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炎病例的临床效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目的 观察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炎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该院口腔科慢性根尖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改良外科根尖手术组(30例),一组传统外科根尖手术组(30例),传统外科根尖手术组患者接受传统外科根尖手术治疗,改良外科根尖手术组患者接受改良外科根尖手术治疗,然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发生情况、VAS评分、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改良外科根尖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100.0%(30/30)显著高于传统外科根尖手术组73.3%(22/30)(χ2=14.450,P<0.05),疼痛发生率6.7%(2/30)显著低于传统外科根尖手术组33.3%(10/30)(χ2=16.010,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外科根尖手术组(t=4.303,P<0.05),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传统外科根尖手术组(t=4.541,P<0.05)。结论  改良外科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炎的临床效果较传统外科根尖手术好。
  [关键词] 根尖手术;慢性根尖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0)01(c)-0040-03
  Clinical Effect of Apical Surgery on Chronic Apical Inflammation Transforming Dimension
  HUA Wei
  Department of Dental,Beijing Changping District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Beijing, 10220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pical surgery on chronic apical inflammation.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chronic apical inflammation in Stomatology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 modified surgical apical operation group (30 cases), a traditional surgical apical operation group (30 cases), a traditional surgical apical operation group (30 cases), and a modified surgical apical operation group (30 cases). Then the clinical efficacy, pain occurrence, VAS score and symptom relief tim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modified surgical apical surgery group was 100.0% (30/3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surgical apical surgery group ,73.3% (22/30) (χ2=14.45, P<0.05), the incidence of pain was 6.7% (2/30)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surgical apical surgery group 33.3% (10/30) (χ2=16.01, P<0.05), the VA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surgical apical surgery group (t=4.303, P<0.05), and the relief time of symptoms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surgical apical surgery group (t=4.541, P<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odified surgical apical surgery on chronic apical inflammatio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surgical apical surgery.
  [Key words] Apical surgery; Chronic apical inflammation; Clinical effect
  慢性根尖周炎的發生机制为牙齿根尖部及其周围组织在感染、病原长期刺激下发生慢性炎性反应,牙槽骨破坏、炎性肉芽组织形成是其主要临床表现,常规根管等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是临床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1]。改良外科手术的视野良好,具有清晰的入路、精细化的操作等,因此近年来在口腔外科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2]。该研究对2016年8月—2018年8月该院口腔科慢性根尖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观察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炎病例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口腔科慢性根尖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改良外科根尖手术组(30例),一组传统外科根尖手术组(30例)。改良外科根尖手术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18~60岁,平均(39.5±6.4)岁;在疾病部位方面,17例为磨牙,10例为前磨牙,3例为前牙。传统外科根尖手术组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19~60岁,平均(40.2±6.8)岁;在疾病部位方面,16例为磨牙,11例为前磨牙,3例为前牙。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有手术适应证;②均具有良好的全身状况;③均符合慢性根尖周炎的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①有手术禁忌证;②有精神功能异常存在;③合并心肝肺肾等功能严重异常。该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
  1.3  方法
  1.3.1  传统外科根尖手术组  传统外科根尖手术组患者接受传统外科根尖手术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X线片检查,对其牙龈形态、根尖周病变部位等进行了解。然后在橡皮障隔离下拔髓、开髓或将根充物去除,再对根管进行交替冲洗,在该过程中将3%过氧化氢溶液、次氯酸钠溶液充分利用起来,纸尖尽量将根管吸干,之后将氢氧化钙糊剂放置在根管中,进行7~10 d的消毒。复诊时如果患者没有显著渗出物出现在根管中,无压叩痛、粘膜红肿等急性炎症症状,则对其根管进行充填,在该过程中运用AH plus和牙胶尖糊剂冷侧压充填法。术后让患者用0.12%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漱口,术后1周拆线。
  1.3.2  改良外科根尖手术组  改良外科根尖手术组患者接受改良外科根尖手术治疗,术前准备同上。常规消毒铺巾,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将近远中垂直切口、龈沟内切口开在患牙唇颊侧牙龈,翻瓣去骨,将根尖暴露出来,将约3 mm根尖切除,将根尖周肉芽组织彻底刮除送病理检查,同时对术区进行冲洗,在该过程中将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充分利用起来。对根尖切除断面进行观察,对根管进行定位,将洞型制备出来,洞深至少3 mm,窝洞范围包含所有根管管间峡区等重要结构。在根尖倒充填三氧化矿物聚合物,同时对骨腔异物存在情况进行检查,无异物存留在骨腔后以轻柔的动作骚刮骨壁,使血管将骨腔充满,复位缝合粘骨膜瓣,拍X片。术后操作同上。
  1.4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术后患者具有基本正常的咀嚼功能,完全无各种临床症状,患牙无叩痛,X线片检查根尖周指数为1~2级;进步:治疗后患者具有较好的咀嚼功能、较轻的各种临床症状,X线片检查根尖周指数为3级;失败:治疗后患者的咀嚼功能、各种临床症状均没有改善或恶化,患牙有叩痛,X线片检查根尖周指数为4~5级。手术成功率=痊愈率+进步率[4]。
  1.5  观察指标
  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总分0~10分,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重度疼痛[5]。统计两组患者的疼痛发生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临床疗效
  改良外科根尖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100.0%(30/30)显著高于传统外科根尖手术组73.3%(22/30)(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3  疼痛发生情况
  改良外科根尖手术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6.7%(2/30)显著低于传统外科根尖手术组33.3%(10/30)(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疼痛发生情况比较[n(%)]
  2.4  VAS评分、症状缓解时间
  改良外科根尖手术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外科根尖手术组(P<0.05),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传统外科根尖手术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症状缓解时间比较(x±s)
  3  讨论
  现阶段,根管治疗是临床治疗慢性根尖周炎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方法,但是根管具有较为复杂的解剖系统,对器械设备要求较高,因此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在根尖周病的治疗中,外科根尖术有机结合了根管治疗术与外科手术,现阶段,临床面临的难题为将患牙根尖周病变组织刮除,将感染的根尖切除,将根尖孔充填封闭起来,一方面对根尖周病变愈合环境进行改善,另一方面对组织再生的生理环境进行改善,促进术中损伤的减轻、成功率的提升、病变组织愈合时间的缩短[6]。近年来,在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中,改良外科根类手术在不断普及的口腔改良镜、新型材料的作用下在临床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
  根尖封闭材料、器械等制约着传统根尖手术,其缺乏理想的手术视野,无法对根尖及邻近重要组织结构进行精确定位,特别是在下颌磨牙的治疗中。而改良外科根尖手术术中能够充分彻底暴露病变,邻近组织术中也受到相对较小的牵拉,将患者的自体原有组织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下来,能够促进组织破坏的减少,同时将患牙有效保留下来,促进了治疗成功率的提升。同时,其定位精确,倒充填、倒预备,严密三维充填,具有良好的根尖封闭效果[7]。传统外科根尖手术主要要求根尖切除角度为牙体长轴先颊侧偏离牙根30~40°,切除后促进根尖斜面的形成,该斜面极易开放断面的牙本质小管,促进微渗漏的增加。而改良外科根尖手術对超声器械进行应用来操作将这一局限突破,在倒预备过程中能够和不同角度的根管长轴垂直,促进微渗漏形成的最大限度降低,促进根尖区手术有效率的提升[8]。   Witcher KG等[9]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和传统外科根尖手术相比,改良外科根尖手术更能有效降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的7 d VAS评分,缩短患者的症状好转时间,提升患者的患牙治愈率(70.0%→96.7%),以此认为在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中,和传统外科根尖手术治疗相比,改良外科根尖手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术后具有较轻的疼痛、较短的恢复时间。相关医学研究也表明[10],在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中,和传统外科根尖手术相比,改良外科根尖手术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术后具有较轻的术后疼痛、較短的恢复时间。该研究为观察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炎病例的临床效果,随机选取该院口腔科慢性根尖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改良外科根尖手术组(30例),一组传统外科根尖手术组(30例),传统外科根尖手术组患者接受传统外科根尖手术治疗,改良外科根尖手术组患者接受改良外科根尖手术治疗,然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发生情况、VAS评分、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表明,改良外科根尖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100.0%(30/30)显著高于传统外科根尖手术组73.3%(22/30)(P<0.05),疼痛发生率6.7%(2/30)显著低于传统外科根尖手术组33.3%(10/30)(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传统外科根尖手术组(P<0.05),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短于传统外科根尖手术组(P<0.05),和上述相关医学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改良外科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炎的临床效果较传统外科根尖手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侯铁靖,邵永新.牙周因素对显微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效果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8,46(10):1075-1078.
  [2]  邱小玲,贾搏,韩久松, 等.显微根尖手术联合MTA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7,33(7):770-773.
  [3]  屈博.显微外科与传统外科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4):50-51.
  [4]  阮德成,马敏.MTA应用于显微根尖手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效果观察[J].口腔疾病防治,2017,25(3):180-182.
  [5]  李晓.根尖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5,8(8):508-512.
  [6]  祁京华.慢性根尖周炎外科手术治疗中显微手术与传统手术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2,31(33):51-52.
  [7]  陈志杰.微波治疗对老年人后牙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性根充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2018,37(36):92-94.
  [8]  张兵.观察慢性有瘘型根尖周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6,35(2):74-75.
  [9]  Witcher KG, Bray CE, Dziabis JE,et al.Traumatic brain injury-induced neuronal damage in the somatosensory cortex causes formation of rod-shaped microglia that promote astrogliosis and persistent neuroinflammation[J].Glia, 2018,66(12):2719-2736.
  [10]  Lechner J, von Baehr V.Chemokine RANTES/CCL5 as an unknown link between wound healing in the jawbone and systemic disease: is prediction and tailored treatments in the horizon[J].EPMA J,2015,6(1):10.
  (收稿日期:2019-10-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152233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