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都匀市土壤土源性线虫病监测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应宣 谭向新
【摘要】 目的:通过现场环境调查、采样进行蛔虫卵检测计数,了解都匀市农村土壤中土源性线虫病流行动态及影响因素,掌握流行规律预测流行形式,为地方制定防治对策与评价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2011年修订版)》要求,选择都匀市王司镇新平村作为监测点,随机采集10户居民环境中土样检测计数蛔虫卵。结果:检测40份土壤样本,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率为40%(16/40),户均感染率为60%(6/10)。结论:该地区土壤中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加强环境卫生治理,改进改善水源净化集中供应和人畜混居状态,加强儿童和中老年人线虫病防治,是控制该病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土壤; 土源性线虫病; 监测分析
新平村位于东经107°34′~107°44′,北纬26°03′~26°11′范围内,地处都匀市王司镇东部狭长的河谷地带,属于喀斯特地貌。人口约5000人,主要居住有布依族、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以上。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最冷的1月日平均气温5.6 ℃;夏无酷暑,最热的7月日平均气温24.8 ℃。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431.1 mm。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1 ℃,无霜期300 d左右。农作物主要为水稻和玉米。经济发展主要以中药材和经果林为主。近3年来都匀市实施农村改水改厕,该村1263个厕所中约有402沼气池和62个经无害化处理的化粪池,环境卫生有了一定改变。然而居民文化多是初中以下,文盲半文盲占有一定比例,不卫生的生活习俗在留守儿童和中老年人中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改变。根据2001-2004年全国第二次人体寄生虫病调查显示,贵州土源性线虫病平均感染率46.73%,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56%)居全国第二,尤其是土壤蛔虫感染率居全国第一(42.4%)[1]。在2005年,都匀市开展土源性线虫病调查,人群蛔虫感染率为57.67%,鞭虫感染率1.88%,平均感染率仍处于较高水平。2006年贵州设立4个省级监测点,试图以点带面开展寄生虫病防治工作,也因缺乏经费、人员和技术等多方面原因而搁置未开展工作。2013年8月份贵州省重新启动设置省级监测点,开展寄生虫病防治培训储备人才和基线调查,都匀市被选作为省级监测点,参与全省土源性线虫病调查,以期了解该病在该地区流行态势及影响因素,为参与全省制定防治对策和评价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监测方案》将都匀市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年在1个片区随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的原则,随机抽取都匀市东片区王司镇新平村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抽取10户居民户土壤,每户采集菜园、厕所周边、庭院、厨房四类地点的土样作为监测对象[2]。
1.2 监测方法
1.2.1 采样 随机采集10户居民户家庭土样,土样要求符合:(1)菜园,取从土表至表层以下2 cm处泥土;(2)厕所、庭院、厨房土样不够的,以鞋底刮取的土样代替;(3)每份土样采集量约50~100 g。
1.2.2 土样处理 (1)剔除土样中的菜叶、树皮等大杂物,压碎大颗粒。(2)用孔径为3 mm和2 mm的铜筛过筛,分别称取每份过筛后土样10 g放入50 mL大离心管。(3)每管加5%氢氧化钠溶液至40或者45 mL刻度线处,塞紧管口,用力振摇3~5 min,待充分混合后,以2000 r/min,离心4 min。(4)倒去上清液,加入饱和硝酸钠溶液充分搅拌混匀,以2000 r/min,离心4 min,再加饱和硝酸钠溶液满至管口,覆上24 mm×24 mm盖片,静置15~20 min后镜检。
1.3 统计学处理 将盖玻片迅速翻转取下,置于载玻片上镜检,同时覆上第2张盖玻片,如此反复,共计数3~4张盖玻片蛔虫卵数。
2 结果
采集10户居民户土壤样本中检出蛔虫卵的有6户,户均感染率为60%。40份土样中有16份检出蛔虫卵,感染率为40%。其中,菜园4份,感染率为40%;厕所周边5份,感染率为50%;庭院4份,感染率为40;厨房3份,感染率为30%。16份有蛔虫卵的土壤样本中检出6份具有感染性的活受精蛔虫卵。另外,5号厕所周边、厨房以及8号厕所周边的土壤样本检出3~5个鞭虫卵。镜检结果见表1。
3 讨论
2006年卫生部印发了《2006-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贵州省卫生厅于2007年下发我省的防治规划,明确了防治任务,提出了防治目标。2006-2012年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结果显示,贵州省土源性线虫病仍处于高感染地区、高危人群、高污染环境的“三高”水平,土源性线虫病防治形势十分严峻[3]。都匀市在2005年作了1次居民土源性线虫病的基线调查,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程度处于较高水平(56.67%)。2013年调查结果显示户均感染率为60%(6/10),土样感染率为40%(16/40),也印证了西部地区土源性线虫病感染状况的严重程度[4]。如不进一步加大防治工作力度和经费投入,要在2015年如期实现《规划》目标,和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较大的难度[5-6]。
都匀市农村寄生虫病土壤中人蛔虫卵感染情况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24.42%),处于Ⅰ类高污染地区。究其原因,主要有几方面:(1)经济虽然发展了,农村的生活习惯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中青年大都外出务工,留守的小孩和中老年人都没有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随意捡食地里栽种的蔬果,以及饮用生水[7]。(2)农村虽然开展了改水改厕,也还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居住在木房,处于人畜混居状况,厨房靠着牲畜圈,粪水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直接浇灌菜园。(3)都匀地区湿润气候条件非常适于寄生虫卵的存活,这也是土壤中人蛔虫卵检出率较高的关键因素。(4)西部地区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政府金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8-9]。针对都匀市地区地理气候特点,应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生活水源应进行净化处理集中供水,对进一步降低该地区土源性线虫病对人群的危险具有重要意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6/view-51307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