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古代地方志里中医药文化资源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地方志蕴藏着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对地方志中医政信息的挖掘对医政史研究有用,古代医政史之研究可以古鉴今,为当今医政提供资鉴;医著信息整理可以补文献目录学之缺;医人、医事、疾病的信息挖掘可补医学史研究缺失,又可以在教学工作中补充医学人文材料,裨益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本草方书等医学古籍中的药用资源分布变迁的具体描述基本是缺失的,地方志本草研究可补本草史之缺。
  [关键词] 地方志;中国医学史;医事制度;医家;医事;疾病史;本草史
  [中图分类号] R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9)05(a)-0140-04
  Research on cultural resource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ancient local chronicles
  SUN Lingzhi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rich cultural resource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local chronicles. The study of ancient medical history in the local chronicle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medical administration nowadays; the collation of bibliography of ancient medical books in the local chronicles can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bibliography; the information mining of doctors, medical affairs and diseases can not only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medical history research, but also make up for medical humanistic materials in the teaching work,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humanistic spirit of medical students; there is an almost total lack of distribution of herbal resources in ancient medical books, but the stud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the local chronicles can make up for this shortage.
  [Key words] Local chronicles; Chinese medical history; Medical system; Doctors; Medical affairs; History of diseases; History of materia medica
  地方志中的醫药文化资源挖掘研究,涵括了医政、医人、医事、疾病、医著、药物、其他等。医政领域,由于中国医政随中国社会性质的变迁几经沉浮,研究地方志中医政发展,梳理其过程,总结其特点,探索其规律,吸收其精华,定能从中得到启示,收获良策。而医人(医家以及与医疗有关的人物),医事(基础理论、诊断、医案、民俗中涉医药内容),各科疾病、医学著作、药物应用等古代医药知识的内容研究也有必要从地方志中扩展思路。郭霭春等[1]《中国分省医籍考》就用到了一些地方志书目信息,1983年发表期刊论文指出地方志与医学文献整理有很大关系。
  1 地方志中医药文献研究的总论类研究
  总论类研究主要是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上来进行总括性的介绍,当下中医药领域这类研究较稀缺。
  地方志中医药文献研究从具体方面来看,王明[2]认为有中医药的人物、遗迹、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内容相互关系的研究。
  2 各省市地方志中医药文化的整理利用研究
  2.1 地方志中的医政医事研究
  对当下传统中药材市场的发展来说,药王文化仍有促进作用,因此也有对药王文化进行的相关研究,韩素杰等[3]指出历代487种方志记载了“药王庙”的相关信息,这是在中国方志库里检索出来的结果。
  高施等[4]以福建历代医家的医案医事为研究对象,从闽地医家、方志类目、方志年代、疾病类型、地域等方面进行了文献计量法的分析。地方志中医事医案记载特点:分布集中、病种多样、缺乏规范等;医家文献少,疾病类型多;多集中在民国方志为主的“方技”“艺术”两类目。
  2.2 地方志中的医人与医著研究
  若试图探析明清时代的江苏医学发展特点,或可从江苏地方志里管窥一二,“江苏名医之多,探索它的致成因素,大致不外两点:一是传世业、一是重师承”[5]。对南京地区的医家研究有郭海等[6]、王兆军等[7]、王殿虎等[8]。
  福建区域,林晓岚等[9]研究宋代医家;河南区域,王明[10]对地方志中中医药文献研究的方法、具体中医药书目的调研进行了详细介绍,认为有必要辑录整理,进行质量控制;上海区域,以张氏内科流派传承为具体个案,张晶滢等[11]探讨了其学术发展的特色;湖南区域,吴娅娜[12]研究清代地方志文献中的涉医人物资料,发现特点为:彰显儒士身份与医家出身,强调济世实用从医动机,描述勤勉扎实习医经历,褒扬精诚卓著医德医事,罗列医学著述等。   山东区域,逯铭昕[13]考察指出清代乡村医生擅长痘疹与外科,基本可以满足州县民众的医疗需求。除了自学成材成为医生这一途径以外,具体途径还有家传世业和拜师习艺。因为儒学在学习方式与道德取向等方面与医学具有一定的相通性,许多儒生科举考试失意后转向从医,反而对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有提高作用,庸医不多的原因有两点:一方面与儒生经历有关,另一方面乡村伦理评价或可起约束作用。
  以上研究文献使用明清方志的较多,而明以前的方志使用较少,虽然有标题为福建区域的宋代医家研究,但其文中出现的使用对象也只有明清时期的方志,只是以宋代的医家姓名进行的检索。使用南方地方志的多,北方的研究少。由此可见,各朝代的方志传世文献分布也影响了后世进行的相关研究。
  2.3 地方志中的本草研究
  传世本草古籍不乏地方志中的记载,现代《中国本草全书》设地方志本草类目,采集了8000余种中国古代地方志中记载的本草相关文献。万芳等[14]认为地方志中保存了大量的药学史料,为药学史研究提供许多不可或缺的线索和资料,研究药学史应注重借鉴。比如对海南区域的考察[15],及明代天一阁收藏有明代地方志中的本草阐析[16]、明代地方志本草与《本草纲目》之考察[17]。胡世林[18]指出道地药材有部分不为本草医书所收录,可从方志和药材贡品记载中进行挖掘,他统计了相关方志中的道地药材数,如《二十六史医学史料汇编》道地药材数有187种,《华阳国志》有36种,《元和郡县志》有179种,《元丰域志》有87种,《大清一统志》有547种。程志立[19]强调地方志记载了诸多药学文献。郭成圩等[20]从四川方志入手研究黄连。李博然等[21]通过民国《巴县志》和《石柱县医药志》查阅,认为对石斛记载最为详细,重庆系石斛道地产区。毛明远[22]使用方志分析了甘肃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简史。韩素杰[23]以明清以来的12种禹州地方志文献举例,指出禹州中药材900余种,这里面又有50余种被列为大宗药材,道地药材有10余种(如禹南星、禹白附、禹密二花等)。王兆军等[24]归纳总结了解放前淮安地方志中常用药物,梳理了该区域的古代本草物产及使用情况,对淮安出产的特殊药物,如乳丁草、萆麻子、紫荆龙、望江南、地敷子、藿虱、铁片等7味药物进行考证,认为可以进一步开展相关药理研究。丁芬芬等[25]认为吉林旧志对中药材料进行梳理的工作很有必要,可对吉林地区中药材的文献研究有补正作用。
  不过从以上研究也可以看出,地方志中的本草研究依然是以明清以来的地方志为主。部分药物功效记载并不在相关本草专题之中,分散在物产部分,需要研究者有通读志书的决心,比如地方志南瓜戒鸦片的记录,道光年间《英德县志》:“其白者加糖煮熟,可断鸦片烟瘾。”此外,一些方志中的药物只有其名字介绍,虽然对我们开展本草名物考证研究会有一定的幫助,但在很多时候因为不记功效而被有医学知识背景的整理者忽视。
  2.4 地方志中其他研究
  单联喆等[26]对明清时期山西方志体现的地方医药成就进行了系统论述;王明[27]《古代方志档案医药文献探析举隅》多以河南地方志为主;杜锡建[28]从南宋时期的广西地方志《桂海虞衡志》入手探讨了一些中医药。
  廖旭[29]从八方面统计了陕西方志中与医药相关的各种资料,包括与医药有关的人物、书籍、地产、疫情地方病、教育和医事制度、医事、碑刻、习俗等。
  狄鸿旭[30]探讨了清代基层社会官方医疗机构,这是以华北方志为中心的研究,认为明清以降官方医政体系日趋衰退,虽然在中央层面较为成熟完善,但基层医政则不断衰落甚至缺失,带来问题诸多:缺乏监督的医生执业环境,培养医生不够专业,政府公共服务不到位,泛滥的庸医等。由于宋以来医学正典儒家化的倾向,儒医在从医人员占比中较大,医疗资源面向平民力度不足。官方医疗资源不足,基层民众寻医问药的难度增大,寻求疾病解决之道只能面向多元的医疗市场。
  张利等[31]梳理宝山县志的旧志,对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宝山县医疗及慈善医疗机构进行了研究。
  刘岩等[32]为补充一般书籍对医事记录的不足,别开生面地从地方志中系统整理医药史料,包括医学人物、道地药材和疫情情况,认为这项研究既可以为近代中医药研究提供原始资料,又可以挖掘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
  张弦等[33]以贵州省地方志为例,对地方志中的医药有关文献(涉医人物、著作、医事活动、中外交流、药物及其他)进行辑录、分析及整理研究。此外也不乏贵州省相关民族医药内容的整理[34]。
  张伟娜等[36]从著作和论文两个方面总结了1949年以前地方志中医学资料的辑录规范,对这些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的方法有书目整理、数据库建设、挖掘分析等,对现有中医典籍的内容有佐证和补充丰富的作用,进而为中医药科学研究提供新线索和依据[35]。后结合B/S架构与MVC设计模式,对安徽地方志医学资料数据进行整合,建立了地方志信息管理系统,在功能上实现了安徽地方志医学信息的录入、存储、修改、检索和统计等,其中有96条书目数据、5907条内容数据。
  甄雪燕[37]、陈媞颖等[38]分别对清代地方志中的北京中医药文化资源进行了研究。甄雪燕[37]对《光绪顺天府志》记载的顺天府药物特产、太医院建筑、药王庙分布、公共卫生习俗、医案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陈媞颖等[38]以《大清一统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记录的“割股疗亲”条文内容,这部分记载在该志书中多达140条。
  3 小结
  目前国内从地方志中梳理中医药文化的期刊论文有一部分受2009年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资助,在“中医药古籍与方志的文献整理”项目资助下的这些研究江苏、贵州、河南等地区地方志的期刊论文,也提示从地方志挖掘中医药文化资源的重要性。
  但是现下很多研究地方志的中医药研究主要依托明清以来的地方志。这一方面是因为数据库的不足,需要研究者不要局限于中国方志库本身,继续追寻当地更早的一些方志;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明以前的地方志亡佚,因此有必要在相关辑佚地方志文献中进一步去挖掘中医药相关知识。   对地方志中医政、医人、医事、疾病、医著等内容的梳理,既有助于传承中医药的内容,也有助于思考这些内容流传到今天还有哪些利用价值,而消亡不见的部分又有哪些值得重新挖掘。地方志中中医知识的挖掘研究也可对现代中医形成研究有所启发:对地方志中医政信息的挖掘可对医政史研究有用,以古鉴今为当今医政提供资鉴;医著信息整理,可以补文献目录学之缺;医人、医事、疾病的信息挖掘可补医学史研究缺失,又可以在教学工作中补充医学人文的材料,裨益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明清地方志、本草方书等医学古籍中的药用资源分布变迁的具体描述基本是缺失的,此研究可补本草史之缺。
  [参考文獻]
  [1] 郭霭春,高文柱.地方志与医学文献整理[J].中医杂志,1983(10):72-73.
  [2] 王明.地方志中中医药文献研究刍议[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6,40(3):46-48.
  [3] 韩素杰,胡晓峰.基于中国方志库的药王庙研究[J].中医文献杂志,2015,33(2):59-63.
  [4] 高施,林丹红.地方志中历代福建医家之医案医事分布评析[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3(6):60-62.
  [5] 郭霭春,李紫溪.从江苏地方志里看明清时代江苏医学的传授和发展[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83(1):23-24.
  [6] 郭海,王殿虎,龚婕宁,等.南京地区地方志名医传承考录[J].江苏中医药,2015,47(1):65-67.
  [7] 王兆军,王殿虎,龚婕宁,等.南京地区地方志中记载的医家著作及医论分类述要[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5):971-973.
  [8] 王殿虎,王兆军,龚婕宁,等.南京地区地方志记载医家分类[J].河南中医,2016,36(4):722-723.
  [9] 林晓岚,林丹红.地方志中宋代福建医家分布评价[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2(2):62-63.
  [10] 王明.基于河南地方志中的中医药文献整理探析[J].中医研究,2016,29(6):57-59.
  [11] 张晶滢,杨杏林,杨枝青,等.基于方志文献的上海张氏内科流派传承及学术特色[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38(1):5-8.
  [12] 吴娅娜.清代地方史志医学人物资料研究[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10):116-118.
  [13] 逯铭昕.清代山东的乡村医生——以地方志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6,17(1):444-459.
  [14] 万芳,钟赣生.方志与药学史研究之刍议[J].中国药学杂志,1998,43(3):48-50.
  [15] 万芳.明代《琼台志》本草资料探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1,19(3):4-5.
  [16] 万芳,钟赣生.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本草资料阐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3,21(1):18-20.
  [17] 万芳.明代地方志本草与《本草纲目》之考察[J].中药材,2003,26(z1):13-15.
  [18] 胡世林.道地药材与方志和贡品[J].中国药学杂志,1996, 41(8):48-51.
  [19] 程志立.地方志对药学的贡献[J].广西中医药,1985,8(3):46-47.
  [20] 郭成圩,汤家琛,叶梅君.四川方志中所见有关黄连的部分记载[J].中医杂志,1959(6):68-69.
  [21] 李博然,明兴加.基于地方文献的重庆石斛考[J].中药材,2016,39(8):1911-1914.
  [22] 毛明远.从本草、方志探讨甘肃中药资源开发史[J].中药材,2002,25(8):595-596.
  [23] 韩素杰.基于地方志文献的禹州药市研究[J].中医文献杂志,2015,33(6):25-29.
  [24] 王兆军,朱华芳,郭海,等.淮安地方志载药物辑录整理与研究[C]//第十八次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庆阳市岐黄文化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65-68.
  [25] 丁芬芬,崔为.吉林旧志涉药文献的挖掘与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5):6-8.
  [26] 单联喆,梁峻.明清时期山西方志体现的地方医药成就[J].中医文献杂志,2013,31(4):17-20.
  [27] 王明.古代方志档案医药文献探析举隅[J].档案管理,2018(3):88-89.
  [28] 杜锡建.寻医问药看方志——兼论《桂海虞衡志》里的中医药[J].广西地方志,2010(3):21-24.
  [29] 廖旭.1944年以前陕西方志医药文献研究[D].西安:陕西中医药大学,2013.
  [30] 狄鸿旭.清代基层社会官方医疗机构初探--以华北方志为中心[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六次医史文献分会学术年会暨新安医学论坛.中华中医学会,2014:47-49.
  [31] 张利,杨杏林.基于方志挖掘的宝山县清末至民国初医疗及慈善医疗机构概要[J].中医文献杂志,2013,31(4):50-52.
  [32] 刘岩,治丁铭.东北地方志中中医药文献信息及其价值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2):9-10.
  [33] 张弦,杨竹颖,王华南.地方志中中医药文献信息的价值及利用研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5,39(4):47-49.
  [34] 万琦,邹顺,王华南.贵州省方志中少数民族医药文献整理与辑录实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7):1-3.
  [35] 张伟娜,李鸿涛,程英,等.地方志中医学资料的辑录与整理研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35(11):997-999.
  [36] 张伟娜,李兵,李鸿涛,等.安徽地方志医学资料数据库的示范性构建研究[J].中国数字医学,2016,11(6):95-97.
  [37] 甄雪燕.《光绪顺天府志》医学资料探微[J].北京中医药,2013,32(5):391-394.
  [38] 陈媞颖,胡乃馨,刘晓汉,等.《大清一统志》所载“割股疗亲”现象的医学根源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24):1-3.
  (收稿日期:2018-10-31 本文编辑:张瑜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502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