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症结与对策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兵
【内容摘要】目前造成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很多,有来自社会思想和观念的原因,也有来自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原因,更有来自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而根本原因是我国现阶段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定位与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匹配,经济社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观念、企业要求的不协调,就业信息不对称、就业市场不完善与社会道德信用体系、社会法律法规体系、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不健全,就业理念上的偏差与高职院校就业创业指导不到位等,因而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界应该相互配合、共同合作,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发挥各自的作用,为推动大学生顺利就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 键 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 就业困境 症结与对策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与农民工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并列成为困扰我国就业问题的三大问题。然而,一方面我国高职毕业生数量与各行业人才需求的总量相比仍然不足,另一方面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却日益凸显,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各界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定位及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不能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
为了把高职高专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实干、创新、创业的精神和一技之长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高专的专业设置要坚持“社会就业市场的需求在哪里就业专业就办到哪里”的理念,专业的设置和调整要紧紧围绕着就业市场的需求进行。为了保证专业设置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需求,学院要成立有社会各行业专家及企业技术专家参加的各专业设置委员会,对现有的专业和准备设置的新专业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就业市场空间不大或招生报读人数较少的专业进行调整,控制其招生人数或取消招生;对就业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或招生报读人数多的专业给予大力发展、扩招和扶持。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保障院校所设置的专业与社会的就业需求和就业岗位的技术需求保持一致,与社会的技术发展保持同步。要以就业为导向,创办优质专业吸引考生,形成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这种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机制既具有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又具有前瞻性,保证了各学科专业的毕业生都能学以致用,都能进入相应的行业顺利就业。[1]
二、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地区、产业、就业、技术等方面结构的不平衡)与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观念偏差、求职者应聘与企业招聘间存在脱节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首先,从“精英教育阶段”到“大众教育阶段”的转变中,大学生就业由过去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高职院校大学生应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准确定位,用人单位也应承担起社会责任,量才适用。
尽管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实际上,供求失衡,就业的紧迫感和竞争的危机感,大大削弱了大学生的博弈力量。但是作为求职方也好,作为招聘方也罢,相互都有诉求,毕业生对用人单位的发展前景、工资水平、地理方位、工作条件等等有自己的构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也有一定要求,两者应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而量力定夺。
就企业来说,应该向求职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保障男女大学生平等的劳动权利,保障少数民族大学生以及残疾学生的平等劳动权利,客观公正地判断大学生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
就高职院校大学生来说,以诚实守信为最高准则,避免在求职过程中出现简历弄虚作假、伪造实践经历、契约意识薄弱,动辄跳槽等现象,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爱好特长、能力水平、社会经历、个性差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使个人选择与社会需要相结合、个人抱负和爱好志趣相结合,真正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其次,随着就业形式从“单一”走向“多样”,高职院校大学生应该打破工作时间、就业地域、单位属性等条件的限制,抓住机遇、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一方面,各级政府可以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和灵活机动的办法支持和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和招用高校毕业生;社会基层单位不断挖掘就业岗位,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政府应在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同时,统筹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将全体社会成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适合农村、中小企业、非公有制单位的社会保险形式,为统筹城乡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引导大学生到农村、中小企业、非公有制单位就业创造条件,减少就业风险,解除大学毕业生的后顾之忧。”[2]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积极吸纳和培训专职服务人员,全面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人员、心理辅导员、就业帮扶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加强与企业家、职业经理人、职业咨询师、行业专家学者的互动联系,邀请其作为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方面的顾问,积极为大学生的成功就业出谋划策。
再次,在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界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实践的大力支持下,大学生应该转变传统的被动就业的思想观念,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优势资源,激发自己的创业激情,开启自己的创业梦想,逐步深入地进行自主创业的尝试和实践,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与此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培训服务、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建设、统一信息化管理平台搭建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奖励给予支持与配合的企业事业单位,在人力、物力、财力、政策方面提供优先倾斜。
企业与高职院校联手,合力搭建大学生创业就业平台。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吸纳企业家成立大学生创业企业家咨询委员会,更好地指导大学生进行创业,改变以往大学生创业就业缺乏专业指导、实战力薄弱的不足之处,形成有规模性、导向性的服务平台,让成功经验被不断复制、传承下去;另一方面,创业投资机构、社会企业、大学生创业园和科技孵化器积极支持、鼓励和参与大学创业培训和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经营管理、资本运营、团队协作、公共关系、风险竞争、法律契约、开拓创新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高职院校应该在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创业风险基金的建立、创业教育的渗透、课程体系的建设、创业师资的培养、创业实践基地的搭建、创业环境的营造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创业者的熔炉”。
三、就业信息不对称、就业市场不完善导致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人才高消费”等问题,从而使大学生与企业之间的互信度降低、市场效率低下
由于用人单位与大学生求职者信息不对称,使得用人单位在短时间内难于对大学生求职者能力真假、素质高低作出准确判断,而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的发展前景、在行业中的地位、承诺兑现程度也无法完全、及时获知,所以“大材小用”、“小材大用”、“文凭病”、“败德行为”、歧视现象使企业招不到“人才”,“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进其用”的恶性循环不断加剧,最终使招聘单位和优秀毕业生双方受到损失。
从政府层面,应该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社会道德和信用体系,在就业帮扶政策制定、就业创业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会劳动力市场规范、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劳动法律体系建立方面为企业和毕业生提供优质服务和监督规范方面提供保障。
从用人单位层面,树立科学的用人理念,健全招聘选拔机制、激励约束机制,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用感情留人、用制度留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从高职院校层面,一方面对毕业生负责,为其提供优质的就业创业咨询和服务,另一方面对企业和社会负责,提供详实的毕业生求职信息,使企业、社会对高校、对毕业生的信任度、认可度不断增强,避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低效运转。[3]
四、高职院校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不到位
首先,面对大学生职业技能低、经验匮乏和择业的盲目性以及所学知识转化成实际能力的困难的现实问题,高校在加强对人才培养、教学改革、设施改进、队伍发展等方面的建设外,还应该全面全程全员地推进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和培训,使大学生不断增强市场观念,帮助学生分析专业前沿形势,包括引导大学生加强对自己专业、行业的了解,对自己所要学的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进而根据当前就业市场的热点和需求进行有计划、有步骤、自主地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将就业观念融入到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同时,根据专业特点、心理特征、职业要求等有计划、分阶段地设置就业指导课程,使心理咨询服务机构、见习实习基地、道德法律相关课程与就业指导紧密结合,变短期设定的“就业指导”为长期规划的“职业规划”,变整齐划一的群体性指导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变死板的授课式指导为灵活的复合式训练,变单纯的就业技巧的指导为就业心理的辅导,[4]逐步建立健全全程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其次,面向社会,树立开放合作的观念,发挥信息和网络技术,畅通就业信息渠道,整合校内外资源,不断开拓就业市场。
一方面,加强与企事业单位、人才市场、培训机构、基层社会组织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贯通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不断提高就业服务质量与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协调各个部门,发挥学校报刊、宣传栏、广播、网络、图书馆、团学组织的作用,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校外实习实训、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将就业创业指导、培训和服务紧密结合起来。
再次,就业率不是衡量高校就业服务质量优劣的唯一指标,亟需构建学生满意度、企业满意度和社会满意度相结合的综合测评指标体系。
学生满意度――大学生是否认可学校的有关作为,表现在知识技能的实用性与创新性、求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就业信息渠道的畅通、实习实训效果的展现、求职维权的处理、对特殊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等方面。
企业满意度――企业是否认可学校的实力,表现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专业水平、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高校自身的发展规模、教育理念、教学特色和社会地位等。
社会满意度――社会是否认可学校的表现,比如高校“教、学、做”、“产、学、研”的有关业绩,师资实力,社会贡献率等。
参考文献:
[1]李红.高职高专教育的就业工作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9).
[2]李宏,谭远发.破解:610万大学生就业难题[J].中国劳动2009(2).
[3]刘丽沙.硕士学位论文: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失灵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9).
[4]芦京昌.高职毕业生职(就)业指导的现状及发展创新[J]. 西北职教,2008(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4/view-165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