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儿推拿用于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评价幼儿湿疹采用中医推拿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30例幼儿湿疹患儿,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1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基础治疗措施, 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 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及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积分。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6.67%高于治疗组的53.33%, 但复发率76.92%高于治疗组的25.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瘙痒、皮疹形态、皮损面积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对照组瘙痒积分(0.13±0.28)分、皮疹形态积分(0.54±0.19)分、皮损面积积分(1.58±0.62)分均低于治疗组的(0.74±0.31)、(0.79±0.25)、(2.54±1.0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中医推拿相比, 常规西医治疗幼儿湿疹疗效更好, 但中医推拿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避免患儿反复受疾病困扰, 值得推广。
【关键词】 幼儿湿疹;推拿;症状积分;临床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8.073
在儿科学中, 幼儿湿疹也叫做“奶癣”, 多发于月龄为1~2个月的婴幼儿, 也有患儿在出生后的3~4周发病[1], 是婴幼儿中发病率最高的皮肤疾病。随着幼儿的生长发育, 脾胃功能逐渐完善, 机体免疫力不断增强, 一部分湿疹患儿会自愈, 但仍有一部分患儿病情反而迁延不愈, 不断反复, 对患儿的日常生活、娱乐造成严重困扰, 而且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 病程的延长和反复, 临床治疗的难度也随之增加。西医主要采用止痒、脱敏以及抗组织胺等疗法, 能够暂时减轻湿疹症状, 但不良反应较多, 患儿不宜长时间用药。口服中药尽管疗效良好, 但患儿依从性差。中医推拿是一种无痛、无创、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 不会给患儿带来吃药、打针般的痛苦, 所以患儿的配合程度更好。在治疗湿疹的基础上, 推拿还能够調理患儿的胃肠道和脾胃功能, 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2]。本研究分别比较了西药与中医推拿两种治疗手段在幼儿湿疹中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30例湿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每组15例。对照组男7例, 女8例;年龄<1岁9例, 年龄1~2岁5例, 年龄>2岁1例;病程12~85 d, 平均病程(31.57±17.82)d。治疗组男6例, 女9例;年龄<1岁10例, 年龄1~2岁3例, 年龄>2岁2例;病程14~86 d, 平均病程(32.28±17.91)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诊断标准[3]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美国皮肤病学会制订的特异性皮炎的诊断标准, 患儿表现为皮肤瘙痒, 面部、颈部、肢体屈侧存在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提到的幼儿湿疹的诊断标准, 分型为湿热型、血燥型和脾虚型。
1. 3 排除标准 排除脂溢性皮炎、疥疮、鱼鳞病、皮肤大面积破溃、严重系统性疾病、药物过敏、病原菌感染、最近2周内服用过抗组胺或者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的患儿。
1. 4 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基础治疗措施: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积极寻找导致患儿发病的环境因素、刺激源、变应源[4];从饮食、生活、环境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指导家属为患儿科学、正确的护理皮肤, 推荐皮肤保湿剂, 避免病情进一步严重。
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患儿实施西医治疗:口服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成都民意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000723), 0.25 mg/次, 2次/d, 直至用到无瘙痒症状为止。处于急性期同时渗出液较少的患儿, 外涂炉甘石洗剂(上海运佳黄浦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1022790), 2次/d。如果患儿的渗出液比较多, 则在患处涂抹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沈阳君元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1023078), 1次/d。当患儿的渗出液减少后, 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3557), 2次/d。处于亚急性期的患儿, 涂抹复方鱼肝油氧化锌软膏(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2021189), 2次/d, 也可以同时应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 2次/d。
治疗组患儿实施中医推拿治疗。遵循培土抑木的推拿原则, 即补脾经;清肝经、心经、天河水;运内八卦。揉血海穴;揉中脘穴, 摩腹;点揉曲池穴;揉脾俞穴和肝俞穴;捏脊。辨证施治如下:①烦躁、睡眠差的患儿:揉心俞和小天心。②瘙痒严重的患儿:揉膈俞穴和风门穴。③腹泻患儿:加补大肠、推上七节。
④渗出液严重的患儿:加清小肠。⑤便秘的患儿:加退六腑、揉鱼尾、推下七节骨。以上各穴位均推拿1~2 min。推拿顺序:从上肢到下肢, 从腹部到后背部。医生的双手和患儿的穴位周围均要涂抹滑石粉, 除了润滑皮肤, 减轻对皮肤的伤害之外, 还能清热燥湿。推拿力度适中, 1次/d, 5次/周。推拿时间:年龄<1岁患儿, 15~25 min/次;年龄≥1岁患儿, 20~30 min/次。推拿速度:100~200次/min。两组患儿均以治疗7 d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4个疗程。
1. 5 观察指标及判评定标准[5]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及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积分。
1. 5. 1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为以下等级:①痊愈:患儿的皮损和临床症状全部消失。②显效:皮损范围缩小>70%, 临床症状显著改善。③有效:皮损范围缩小30%~70%, 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的减轻。④无效:皮损范围缩小<30%, 临床症状未见明显减轻。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2 中医主症积分 ①瘙痒:0分为无明显瘙痒;1分为轻度瘙痒, 偶尔搔抓;2分为中度瘙痒, 经常搔抓;3分为重度瘙痒, 反复搔抓, 严重影响睡眠。②皮疹形态:0分为无皮疹;1分为轻度, 仅存在丘疱疹、水疱、红斑;2分为中度, 表现为糜烂或者渗出;3分为重度, 皮损部位肥厚, 存在苔癣样变。对于多形性损害的患儿, 将皮疹形态的评分相加即可。③皮损面积:采用皮肤病皮损面积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法评定。0分:皮损完全消退。1分:皮损面积减少76%~99%。2分:皮损面积缩小50%~75%。3分:皮损面积缩小25%~49%。4分:皮损面积缩小<25%。5分:皮损面积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比较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6.67%高于治疗组的53.33%, 但复发率76.92%高于治疗组的25.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主症积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儿瘙痒、皮疹形态、皮损面积积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瘙痒、皮疹形态、皮损面积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对照组瘙痒积分(0.13±0.28)分、皮疹形态积分(0.54±0.19)分、皮损面积积分(1.58±0.62)分均低于治疗组的(0.74±0.31)、(0.79±0.25)、(2.54±1.0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幼儿湿疹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至今为止, 发病原因还没有完全明确, 现代医学认为, 过敏是造成幼儿湿疹的主要原因[6], 除此之外还涉及其他多种因素。在内因、外因的综合作用下, 破坏了幼儿的皮肤屏障功能, 加之幼儿的机体功能还处于发育阶段, 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 最终造成皮肤损伤。湿疹最明显的症状是瘙痒, 而且复发率高, 反复的抓挠会对患儿的睡眠、饮食造成严重影响。西医治疗湿疹主要采用激素类药物, 但毒副作用较大。祖国医学认为, 母亲食用过于辛辣、燥热的食物, 通过母乳喂养后, 导致幼儿脾胃蕴湿、运化失职是诱发湿疹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7]:机体的免疫力可以通过脾功能反映出来。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6.67%高于治疗组的53.33%, 但复发率76.92%高于治疗组的25.00%,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瘙痒、皮疹形态、皮损面积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对照组瘙痒积分(0.13±0.28)分、皮疹形态积分(0.54±0.19)分、皮损面积积分(1.58±0.62)分均低于治疗组的(0.74±0.31)、(0.79±0.25)、(2.54±1.0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醫治疗幼儿湿疹虽然临床见效快, 但其复发率较高, 幼儿反复遭受湿疹困扰, 无法从根本改善湿疹体质, 而中医推拿则可通过穴位按摩, 影响幼儿体质, 从而降低复发率。《小儿药证直诀·疮疹候》中记载:“疹为脾所生” [8]。本科以“培土抑木”作为临床治疗准则, 通过补脾经、清肝经、按揉脾俞、肝俞以及捏脊等方法, 共同实现柔肝补脾的效果。运内八卦和摩腹具有升清降浊的功效, 能够促进脾的运化水湿。中脘属于胃经募穴[9], 揉按该穴可气道和胃健脾的作用。补脾经、摩腹、运内八卦和揉中脘四种方法联合应用, 可健脾渗湿。天河水处于心包经的部位, 清天河水指的是逆推心包经, 一方面可达到泻肝经、清肝经之火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能够补脾经之血。退六腑属于凉穴, 具备滋阴潜阳与壮水制火的效果, 配伍清肝经和点揉曲池穴, 可清热平肝。膈俞穴属于八会穴之血会, 点揉膈俞穴、风门穴和血海穴可以疏风、养血、止痒。点揉心俞血、捣小天心、清心经可以安神助眠。点揉脾俞穴和肝俞穴能够调和肝脾。而捏脊则可以协调脏腑, 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10]。
综上所述, 与中医推拿相比, 常规西医治疗幼儿湿疹疗效更好, 但中医推拿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避免患儿反复受疾病困扰,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贺磊娟, 李曼婷, 陈英英, 等. 王金贵教授运用推拿结合中药治疗婴幼儿湿疹验案举隅. 天津中医药, 2019, 36(6):540-542.
[2] 李艳艳. 推拿结合全息经络点刮治疗婴幼儿湿疹84例.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 9(10):31-32.
[3] 王芳. 小儿推拿用于幼儿湿疹脾虚湿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39):7761-7762.
[4] 张慧, 尚可新, 郑园园, 等. 小儿推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三十四)——话说婴幼儿湿疹. 家庭中医药, 2017, 24(5):35-37.
[5] 柳希. 推拿治疗婴幼儿湿疹脾虚肝旺型30例临床观察. 中医儿科杂志, 2018, 14(5):72-75.
[6] 王方颖, 朱琳, 张珍珠, 等. 小儿推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十八)——用双手为孩子通鼻窍, 强体魄. 家庭中医药, 2016, 23(1):44-46.
[7] 李文瑶, 杨娇, 李晨依, 等. 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治疗湿疹的思路与实践. 四川中医, 2017, 35(4):38-40.
[8] 刘冬莲, 王建青, 燕陶然. 湿疹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中国疗养医学, 2018, 27(11):1149-1151.
[9] 武宗琴, 彭勇, 王英杰, 等. 中医内、外治法治疗湿疹的研究进展. 世界临床药物, 2017, 38(3):149-153.
[10] 鲜子兰, 黄蜀, 陈纯涛. 初探神阙穴治疗湿疹的理论基础. 四川中医, 2018, 36(6):58-61.
[收稿日期:2020-01-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1697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