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心理测量对临床心理护理的指导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测量对临床心理护理的指导作用。 方法 选取2018年1~6月期间本院精神科接收的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2017年7~12月接收的精神性疾病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心理测量后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SAS、SDS评分情况。 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为(38.65±6.47)分、SDS评分为(33.56±6.84)分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优(92.00% vs. 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结合心理测量结果,对精神科患者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心理情况,缓解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疾病治愈率,对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心理测量;临床心理护理;指导作用;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9)11-0162-03
  The guid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in clinic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LIU Qun   WANG Xiao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the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f Jiujiang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Jiujiang   332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guid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in clinic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thods 25 patients in th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25 patients with mental illness received from July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arget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AS scores were (38.65±6.47) points and SDS scores were (33.56±6.84) poi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2.00%)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64.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results, target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asures for psychiatric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alleviate anxie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diseases, and play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Clinical psychological nursing; Guiding rol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據世界卫生组织(WTO)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精神性疾病是引发人类残疾的第五大成因之一,其致伤残率甚至远高于各类癌症[1]。多数精神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和心理问题,以焦虑、抑郁症状最为显著,使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以及社交活动受到严重影响[2]。目前,心理护理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存在明显的随机性,护理人员仅通过患者的语言或行为来评估患者心理不平衡的情况,致使所获信息片面而狭窄,给予的心理护理措施只能被动地解决患者个别心因[3]。随着心理护理的不断发展,对心理护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也有了较严格的要求。对精神科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促使患者尽快康复,有助于生活状态的恢复,提高治疗的转归效果[4]。心理测量则是满足以上要求的最佳评估手段。   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50例精神科接受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测试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和指导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6月期间本院精神科接收的患者25例作为观察组,2017年7~12月接收的精神性疾病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女例数比为14:11,年龄18~60岁,平均(41.25±6.17)岁,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11例,急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性障碍2例,躁狂抑郁症12例;对照组男女例数比为15:10,年龄19~64岁,平均为(42.36±6.65)岁,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9例,急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性障碍5例,躁狂抑郁症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的卫生清洁情况、饮食习惯、睡眠质量等方面进行关注,与患者友好交流,实时掌握焦虑、抑郁情况,帮助患者疏导心理压力。
  观察组患者依据心理测量结果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具体如下:(1)心理评估:入院后,采用焦虑抑郁评分量表评估患者心理情况。专职心理咨询师根据患者陈述内容和行为举止,侧面了解患者内心情感、思维,初步掌握患者的体验与经历、人格的关联,为后期心理干预做好准备工作。(2)心理干预: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深入病房与病患谈心,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引导患者家属主动将内心顾虑进行倾诉,并及时解答其家属对患者病情的疑问;帮助患者结交新朋友,熟悉病房环境;根据医院环境及条件,适时开展趣味活动,如下棋、跳舞、知识保健活动讲座等,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患者郁闷、压抑的情绪,消除孤独感。责任护士还需每日根据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计划以及症状体征变化进行综合评估,提高其护理配合度,并加以激励性话语来引导患者配合治疗,提高护患间的信任关系,减少两者间的摩擦问题。(3)药物治疗。对有严重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可采用药物(安定)治疗,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服药时间、剂量、方法、药理机制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密切关注患者神志、皮肤有无不良反应。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SAS、SDS评分。根据患者精神状况改善情况,将疗效分为3类:痊愈、有效和无效,总有效率=痊愈率+有效率。痊愈:患者心理状态已恢复正常,能从事日常工作,生活能自理,能较好地适应社交活动;有效:患者心理状态评估结果显示抑郁、焦虑情绪有显著改善;无效:患者心理状态无明显改善,经心理测量,结果显示有严重抑郁、焦虑症状。采用美国教育卫生部推荐的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抑郁、焦虑程度,满分均为100分,共4等级,轻度抑郁/焦虑得分为50~59分,中度抑郁/焦虑得分为60~69分,重度抑郁/焦虑得分为70分以上。若SAS/SDS评分分值超过50分,则表明患者有抑郁/焦虑症状[5-6]。分数愈高,抑郁/焦虑症状愈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有显著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0、2.790,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0%)明显较对照组(64.0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心理测量在精神科应用最为广泛,通过观察法、心理物理法、晤谈法等多种科学的方法来评价病患的心理活动水平、心理状態以及人格特征,其信度、效度、区分度均较高,是一种测量心理现象的数量化手段[7]。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任何现象,只要是存在的,总有一种数量[8]。麦可尔也提到:凡是有数量的事物,均是可以用来测量的。由此作为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推进了心理研究领域的发展。目前,SAS自我评定焦虑量表和SDS自我评定抑郁量表是两种较为常见的心理测量方式,对心理护理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心理护理与心理测量的区别:心理测量具有预见性,而心理护理中使用的观察法所具有的随机性,当患者不愿透露个人心理,护理人员所能观察到的内容就较为欠缺[9-10]。因此,在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科学的心理测量,能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完善观察内容,指向性更强,可帮助医护人员制定更科学、更规范的心理护理制度[11]。
  近几年来,心身疾病研究越来越受到医学者的关注,已提高到了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水平。研究显示,任何疾病均会使病患产生心理障碍。对有精神性疾病的患者而言,也会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使其在处理正常的社交关系上存在难度,甚至无法进行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对患者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痊愈、提高心理质量是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方向[12]。而心理测量对心理护理有较为明确的导向,帮助护理人员准确地判断和评估病患的焦虑、抑郁程度,并实施科学性、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给予处于心理危机的人以心理上的帮助,让其能尽快从悲伤或绝望的情绪中走出来,鼓励患者重拾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13]。新入院患者多数均认为自己精神状态正常,对治疗产生反抗心理,拒绝接受治疗,甚至会大吵大闹,护理人员可就患者意愿作为诱导条件,为患者提供恰当的暗示,启发患者对自身的言行进行反省。对兴奋性较高的患者,可以采取情绪宣泄的方式,如拍打枕头、撕废纸等,通过多种手段(语言说服、娱乐、心理干预等)来转移患者注意力,调节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干扰神经递质的释放,使焦虑、抑郁的情绪得到缓解[14]。医护人员可对比量表测定结果,分析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后的疗效情况,维持患者正常的心理平衡,使患者保持健康的身心,对疾病的恢复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5]。研究数据结果显示,观察组经心理护理后焦虑、抑郁自评值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本文认为将心理测量引入至心理护理的范畴,可使护理工作更为科学、规范。   综上所述,心理测量可作为心理护理实施的客观依据,对精神科患者病情恢复有着积极意义,使心理护理更具科学性和规范化,减轻心理压力,促使患者疾病有较好的转归,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詹伟华,李青. 心理测量对临床心理护理的作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9(4):28-29.
  [2] 盛静,方芳,贵文君,等. 老年人睡眠量表在临床应用中的心理测量标准化问题[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 38(1):220-224.
  [3] 邹敏,席淑新,吴沛霞,等. 中文版安德森吞咽困难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1):1003-1007.
  [4] 王佳,胡华,王毅超,等. 心理測量视角下医学人文素养评价的理论思考[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7,37(2):208-211.
  [5] 邓小梅,张静平,黄海珊. 心理测验在心理护理评估中的应用现状[J]. 中华护理杂志, 2016,41(3):259-261.
  [6] 段泉泉,胜利,沈学武,等. SAS及SDS在中国应用状况分析[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2,18(4):12-15.
  [7] 骆思钊,蔡笑岳. 孤独感的心理测量及其问题[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3):476-479.
  [8] 刘艮英,龚纯,李明凤. 静脉采血患者的情绪体验和心理测评及护理对策[J]. 华西医学, 2015,(10):1962-1964.
  [9] 徐丽萍,吴洪军. 心理认知护理在心理测验过程中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14, 22(17):2274-2275.
  [10] 郑民缨. 获取准确心理测量指数应注意的事项[J]. 中国民康医学,2014,(13):84-85.
  [11] 章秀明,魏海洋,张琪,等. 11名医院心理测量师伦理实践现状的访谈[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31(1):52-57.
  [12] 林荣茂,严由伟. 心理测量视域下的担忧研究及反思[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3(2):160-166.
  [13] 李娟利,刘美丽,陈晨,等. 心内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量表的构建与心理测量学评价[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4):4340-4343.
  [14] 朱娜娜. 精神病患者临床分期和康复期的心理护理措施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9(18):219-220.
  [15] 杨大会,许启相,郑康霞. 心理测验量表在普外科患者围术期心理干预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 21(5):1183-1184.
  (收稿日期:2018-12-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4875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