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感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素养不是生来具有的,需要在后天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不断强化,慢慢形成,其中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黄金阶段,而我们现行的小学教育教学中缺少的恰恰是感恩教育,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从小培养学生的感恩品德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在学校各科教学和教育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关键词:小学阶详受;感恩教育;意义;方法;途径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及施恩的人文教育。在小学阶段进行感恩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经常对身边的人、对社会、对自然、对生命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进而更好的为社会、自然、他人服务,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部《关丁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也强调,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坚持系统设计,整体规划,各个环节的改革,整合利用各种资源,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实现全程育人。在育人过程中,学会“感恩”,对于孩了们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都是家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中大人围着他们转,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了。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近年来,众多国内学者倡议设立“中华感恩节”,来教育孩了们学会感恩。不管国内很多仁人志士提倡感恩教育,而且在国外,对于感恩教育也十分的重视:例如韩国的学校教育进行“孝道”教育,通过开设专门的礼仪课,教育学生向长辈问侯、向老人敬茶等孝亲的行为习惯。在小学阶段,他们还规定每个小学生胸前都佩带着“孝行牌”。牌的正面有父母的像片,背面有孝敬父母的格言与规定,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对照“孝行牌”默想自己做得怎么样。在日本,对学生进行感恩是从点滴小事进行的,像“午餐前两手合在一起对这饭菜鞠躬致意,以表示对饭菜和提供好饭菜的所有人的感谢。”他们还组织有意义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随父母工作一天,体验父母工作的辛劳,感同身受,感激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在德国,在小学里,学校和家庭专门让小学生喂养一些小猪、小狗、小鱼等诸如此类的小动物,养成热爱生命,感恩自然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学校和班级还经常组织关于善待生命、感恩自然等的演讲、作文比赛等。在美国,爱国主义作为感恩教育的一部分,受到重视。小学生人学,老师就会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学会背颂“国旗誓词”等等,何况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文明之国,在小学开展感恩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感恩教育是不可置疑的学校教育内容。
二、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一)通过班会、国旗下讲话等机会,介绍古今中外知恩图报的故事,逐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使他们常怀感恩之心,理解家长、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例如我在班会上给五年级学生曾经讲过“李泌报恩”的故事:唐朝的李泌,做了宰相。皇帝问他:“哪个人是对你有恩德的人,我能替你报答他。”李泌道:“从前臣被元载嫉妒,因此把我贬官到江西。路嗣恭和元载是好朋友,臣心里经常害怕他。路嗣恭的儿子路应刚好和臣碰到了一起,两匹马一起奔跑,我的马咬了路应的脚骨,臣非常紧张,心里很不安,可是路应却对谁都没说这件事,并且忍了痛,勉强起来,去见他的父亲。臣常常惭愧不及他的长者风范,心里思量着要报答他。”皇帝马上给路应加了官,做宜歙地方的观察使。听了这个故事,我让学生学出自己的感受,并在小组内交流,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在各科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阵地,各科课堂教学不但承担着让学生掌握知识、了解知识形成过程的方法,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是说品德教育不管是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更是所有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作为品德教育内容之一的感恩教育理应渗透在小學各科教学之中,当然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根据各科教学的特点,挖掘教材的感恩教育内容,迁移默化的渗透。例如,我在教学语文《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教育学生地球是养育我们人类的母亲,我们要珍惜自然的赐予,保护自然环境,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感恩母亲养育。
(三)通过课外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
我们学校安排:低年级吟诵《弟子规》,懂得礼仪,体贴父母,不挑食,不挑衣。了解衣食的来源,记住父母生日等;中年级记背《弟子规》,写读后感,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帮助父母料理家务,给父母过生日奉献爱心。高年级记背《弟子规》并按其内容做事,家里、校园里经常使用礼貌用语。自己独立上学,干好自己能干的家务,不乱花钱,不挑食挑衣,在每月的感恩主体班会上积极发言,讲述自己身边的感恩故事等等。假期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了解民俗风情、社情民意,向街道、学校、企事业单位提出有益社会发展的建议。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7396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