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会计学》双语教学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文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会计学》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双语教学目标,《会计学》双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方法策略及相关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 会计学 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一种以外语作为手段,通过双语授课、采用原版教材,加深学生对国外先进的专业知识体系、思想方法、理论与实践的前沿动态的理解,促使其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专业教学。我国高校注重双语教学的思路符合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会计理论与方法存在显著的国际化特征,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要求高校培养具有国际意识、熟知国际会计惯例的国际型人才,因此,会计学双语教学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基于会计学的专业特点以及素质教育的目标,本文提出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会计学》双语教学模式,在明确课程双语教学根本目标的基础上,探讨教学方法策略及其他相关问题。
一、《会计学》课程双语教学的现状及意义
(一)高校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现状我国许多高校在2000年之前没有明确提出双语教学,而会计专业英语课程一直在开设。在一定程度上专业英语处于一种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的中间状态,教学手段单一落后、教学过程基本保持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随着国际经济交往活动的增多,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软硬条件都好的重点高校中,会计专业教学开始用英语授课。2002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将双语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指明了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加强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路。在此之后,几乎所有设有会计专业的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均想方设法争取开设会计双语教学课程,部分高校处于试点和实验阶段,只选择部分年级、部分班级来开展。同时部分院校积极联络境外高校合作办学,有的还设置了国际会计专业、国际通用会计考证班等,全部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目前仍有部分高校尚未开展会计双语教学,只在高年级设置专业外语课程。现阶段绝大多数院校并未实施《会计学》课程的双语教学。理论界也大多认为,《西方会计》、《国际会计》、《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等课程,由于不带有本国特色,其课程内容和体系与国际惯例相类似,适宜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实施双语教学,而《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及《成本会计》等课程植根于本国现行会计实务,不适宜实施双语教学。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及其理由并不能成立,《会计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有其重要意义。
(二)《会计学》双语教学的意义由前述双语教学的含义可以看出,在高校进行双语教学可以得到三个层面的收获: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掌握、外文专业词汇和外文水平的提高以及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其中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是最基本的收获,外文专业词汇是最直接的收获,而先进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引入则是最深层次的收获。成功实施《会计学》双语教学,在这些层面将取得突出的收获。首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式的引入是双语教学最深层次的收获。从教学模式和具体方法上来说,现阶段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这种方法缺乏师生的互动,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因此,如何改进本土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创造性思维,是会计学教学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会计学》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其次,《会计学》课程主要涉及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其内容、体系与《基础会计》基本相似,个别不同之处可以进行相应调整,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是适宜的。进一步讲,《会计学》课程涉及面广、影响力大,处于专业核心地位,是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学、审计学及高级会计学等各门课程的基础。只有建设好该课程,才能提高受教育者运用会计知识的技能;也只有实施该课程的双语教学,才能让受教育者从一开始就对会计学科知识有更全面、系统的理解,并熟练掌握相关外文词汇。再次,会计学原理中文教材比较注重理论的浓缩,从理论到实务,其内容主要是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比较抽象,且专业名词过于集中,较难引起初学者的学习兴趣。而英文原版教材则注重从实务到理论,通常对会计理论知识的阐述比较简明,能够由表及里、深入浅出,通过循序渐进式的阐述与举例使学生逐步掌握应有的会计专业知识,这些特点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与学习兴趣;再者,大多外文原版教材都结合知名公司经济活动的事实,阐述相应的专业知识,并编排和设计大量的阅读资料、习题和案例等,有助于锻炼学生分析、决策和实务操作能力,同时提高专业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此外,会计学课程一般在会计系开设较早,有一定的建设基础。师资队伍、教学文件、教学研究以及试题(试卷)库、配套习题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该课程双语教学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会计学》双语教学的目标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一)《会计学》双语教学的目标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级会计人才,有关双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日渐深入。但现阶段的研究主要关注语境气氛、外语课与专业课的定位、授课过程中外语使用比例、师资、教材等方面的表层问题,对会计双语教学的目标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笔者认为,在会计专业本科教育阶段开展《会计学》双语教学,其目标必须与专业培养目标、双语教学目标相适应。会计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利用英语语言文化、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熟悉英语思维、求知、交流的习惯,熟练地用英语来解决会计实务中的实际问题。而会计学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工作、初步科研工作或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能力是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培养各种基本能力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会计学本科培养的根本。基于以上分析,《会计学》双语教学的目标应由以下三个层次构成:基本目标(协助学生获取会计专业基础知识);中间目标(协助学生学习运用基本的会计专业外语);最终目标(为其他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奠定基础,培养学生双语能力,以最终实现学生在会计实际工作中独立运用外语,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客观要求)。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基本目标是协助学生获取知识,而非向学生传授知识;中间目标是协助学生学习运用专业外语,而非教授学生专业外语;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能力,以经受双语教学效果的实践检验。可见上述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经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会计教育不是要让学生在刚刚从事会计职业时成为专业的会计工作者,而是要使学生具有作为一名会计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学习能力,要使其具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大学期间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必然会使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获取会计专业知识的渠道增加、会计专业知识更新能力增强。
(二)自主学习及能力培养关于自主学习的思想,历史上早有记载。从两千多年前孔子曾说过的“予人于鱼,一日食鱼;授人以渔,终身食鱼。”到《学记》对注入式教学的批判和“善喻”的主张,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要创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做一个新思想的‘产婆’”,到18世纪法国的卢梭明确提出的“教会学生学习的原则”,无不说明自主学习的思想由来已久。而自主学习(autonomouslearning)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元认知策略研究的兴起,由HenriHolec(1981)正式提出来的。随后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和着重点给自主学习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虽然自主学习的定义不统一,但所有研究者都强调学习责任从教师到学生的转移,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导他们,激发其思维,使之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既获得新知识,又学到获得知识的本领。概括起来,“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主导自己的学习,是在学习目标、过程及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关于自主学习能力,一些学者倾向于将其定位为一种批判性的思考和驾驭知识的能力。他们认为具有这种能力,就要能够识别问题及相关假设、可以理清问题并关注关键问题,具有较强的分析、理解和逻辑推理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对假设、资料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加以判断的能力等,其中,对知识、信息的评价、评估能力是核心能力,即强调不是被动地接受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而是选择性地、批判性地汲取知识和信息。本文认为,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人的基础能力,主要包括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究式学习能力和学思结合能力三个方面。在《会计学》双语教学过程中,应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系统提升。(1)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只有独立、自主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信息,才能为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首要要素。随着会计学知识的迅速更新,掌握、积累的新知识数量越多、质量越高,越有利于自身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2)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培养探究式学习能力,才能真正确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成为真正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体系的关键。(3)学思结合能力的培养。要真正获得知识、提高素质、培养能力,既要学习也要思考。学习是要广泛吸收前人经验、获取知识、积累实践成果;思考要注重独立思考、深入钻研。没有思考的学习只能“占有”知识与信息,而非主动“探求”知识,必须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的学思结合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渗透至《A计学》课程的整个授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在教学中明确这一目标,细化每一个环节的教学目的。
三、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会计学》双语教学方法策略及实施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探求问题的欲望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自主学习包含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三个过程。《会计学》的自主学习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教学环境中积极主动的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中介者和资源提供者的作用,而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则是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应切实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改“注入式”为“启发式”教学。《会计学》中的基本概念、理论对于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大都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要借助英文原版教材的循序渐进优势进行巧讲巧解、借助多媒体等手段使抽象知识生动化之外,还可根据会计学课程的特点,从以下方面设置问题情境:针对教材中某单元或某节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该部分内容;提出当前正在探讨的热点问题,如会计的监督职能,给学生参与讨论的机会。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该学科正在探讨的问题,以避免课堂教学与现实脱节;提出要学生完成的实务操作任务,如让学生完成企业某月份的简单经济业务核算,通过任务的完成带动对借贷记账法的深入理解;让学生自己选择本单元感兴趣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以扩大和加深对该内容的了解。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识别问题、理清问题、关注关键问题,并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动机、探求问题的欲望。
(二)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培养有条不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适当的目标能够激发信心,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适当”的目标应具备的特点是:目标的制定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和测量性;目标的阐述要详尽,对于复杂的综合性的任务,需要引导学生将其分解为一系列具体的简单的任务,目标也相应分解阐述;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自己的能力要求。制定学习计划就是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要引导学生自主制定时间安排合理、进度安排符合个人潜能发挥要求的学习计划。
(三)选择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首先,应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方法迅速而准确的将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搜集到手,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仅包括书本、刊物、杂志、报纸等传统方式,还可包括:通过小组讨论等,从其他学生身上获取知识,共同提高;教学与实践同步,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增长知识;网络等传播媒体含有巨大的知识和信息量,从这些媒体中获取新知、吸收信息。其次,应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获取知识的有效方式,学会在阅读时迅速地捕捉最重要的知识和信息,对其有效性、可靠性、相关性和价值加以评价和评估,并完成信息的浓缩滞选和记忆。
(四)开展研究性、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和学思结合能力 首先,要培养学生强烈的探究意识,即改变迷信权威、迷信书本的观念,树立敢于质疑书本、质疑老师、质疑权威的意识,敢于坚持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后的见解。其次,通过创设的高质量的问题情境,可以把学生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好奇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愿望。再次,学习手段、策略由学生自主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引导同学间合作、讨论,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和探究,互相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的多角度参与。最后,引导学生把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过程所获取的零乱无序的知识加以梳理,抓住本质特征进行有效归纳,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辨析式思维能力。
(五)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积累经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学习评价必须从传统的单向评价转变为全面评价,要改革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式、方法,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评价应遵循激励性原则,要鼓励进步,通过评价,使学生进一步树立信心,确定新的目标和方向,激发出新的动力;评价还应遵循民主性原则,重视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培养,进行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自一我评价。评价重要的是评价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认知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突出学习的主体性,看是否做到了对知识的建构,是否拥有了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中尤为重要的是自主评价、自我反思,学生只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一次全面的反思,才能积累经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对今后的自主学习起指导作用。
(六)强化师资培训,改善教学环境及教学方法学校应该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制定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奖惩办法等各种规章制度来激励教师进行双语教学。首先,应该加强双语教师的师资培训。教师是高等学校实现其教育观和教育理念的最关键因素,课程的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水平。因此,应采取各种手段加强双语教师的培训。其次,组织双语教学研究机构,加强双语教学研究,并打造优秀的双语教学团队。教师水平除了自身努力和功底外,还取决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教学团队作为教师群体,通过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师整体素质。优秀的双语教学团队应具备以下特点:第一,团队成员必须具有积极创新精神。通过团队的努力,在双语教学中开展创新性教学;第二,教学团队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教学团队的成员既要开展教学研究,同时必须开展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深层次动因;第三,团队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团队组成人员在职称、年龄、教学经历等方面自然形成梯队形式,既能保证成员在教学交流中的各层次的全面性,又可保证团队发展人才的不断层。同时团队规模适度,保证成员之间能保持充分的沟通与交流。再次,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应给予双语教学教师一定的工作量等补贴。进一步改善高校英语教学环境。在实施双语教学前鼓励外语水平差的学生先修《会计专业英语》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的专业词汇量增多,对会计业务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双语教学前,进行英语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组织分类教学,因材施教。通过运用原版教材,使学生领略到专业词汇的使用,专业内容的表达,西方的专业教学思路和对知识的认知程序,保证学生学到的知识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能够与世界主流技术和思想接轨。双语教师既要努力让学生熟悉西方教材的风格,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梳理知识点。帮助克服心理障碍,增强其学习兴趣。建立适合会计学双语教学的现代能力培养教育模式:要从根本上改变以教师为教学活动中心的教学模式,树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倡导教与学的互动性,重视学习过程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强调学生的个性创造和自主精神;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协调好外文教材内容的选取和国内相关会计信息的必要补充;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扩充课程信息量,提高授课效率;进行双语教学方面教改课题的研究,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不断地提高双语教学水平。
四、结语
《会计学》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双语教学首先应是专业教学,而不是英语教学,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仍是首要目标。本文在深入分析《会计学》双语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以问题情境为核心的双语教学方法策略,并针对学生、师资、教材、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在《会计学》双语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领会英文原版教材中专业知识的精髓,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8014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