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陕北油松林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几年,陕北油松林种植规模不断增大,榆林某县在种植过程中针对病虫害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结合实际问题和情况建构合理性的防治机制,有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共赢。本文简要分析了陕北油松林的主要病虫害,并对具体的防治机制予以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陕北油松林 病虫害 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7-0-01
在陕西省榆林某县,油松林分布较为广泛,在油松林种植面积增大的情况下,随之而来的就是管理力度以及管理水平落后造成的问题,尤其是病虫害管理,若是不能有效制定合理性的管控机制,就会对整体经济活动造成影响。
一、陕北油松林主要病害和虫害
1.陕北油松林主要病害
第一,松针锈病。这是一种借助孢子进行气流传播的疾病,在包子遇到油松松针后,就会形成芽管,并且会从气孔侵入,此时菌丝体就会在松针内过冬,待到第二年5月,就会形成锈孢子器,经过侵染形成冬孢子堆。若是油松罹患松针锈病,就会出现树冠下部松针减少或者是重量减轻的现象。
第二,落针病。病菌主要是以菌丝体的形式在油松病叶上过冬,并且会在第二年的3月份或者是4月份形成子囊盘,尤其是遭遇阴天或者是雨季,就会出现子囊孢子增大的问题,这种病害问题会浸入到油松的针叶中,导致大面积落针。
第三,油松疱锈病,这也是依靠孢子传递的疾病,菌丝越冬就会在油松幼树上形成病菌体,严重影响油松幼树的生长[1]。
2.陕北油松林主要虫害
第一,油松毛虫。这种幼虫是在每年3月份到4月份开始越冬,一般会在枯枝落叶层中生长,会导致油松大面积落针,并且会影响其整体生长态势。
第二,油松松梢螟。幼虫会在油松内越冬,初龄幼虫一般会在松梢的表皮和韧皮位置形成小隧道,对油松的木质部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导致松梢表面也会出现流脂,导致整个油松逐渐变黄,甚至死亡。
第三,松纵坑切梢小蠹。主要是以成虫形式过冬,会在第二年4月产卵,5月就会出现幼虫孵化的现象,在幼虫侵入后,就会出现新伐倒木及衰弱木的现象,严重影响油松的生长质量,制约整体经济效益和生长效益[2]。
二、陕北油松林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陕北油松林病虫害工作较为严重,相关部门要结合具体问题建立健全合理性的防治机制,按照标准化流程提高防治效果。
1.陕北油松林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第一,防治松针锈病。为了保证防治效果的合理性,就要在油松林种植时,和黄檗林保持2千米的距离,从而确保两者不会出现相互影响,在树种迎风边行要种植1到5行。另外,要进行系统化的调查工作,尽量不要在黄檗林较多的区域种植油松,需要结合锄草以及除锈剂管控机制提升管控效果,尽量能科学化铲除一些寄主黄檗树木。如果要利用化学药剂进行治理,就要利用1∶1∶100的波尔多液进行处理,或者是利用1∶500的退菌特进行施加,每15天喷洒一次,并且要连续喷洒1次到3次,并且在8月中旬要对其进行药物喷洒。
第二,防治油松落针病,为了提升种植管理水平,要对排水过程予以充分管控,并且强化苗期施肥管理的实效性,一定程度上促进苗木健壮生长,为油松抗病性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在人工林病虫害防御工作中,要尽量在早春子囊孢子放射发生前对落叶进行综合管控,避免侵染问题对后续造成影响。另外,要应用1∶1∶100的波尔多液进行喷洒处理,或者是使用浓度为70%的900倍液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完成处理工作,每15天进行一次喷洒处理,连续喷洒3次即可。
第三,防治油松疱锈病,种植户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区域特点,有效提升种植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化水平,尤其是油松幼林附近,要将距离控制在200m左右,有效去除病株或者是马先嵩,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病原物的扩散。最重要的是,在每年的6月份到9月份,要每15天对幼林进行一次药物喷洒处理,主要利用的是浓度为1%的波尔多液,从而提升苗木的保护水平,避免感染问题对其整体生长造成影响。
2.陕北油松林主要虫害防治技术
在陕北油松林种植工作中,要积极建立健全完整的虫害防治技术机制,确保管控流程的合理性,提升管控效率的综合水平。
第一,防治油松毛虫。相关种植户要积极营造良好的针阔混交林,并且要集中提升封山育林管理工作,剪除虫枝的基础上,要对地面的落叶进行及时清理,避免为毛虫创设繁殖环境。另外,利用物理防治机制也能有效提升防治效果,主要是应用黑光灯进行诱杀,能使得成虫在产卵前就被消灭。若是虫害问题较为严重,则可以利用化学防治机制进行控制,主要是利用浓度为2%的安得利粉剂进行控制,每公顷要施加11.25千克到15千克。亦或是利用浓度为25%的灭幼脲进行综合防治,生物防治机制则是在其排卵期释放赤眼蜂,每公顷大约是9万头到15万头之间。
第二,防治油松松梢螟,相关种植户要结合实際情况选择合理性的防治机制,要充分依据油松松梢螟成虫的趋光性,利用黑光灯或者是高压汞灯进行大范围诱杀。药物防治机制中,则要在成虫出现或者是第一代幼虫孵化期进行药物喷洒,主要是利用1000倍液浓度为50%的杀松螟乳油进行处理,有效提升防治效果。或者是应用浓度为50%的辛硫酸乳油1500倍液予以综合管控。
第三,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油松管理和防治效果,要积极建立健全合理性营林管理机制,确保能在油松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建立相应的病虫害管理机制,有效完善虫情检测和防治处理。并且,要尽量营造针阔混合林,提升抚育管理工作的基本效率,在清理林内风折木的基础上,在一些害虫较为集中的发源地借助灼烧的方式处理虫害问题。一般而言,在对有害树木进行清理后就要在每年的3月份或者是4月份进行饵木的管理,保证剥皮处理工作的实效性,提高害虫管控体系的实效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陕北油松林种植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建立系统化病虫害防治机制,结合实际种植区域的环境要求提升虫害管控工作效率,确保种植质量能满足预期,建立更加系统化的林木生产管理控制体系,维护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共赢。
参考文献
[1]卜会荣.陕北油松林主要病虫害成因及防范对策[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8):167-167.
[2]高鹏飞.油松过密林分及病虫害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及对策——以朝阳县为例[J].吉林农业,2018(7):98-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4845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