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与经济振兴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 宁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文化,文化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发展与提高的主要动力和资源保证。在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在全球性文化语境中,在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进程中,经济已表现为经济的文化,文化已表现为文化的经济,因而在探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时,自然会遇到东北地域文化的复兴和发展问题。
东北地域文化的类型与特点
从历史背景来看,东北地域文化包含着三种文化类型:一是从肃慎、鲜卑、契丹、女真到蒙、满的少数民族文化。二是从中原传播到东北的汉文化。三是近代俄、日等国入侵东北所带来的异国文化。这些文化类型通过交流、冲突、选择,最后融会为一种具有统一文化风格和文化精神的地域文化。古代东北地域文化表现出优秀的民族性,即具有开拓性、包容性、开放性特点,人格特质的纯朴、合作、豪放也非常突出。但到近代以来,东北地区历史环境的特殊性,又使东北地域文化蒙上封闭性、排他性、保守性的阴影,人格特质亦表现为谦卑、恭顺、容忍的特点。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域文化的现代性才显露出来,优秀的民族性才得以复兴,工业文化、都市文化、商业文化、大众文化得以发展,拼搏、合作、团结向上的精神得以发扬。
作为地域文化一般都具有传承和蜕变的双重性,东北地域文化亦不例外,多勇少文,缺乏审美;因循守旧,惯于服从;外推后发,缺乏领引等民族劣根性也时有显露。这些逆现代化、逆现代性的因素,将成为阻碍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文化“瓶颈”。
新的文化价值与市场伦理的建立
人们的文化心态、文化价值观往往反映在具体的思维定势上。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建立全新的文化价值观和市场伦理基础,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抹去浓厚的计划经济痕迹。在东北人的思想中,或多或少还存在着以下六种思维定势:即主要靠行政手段干预经济,妨碍市场化程度提高和企业活力增强,“重上轻下”的思维定势;轻视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产权制度改革,导致所有制结构较为单一,国有经济比重偏高,“重公轻私”的思维定势;把发展经济简单地等同于上项目,乱铺摊子,搞重复建设,导致产业趋同化,“重同轻特”的思维定势;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偏重数量扩张,导致高增长低效益,造成经济社会畸形发展,“重经轻社”的思维定势;单纯依赖国家,把希望完全寄托于国家重点扶持,导致消极等、靠、要,“重虚轻实”的思维定势;急功近利,盲目冒进,追求过高目标和提出不切实际的口号,甚至为出政绩虚报浮夸、劳民伤财,“重官轻民”的思维定式。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除了建立新的文化取向与价值体系外,还要从经济与文化、政治与社会、法律与道德、事业与信仰等多种客观层面去探寻。诸如包括:重新确立和宣传平等与竞争的价值观、风险与机遇的价值观、法律与契约的价值观、职业与道德的价值观、公平与效率的价值观等。教育人们懂得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要靠知识、靠能力、靠自己,懂得市场经济以成败论英雄,以政绩和业绩来评价他人,市场的本质就要讲效率、讲利润、讲规律。转变择业观念,要懂得索取与奉献本身是一种社会交换,不管是国营、集体、私营及个体所有制,索取就要付出,付出才会得到补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业缘联系,恪守职业道德,行商有信,待之以诚,重视从政治趋动到功利趋动,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利弊关系。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文化环境的调适
二十多年来,由于改革开放,东北的投资环境已有较大改善,新工业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国际技术转让已在这一地区广泛兴起,高新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然而,高新技术的引进和相关产业的建立,不单纯是技术、管理、方法的引进,也不单纯是产品的国产化问题,而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和技术文化环境”的建立问题。先进的设备不能与其运用的社会群体分开,更不可能抛开人的因素,简单的谈技术和产品问题。技术系统的适应性,涉及中西文化,也涉及技术本身的文化。在经济技术的合作与开发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同文化的适应问题。在异质文化之间,诸如观念、习俗、教育水平等因素,是异国之间技术合作与开发的基础,围绕技术进行文化系统的建立和创造,才是走向技术合作成功的关键。
换言之,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在于自古文风不盛,人文素质偏低,观念保守,思维传统,区域文化带有鲜明的农业乡土文化特色,商品意识不浓,市场观念淡薄,缺少开拓精神和风险意识,而又老大自居,固步自封。虽有全国屈指可数的特大城市,但都市文化和商业文化并不发达;尽管作为全国最大的老工业基地之一,而企业文化只是在近几年才被认识;尽管亦有上下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名胜古迹,而旅游文化和旅游经济才刚刚兴起,文化环境和文化土壤的贫瘠,必然为高新技术的应用和产业生存发展带来“瓶颈”。
东北地域文化的全面复兴与经济发展
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今后10―15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同时也是东北地区迈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变迁和文化变迁往往交织在一起,其中文化变迁才是现代化进程中最重要的问题。无论从个人还是社会层面来看,都会产生复杂的调适和冲突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上下几千年,其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伦理规范已深深凝聚于文化之中。但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传统文化和陈旧的思想观念会受到猛烈冲击。二十多年来,中国的文化环境已发生重大的变化和改善,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文化场中的文化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重要的表现之一是对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视,即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凝聚力、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企业的人才培训、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营销技术、产品的开发研究以及产品的工艺和包装艺术都涵盖在企业文化的发展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讲,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是伴随着文化的演进和转型而发展的。
东北经济发展滞后,振兴大业艰巨,不仅要从经济环境上,政府的职能和政策上,企业自身的机制和结构上,还应该从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中探寻。因为任何一个经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即经济的高速增长离不开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表现在文化影响一国一省,乃至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内容。具体讲,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决定市场需求,需求决定了产业的结构,而产品又凝聚着文化,并承担着文化交流的一种角色。这种文化与结构的整合链条也像生物链一样互相依存。
正确的认识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来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就不能忽视文化的建设。从大文化的视角讲,对应精神层面的文化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民族文化包括传统文化,是教育的基础,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原动力。其二,精英文化是一种高层次人才素质教育文化,是国运昌盛的推动力。其三,大众文化是一种通俗文化,是社会风气、社情民意的艺术表现,它是市场经济下文化产业发展的产物,具有文化的商品性和消费性。国家和地方政府有责任弘扬民族文化,培育精英文化。鼓励和支持民间、个人去创办、推动健康益智的大众文化的发展。其间,让低质而庸俗的文化在竞争中或追求多样化中被淘汰。
东北地区属民族文化和精英文化不发达的地区,传统社会的文化观念和方式蜕变迟缓,这种文化建设滞后的现象,必然阻碍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所以发展东北地域文化已成当今必行之事。
责任编辑舟扬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5/view-13289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