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本科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实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高校互联网络建设的日益推进,校园信息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广,速度也越来越快,高校辅导员在本科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工作中所面临的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多变,新时期高校学生权益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高校辅导员在本科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工作中的要求。如何科学合理的做好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工作,对于辅导员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国家奖助学金评比;互联网;学生权益
  一、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在本科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工作中面临的挑战
  (一)互联网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随着高校互联网络建设的日益推进,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表达意愿也越来越容易,只需要通过网络就可以轻松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辅导员来说,网络也给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工作带来了便利,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然而,互联网向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辅导员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复杂的挑战。
  (1)互联网已经深入到辅导员工作的方方面面,导致了辅导员对互联网的依赖性过大。现如今,辅导员开展工作大多是通过群、微信群来收发通知,信息传播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了,工作更加省事、便捷了,但是由于网络的不可见性和学生网络阅读的随意性,我们无法保证信息的所有接收对象都能够完整准确的获得我们想要表达的信息和意思。尤其是对于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这一关系学生切身经济利益的敏感工作上,网络所带来的弊端更加显现。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通常会在奖助评比开展前将相关文件或评比规则发布于学生QQ群中,希望学生提前学习和了解。但现实的情况是只有少部分学生干部和积极的学生会下载来提前学习,甚至在这部分学生中也会有相当部分学生无法全部领会评比文件的精神和准确掌握评比的规则。另外,现在大多数学生干部也习惯于通过班级(?(?群来通知同学们进行奖助申请和公布评比班会展开的时间和地点,此举又会造成多种不利的因素。一是如果班级群中后续信息过多,很快重要的通知信息就会被覆盖,导致部分同学无法获知;二是许多班级都存在少数从来不关注班级群信息的同学,而且往往此类同学恰恰就是奖助评比的利益关联方。在诸多涉及奖助评比的投诉中,都存在着投诉同学因为对评比文件、评比指标和程序不清楚而导致的误解。
  (2)网络自媒体的发展,也会促使网络负面信息的不断发酵扩大,特别是给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微信、微博、朋友圈等网络自媒体的高速发展,大学生表达思想的途径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方便,当然未经核实的不良信息也会传播越来越快,网络信息的监管越来越困难。大学生已经习惯于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完全展现于网络之中,这种展现有的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的,但更多内容仅仅只是自己表面的感受而已,缺乏了深入的思考和真伪的探究。
  现实情况下,各高校学生因为不了解事情全局或真相,仅仅只凭感观感受或者道听途说而针对奖助评比的吐槽所带来的网络舆情事件已经屡见不鲜了。此种情况下,给辅导员的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工作带来了新的巨大挑战,辅导员的思想负担也会越来越重,很多辅导员在国家奖助学金评比过程中总是小心翼翼、颤颤巍巍,生怕担心摆不平搞不定少数学生的不满情绪。
  (二)学生权益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所带来的挑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对于自我个性表达、自我权益的保护越来越强烈,这一方面说明学生的规则意识、法律意识等在增强,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反映出了在某种程度上集体意识的淡化。具体在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的角度来看,可以从以下两个事例中看出端悅。
  (1)某省属高校一名大二学生,成绩优异,家庭经济较困难,被认定为困难等次学生。该生符合既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又可获国家助学金的条件。但在国家奖助评比中,因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指标数有限,年级贫困学生人数较多,辅导员老师为了扩大资助面,尽可能让更多的贫困同学获得资助,便做出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尽可能不重复获得的指导,于是该生最后在班级仅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但该生认为自己是有条件有资格获得双重资助的,而且他查到在国家的相关规定中也是允许既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又获国家助学金的,于是便认为辅导员违规操作,在不经过学院和学校层面的环节,直接一封邮件投诉至省教育厅信箱。
  (2)某高校一贫困学生看到同班同学张某在使用蘋果手机的前提下还获得了国家助学金,而且该同学受助等级和资金比自己的还高,认为评比不公平,于是心生不满,将该同学的行为直接投诉至省教育厅。经过事后辅导员调查了解,同学张某为孤儿,现由爷爷一人抚养,家庭经济确实困难,而苹果手机为其在手机店打工的老板所赠予,且手机为换代的二手货,价格并不高昂。
  在现实中各高校关于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投诉的案例层出不穷,以上两个案例较典型的代表了现代大学生对于自身权益保护的追求,这就需要我们辅导员考虑得更加周全,从中去做更多的工作,才能保证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的顺利完成。
  二、高校辅导员在本科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工作中易忽视的问题
  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众多日常工作之一,其特点是过程繁杂、事情琐碎,且持续时间较长。在现实工作中,很多辅导员往往容易凭经验办事,从而会忽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自我角色定位不明晰
  许多辅导员认为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工作,学生是主体,自己应处在一个次要地位,应由学生自己独立开展,自己只需要提供评比文件和指标就够了,不用过多地参与其中。另有众多辅导员认为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工作要求太高,难度太大,学生处理不好,自己应处于主体地位,谁能获谁不能获都应该通过自己客观判断来定,学生只能起一个辅助的作用来参与。以上两种情况都是因为辅导员没有清楚认识到在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中自我应处于何种角色,定位不够准确,一旦出现纰漏则会导致满盘皆错。   (二)指导学生评比文件的学习不透彻,指标分配不合理、不公开
  评比文件是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的纲领性,必须领悟透彻,才能正确把握政策的方向,评比工作才不会犯原则性错误。但许多辅导员意识到了自己准确掌握文件政策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学生们特别是参与评比工作的学生干部们也必须准确掌握。另一个问题就是在奖助指标的分配问题上,许多辅导员老师也很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不能科学合理地分配指标。在指标公开的问题上,也往往担心学生闹意见,而选择不公开,或者仅在有限的范围内公开。
  (三)评比程序不规范
  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程序是最能体现评比工作是否能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的环节,只有程序到位合规,才能保证整个评比工作的顺利完成,一个细小的程序不到位都有可能给整个评比工作带来不好的影响。在现实工作中,许多辅导员可能会为了节约时间、赶时间上报结果或者图方便而简化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的程序,这都是与相关文件要求相背离的。
  三、如何科学地开展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工作
  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涉及到各类学生的权益和利益,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展此项工作,让大部分学生满意,辅导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找准辅导员自我定位
  在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比工作中,辅导员应起一个主导的作用,而不是主体的地位。所谓主导作用,就是指辅导员应在此项工作中主要起一个导向性的作用,重点在“导”,而主体对象为参评学生(即班级评议学生),即参评学生在辅导员正确方向的指导下独立开展评议工作,评议结果应由辅导员和所有参评学生共同决策产生,而不应该由辅导员参考参评学生的意见最终一人决策产生结果。
  (二)科学地划分指标
  国家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三类,国家奖助学金指标是决定一个学生能否最终获得奖助学金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总指标数和总金额的相等以及各等次人数比例的合理性,一、三两个等次的指标数必须保持一致,且各占总指标数的10%至30%之间。实际工作中,国家助学金的评比必须依据和参考前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数据,所以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就得做出科学合理的认定和层次的划分。从多年来的数据统计和实际情况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一般应保持特殊困难学生占极少数(约占5%),困难学生占少数(约占10%),一般困难学生(约占15%)占多数的比例结构(此数据参考湖北省属高校),即成金字塔型的结构。除此之外,辅导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中,还应注意指导做好每个层次学生之间的贫困程度排序工作,此举也是为后期国家助学金的评比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基础上,辅导员划分国家助学金的等次指标则只需坚持特殊困难层次的人数与一等助学金指标数相对应,三等助学金指標数与一等指标数相等,剩余指标数则为二等助学金。在坚持此划分原则的情况下,如遇到特殊情况,辅导员对相关等次助学金指标数做微调即可。此划分方法既能保持各等次指标数整体上的合理合规,又能减小国家助学金评比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阻力(将一般困难学生中的部分学生评为二等助学金所遇到矛盾和阻力要远远小于将困难学生中的部分学生评为三等助学金),应该算是一种比较科学合理的划分方法。
  (三)制定完善的评比程序
  一个科学合理的国家奖助学金评比程序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班级评议小组会议。成员组成:主要以此前各班贫困生认定小组人员为主,人数要求在9到11人。
  开会主要内容和程序:一是学习学校评选文件,公布班级指标及指标分配原则,二是确定评选原则,由各评议小组成员分别初评出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候选人,三是要求评议小组学生负责人在班级内公布此次初评结果,张贴投诉办法并拍照记录。
  根据初评结果,由评议小组学生负责人通知相关学生填写申请表格。
  (2)班级评议专题班会。辅导员要深入到各班召开专题班会,班会程序:一是由学生负责人宣读评选政策、评选指标、参评候选人;二是由辅导员公布评议小组初评结果,并公布评选原则、指标分配原则以及学校文件规定的重要事项(比如不能购买奢侈品、不能吃客吃饭,不能违纪违规等);三是全班同学对于初评结果进行表态(可以集体表态,也可以单个表态,方式可以举手,也可以发言),初评结果通过后在“过程记录表”上一一签字;四是辅导员进行励志感恩教育。
  (3)辅导员根据评议结果,完善相关材料后上报学院。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辅导员只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科学地划分指标,制定完善的国家奖助学金评比程序,严格做好过程记录,才能保证国家资助政策的合理实施,最大程度的发挥资助育人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姜旭萍,桂兰,方杏村.国家奖助学金评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前沿2009(5).
  [2]黄月胜,万旻轩.高校国家奖助学金评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年6月第14卷第3期.
  [3]吴安辉.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发放中的畸态及其矫正[J].中国青年研究201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7358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