法有实际成本法(包括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和简化方法(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计划成本法、售价法)。从(表1)、(表2)的资料中可以看出, 32家航空企业中24家采用加权平均法,占总体的75%,5家采用先进先出法,占总体的15.63%,另有3家使用混合方法,占总体的9.37%。非上市航空企业与上市航空企业均有12家使用加权平均法,所占比例为80%和70.59%,非上市公司有3家使用了混合计量方法,占其份额的20%,上市公司中有5家采用先进先出法,占其份额的29.41%,航空企业中使用比例最高的是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和混合方法使用较少。总体上,非上市航空企业与上市航空企业均采用了较为谨慎的存货发出方法,其目的是为防止收益的大幅波动。(2)低值易耗品摊销方法选择分析。从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在现有准则下,航空企业低值易耗品的摊销主要采用一次摊销法。统计显示,32家企业中有28家使用此法,占总数的90.63%。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成为我国航空企业的首选。其次,采用比例较高的方法是五五摊销法,占总体的6.25%,只有1家企业使用了混合方法。鉴于低值易耗品的价值一般不大,对我国航空企业整体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3)包装物摊销方法选择分析。(表3)中与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类似,总体上有24家企业使用了一次摊销法,仅有2家企业使用五五摊销法,未披露的有6家占总体的18.75%。
  ( 三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选择分析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并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范围及方法。可选择的折旧方法包括直线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方法一经选定,不得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不同的折旧方法的选择对企业利润有不同的影响。直线法下的各会计期间折旧额相等,从而使得企业的收益较平稳。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属于加速折旧方法,在采用这两种方法时企业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会产生一个延期纳税的作用。但前期多提折旧对企业的财务形象有不良影响。企业往往会根据自身需要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表4)中固定资产在航空企业中所占比重较大,96.88%企业使用了直线法,仅1家企业使用了工作量法,未发现有企业使用加速折旧法。总体上航空企业在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上使用较平稳。

  ( 四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分析投资性房地产是现行会计准则的一个亮点,后续计量模式的选择将影响到企业的损益,从(表5)中的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出,13家企业使用了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占总数的40.63%,其中上市航空企业有11家,非上市航空企业有2家。2006年至2008年非上市航空企业的平均ROE为7.3%,有3家航空企业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这3家均为非上市航空企业,其中1家为微亏企业(2006年至2008年平均ROE为-0.29%),1家为巨亏企业(2006年至2008年平均ROE为-53.21%),1家为高盈利企业(2006年至2008年平均ROE为11.65%),非上市航空企业可能利用投资性房地产进行盈余管理。上市航空企业要么采用成本模式,要么就不涉及此项,没有1家上市航空企业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16家航空企业未涉及投资性房地产。中航地产(000043)是1家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采用的仍然是成本模式。航空企业尤其是上市航空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几乎不涉及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其原因是投资性房地产风险较大,为迎合投资者风险规避的偏好,企业采取回避使用的态度。
  ( 五 )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及其分析 主要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会计政策选择的现状及其分析。资产减值准则对非流动资产减值的转回有禁止性规定,本文分析航空企业主要流动资产减值情况。通过(表6)、(表7)数据进行分析,航空企业在资产减值转回上十分谨慎,无论是转回资产的企业数还是转回的金额都较少,坏账准备的转回是最多的,有14家企业,占总体的43.75%,转回的金额为8494.18万元,占总体的2.84%,其他则几乎没有对企业利润有太多影响,这表明,航空企业较少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
  ( 六 )航空企业公允价值计量的选择现状及其分析 以航空企业为样本,将非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披露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数据进行汇总分析,2008年非上市公司未涉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上市公司中交易性金融资产总计2188.50万元,2007年、2008年涉及年公允价值变动的公司2家:(000768)西飞国际,(600316)洪都航空。(000768)西飞国际2008年交易性金融资产为法院强制执行判决给公司的资产(委托理财), 即扣划回的深圳天鹏投资有限公司的股票。该公司的股票以2008年10月16日当天市值9093136.48元,转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2008年交易性金融资产收益130.40万元。(600316)洪都航空2008年交易性金融资产仅1家上市公司股票(600231)凌钢股份,期末账面价值11487907.01院,年内投资收益-199.05万元,这一交易为其控股子公司上海洪泰的操作。从(表5)和(表8)分析看出,航空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基本采取谨慎回避的策略,盈利结构没有优化。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对航空企业运用现行准则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 七 )非上市航空企业(17家)对会计政策变更和选择的态度问卷调查了非上市公司对会计政策变更是否会对利润增减产生重大影响及企业是否关注或决策每年的会计政策选择和披露,(表9)统计显示,对会计政策变更和选择,非上市航空企业十分关注,武汉航空仪表有限公司等表示:由于其国有企业的体制背景,可选择的东西太少,母子公司实行统一的会计政策,子公司不具有会计政策选择权。由此可见:非上市航空企业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和母公司的影响,在会计政策选择上没有自主权。
  三、结论
  综上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航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形式上,选用过于单一,有选择权利用不足的倾向。我们的统计结果表明,航空企业在对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等进行选择中,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采用了简便易行的加权平均计价法、直线折旧法、成本法。政策选择单一,使得在一定空间内的选择权流于形式,管理当局只是为了披露而披露,从业人员没有真正从企业自身出发,有时仅注重备选方法操作简单,而未考虑备选方法在真实反映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是否具有优越性。管理当局有选择权利用不足的倾向。(2)航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动因上分析,航空企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但又有追逐利益的动机,为规避监管,其会计政策选择中十分注重政治成本,不涉及或较少涉及高风险投资。以防止收益的大幅波动。第三,航空企业对现行准则的态度上分析,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会计人员应对现行准则变化的能力有限,只能选择简单、稳健的会计政策。由于航空企业子公司与母公司会计政策需要保持一致,导致会计政策选择空间很小。
  
  *本文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空科学基金“航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与成本控制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08ZG55012)和郑州航院青年基金“航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项目编号:2010011001)联合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威廉 .R.司可脱,陈汉文译:《财务会计理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2]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3]刘斌:《会计政策选择的契约动因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 5期。
  [4]邵翠丽:《管理者行为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动因探讨》,《现代财经》2009年第8期。
  [5]Dyckman,T.R.,and A.J.Smith. Financial Acconting and Reporting by Oil and Gas Producing Companies:A Study of Information Effec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79.
  [6]Sweeney, A.Debt-Covenant Violation and Managers’Accounting Response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4.
  [7]Zmijewski,M.,and R.Hagerman, An Income Strategy Approach to the Positive Theory of Accounting Standard Setting/choice.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98.
  [8]Dhaliwal, D., G. Salamon, and E. Smith. The Effect of Owner Versus Management Control on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Method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2.
  (编辑 聂慧丽)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8008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