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建设生态城区要以人为本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程 涛

  [摘要]:随着环保型循环经济呼声的日益高涨,全国各地的园林建设如火如荼,方兴未艾。建设"生态文明" 社会,这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执政理念,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的重要体现。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以人为本;园林文化;科学定位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7-0668(2008)100061-02
  
  一、 发掘特色,体现城市园林文化的人文关怀
  
  有人说:二十一世纪不是一个经济竞争的世纪,而是一个文化竞争的时代。"文化的就是世界的",缺少了文化特点,就失去了 发展的源泉。具有文化内涵的传统事物是无价的,它不但是城市园林建设,甚至对整个城市都是至关重要的。在不久的将来,国家之间的竞争也许不再是经济竞争, 而是文化深度的竞争。
  文化是个性的体现,文脉主义一直是风景园林设计领域重要的一支。而风景园林的本身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不同的城市 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应该有各自的特色。城市环境的优劣,与植物造景的关系非常密切。活的、有形的植物风采在予人于绿景享受的同时,能给人以蓬勃向上、 奋发不息的心灵感悟。所以,探索建设特色鲜明的森林城市景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极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城市园林建设的方向之一是建设森林城市,是将城市的园林、水体、河流等,依地造型,挖掘自然的和人文的潜力,体现本土文化特色,形成层 次丰富、品位高雅、文化底蕴深厚的森林景观,使生物多样性得以合理体现,城市生态功能日趋完善,气候自我调节能力日益增强。反对急功近利,违背生态发展的 科学规律,大量引进外来物种,移植大树古树等高价建绿、铺张浪费现象,破坏城市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
  城市活力是城市实力、魅力的综合体现。城市魅力源于绿化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其中绿化是自然的生态的,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演化的生生不息,通过 人的努力来实现;而文化是属于人文的,将生态与人文有机结合,就构成了人与生活环境的和谐,这正是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的。人文层次的人与人的和谐,是一个城 市的底色,反映的是城市的内在品质、素质,需要引导建设并加以完善。文化贫瘠的城市是一个没有生机与活力的城市,必定是一个没有特色的城市。
  时下,因文化缺陷导致园林景观趋同性问题非常突出。园林设计片面最求复杂化或潮流化,道路绿化千篇一律,河道景观人工痕迹明显。各地的广场和公园基本都是一个样子,缺乏当地的特点,这跟园林设计中缺乏文化因素有着直接关系。要充分挖掘中国古老文化的博大精深,将中国的古文化与现代山水园林文化巧妙结合,寓教于乐,寄学问于风景,使人们在赏心悦目之余,增长学问,升华情操,成为少构建和谐生态社区的典范之作。
  但要作为全国园林绿化的样板,仍要注重精品绿地建设,需要继续加强乔、灌、花、草合理搭配,采用乔木、灌木、地被复层组合种植方式,完善种植形式和结构,努力降低浇水、施肥、打药等管理投入, 增强区域绿地生态系统平衡能力,以植物造景深化人文内涵,再造优良植被群落,以及布局合理的绿地系统。突出园林绿化的生态调节 功能,因地制宜地将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合理配置在一个绿化群落中,使具有优良生态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充分利用空间,形成立体绿化的格局,构成一个和谐有序具有较强生态调节功能的立体植物群落。藤本植物可在建筑物附近见缝插针,向空间索取绿化效益。形成上有绿荫覆盖,下有草坪绿化,蒸发减少,区域空气湿度增加,向森林城市目标迈进。
  在新一轮城市园林优化过程中,需要注意尽可能不破坏原有的旧景观,不管是建筑的还是历史的。要把环境中美好的东西保存下 来,其中文化景观的保护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避免如北京的古老四合院,在旧城改造过程中,绿化景观风光不再,损伤历史遗风难以弥补的漏洞发生。
  园林工程是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间的复杂关系,达到和谐完美、生态良好、景色如画的效果。城市建设改造完善过程中,应依托前期改造,局部规划调整,外部森林化建景,中间人性化亲和配置,创建几个新区植物建园亮点,突出森林化生态景观。适量添置新意突出的园林精品雕塑、休闲座 椅、花架、文化健康教育娱乐牌匾、太阳能照明及诱虫设施、别致的植物介绍标牌、科普宣传窗等,为居民提供交流、运动、休憩场所和园林知识普及教育等场所, 拓展绿化的社会服务功能。体现人性化家园情趣。绿地改造与建设绿荫型的小区停车场结合进行,兼顾绿化与车辆停放。设计理念上,突出粗管、色彩、林荫及仿自然等特点,造景整齐而不僵化,规则而不拘谨,外围园林生态景观森林化,追求林荫最大化,休憩家园林果化,色 彩随季相变化,休闲与造景相和谐,适度突出宿根地被植物的引种数量,花卉(野花)组合层次丰富多变,合理组团凸显整体效果,突出几个精品景点。注意材料间 的连贯性,理顺空间关系,做好比例关系,突出萧条冬季的情趣景致。
  
  二、科学定位 力避园林建设容易陷入的几个误区
  
  随着园林绿化的科学性、规划设计的艺术性、植物搭配的多样性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工作中的一些弊端渐显端倪,需要正确引导,切忌脱离实际,违背科学发展观的事例一再发生。尤其要杜绝以下几种不良风气:
  一是建园景观风气盛行。
  过分强调景观,忽略了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区域特征,建设一些功能不健全的公园绿地,破坏了城市原有的自然风貌。
  二是崇洋风媚外风不减。
  一味崇拜国外文化艺术,忽略本土文化、本土树种,建设创痛的园林艺术,出现一些不伦不类的"洋化工程",造成巨大浪费。
  三是奢侈风气愈刮愈烈。
  资金浪费巨大,表现为片面追求用材"高档次"、资金上的高投入,大量堆砌建筑小品和雕塑,结果既破坏了环境,又造成大量高档或稀有外来物种及本土物种死亡。
  四是政绩风气在一些地方屡禁不止。
  个别人把园林建设作为一项"政绩工程"来抓,新建的公园绿地反季节施工,低价中标,造成短工期、低质量;还有一些 城市对原有的公园绿地一次次反复改造,道路绿化随着马路拓宽、城市改造一次次被挤掉,行道树木一次次减少。
  
  三、因地制宜,借鉴先进地区典型经验
  
  一是工程造价不一定高
  很多优秀的工程造价并不高。以植物造景为主,传统树种营造出极其舒适的绿色空间,并有显著的生态功能;园林绿化精品工程并非仅凭高昂地资金投入就能实现,更重要的是综合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园林艺术修养,严把工程质量关,用"心"去施工,在透彻了解设计意图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体现园林的布局美、形式美、 意境美,才能展现出赏心悦目的景观艺术效果。
  二是生态、环保、节约不可却少
  生态、环保、节约的理念渗透到了工程的各个环节。人们越来越重视植物造景,引进新优植物丰富绿地植物种类,营造复层结构增加生态功能,重视乡土树种及宿根花卉的应用以节约养护成本。控制修剪植物的使用量,少用甚或不用"球、篱"的植物造型,大力建设植物自然生长的绿地。减少人为的拔草、修剪、施肥作 业量,降低养护成本,节约绿地用水量。
  三是人性化、无障碍、减灾考虑周到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获奖工程中得到了切实体现。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是园林设施越来越完善,标牌、照明、座椅、凉亭、健身器材甚至衣帽架等一应 俱全,为居民营造出一个游戏、休息、健身的活动空间;2是关注弱势群体,体现人文关怀。每项优质工程中都注意到了特别设立无障碍设施、铺设盲道;3是注意发挥绿地避难减灾功能。部分地段的景观设计中,采用5米*5米的树阵设计方式,并不只是为了美观气派,更重要的功能是一旦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这些树可用来搭设帐篷,为市民提供避难场所。
  总之,建设生态绿化城市要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社会。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3/view-99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