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人际信任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为了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进一步讨论其与人际信任、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采用人际信任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交往焦虑量表对25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较高,人际信任、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显著相关,且二者均对社交焦虑有负向预测作用;核心自我评价起部分中介作用。得出结论:核心自我评价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提高核心自我评价水平可以降低社交焦虑程度。
  关键词:人际信任;核心自我评价;社交焦虑;大学生
  一、问题提出
  社交焦虑是个体面对社交情景时表现出来的一些回避行为以及伴随紧张不安、担忧以及害怕等不良情绪反应。社交焦虑多见于青少年期,尤其是大学生面临着严重的社交焦虑,研究显示社交焦虑大学生比例达到40.45%,其发生率高、持续的时间长以及对个体人际关系造成不良影响而无法忽视。前人对于影响社交焦虑的因素的研究,多集中于个体自身因素上,人际信任也是一个影响因素。人际信任是个体对他人的文字、语言、承诺和行为是否靠得住的一种总体的期待。此外,核心自我评价作为一个人格概念,指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最基本的评价和估计,温焱在其研究中得出核心自我评价水平越高则社交焦虑程度越低。
  同样采用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不一致的。比如许晓旭、马长征等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信任和社交焦虑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前者不同的是周锡芳等人的研究结果为大学生人际信任和社交焦虑无显著的相关。那么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呢?此外,人际信任和社交焦虑关系的不一致可能是因为存在额外的中介变量。研究显示,人际信任显著预测核心自我评价,且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那是否可以推测出核心自我评价是一个中介变量呢?综上所述,本研究旨在通过揭示大学生人际信任、社交焦虑与核心自我评价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社交焦虑的研究提供一些的理论参考。
  二、研究假设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假设
  本研究的假设为:1.人际信任、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2.核心自我评价是人际信任和社交焦虑的中介变量。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便利取样法,对南宁市某高校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共258份,问卷的有效率为86%。
  研究采用的量表分别为人际信任量表(ITS)、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SES)及交往焦虑量表(LAS)。其中人际信任量表共25个题目,包含特殊信任和普遍信任两个维度。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信效度较好[10]。杜建政修订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是单一维度的自评量表,一共有10道题目。采取5点记分法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 [11]。Leary编制的交往焦虑量表是由15个自评项目组成的单一维度量表,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 [12]。测量得到的原始数据输入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人际信任、核心自我评价和社交焦虑的相关关系
  采用皮尔逊相关对人际信任、核心自我评价和社交焦虑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表示P<0.001,以下图表相同。
  由表1可知,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说明人际信任、核心自我评价水平越低,社交焦虑程度越高。
  (二)大学生人际信任、核心自我评价对社交焦虑的预测
  由相关分析可知,人际信任、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三者之间两两显著相关,符合回归分析的条件,将采用回归分析对三个变量的关系做进一步研究。结果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人际信任与核心自我评价都进入了回归方程且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人际信任对社交焦虑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预测值仅为1.4%;核心自我评价对社交焦虑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预测值为12.7%。
  (三)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检验
  从相关分析结果可知,大学生人际信任、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三者间两两相关,可以进行中介作用检验。因此采用温忠麟等提出的中介检验模型,即分三步检验回归方程是否都显著,若都显著说明存在中介作用。结果见表3。
  回归分析显示,核心自我评价作为中介被控制后,显著作用于社交焦虑,且作为自变量的人际信任也显著影响社交焦虑。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280×0.344/0.213=45.2%。由此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图,结果见图1。
  四、讨论
  研究发现人际信任、核心自我评价和社交焦虑三个变量之间存在两两顯著的相关,此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此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
  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信任、核心自我评价均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这一研究结果与许晓旭、马长征及吴琛等人的一致。从此结果可以看到,人际信任单独预测社交焦虑时,其预测值仅为1.4%;核心自我评价单独预测社交焦虑时,其预测值达到12.7%。与人际信任的预测值相比,核心自我评价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更强。中介检验结果表明,核心自我评价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5.2%,验证了核心自我评价是中介变量这一研究假设。说明核心自我评价是影响社交焦虑的关键因素,同时也表明人际信任既可以单独作用于社交焦虑,也能借由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对社交焦虑产生影响。可见在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上要注意提高人际信任水平,而更重要的是提高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以达到降低大学生社交焦虑程度的目的。因此要降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需把提高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作为关键切入点。而核心自我评价包含着自尊、自我效能感、控制点以及神经质(情绪稳定性)四个基本特质,可从提高这四个基本特质的水平来带动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水平的提高,进而达到降低社交焦虑的目的。   五、研究结论
  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存在较高水平的社交焦虑;人际信任、核心自我评价与社交焦虑均显著负相关,人际信任与核心自我评价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信任、核心自我评价均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果;核心自我评价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5.2%。
  参考文献
  [1] 栗文敏,刘丽.社交焦虑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8):37-39.
  [2] 郭晓薇.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0(01):55-58.
  [3] 李荣刚.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及其心理干预研究[D].苏州大学,2009.
  [4] 许晓旭.大学生人际归因、人际信任和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5] 黎建斌,聂衍刚.核心自我评价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2):1848-1857.
  [6] 温焱,杨雅珺,岳彩镇.大学生社交焦虑与核心自我评价、核心反思评价关系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3(02):14-17.
  [7] 马长征.父母教养方式、人际信任与大学生交往焦虑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8] 周锡芳,单守勤,何双双.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08):689-691.
  [9] 滕修攀,马丽.中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生活满意度和人际信任的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0,25(07):34-38+44.
  [10]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刊),1999:184-185.
  [11] 杜建政. 核心自我评价的结构验证及其量表修订[A]. 中国心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中国心理学会:2007:1.
  [12] 彭纯子,龚耀先,朱熊兆.交往焦虑量表的信效度及其在中國大学生中的适用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01):39-41.
  [13]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05):614-620.
  [14] 吴琛.中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归因方式及社交焦虑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
  作者简介:梁建兰(1996- ),女,壮族,广西崇左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南宁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52137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