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娇艳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电视纪录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媒体产业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对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与成熟作一个简要而精练的论述有着一定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纪实;个体化;情节化
  中图分类号:G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090-02
  
  近年来,虽然艺术电影给了我们无穷的想象,但纪录片也凭借它所具有的纪实本性,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残酷或美好的世界。在电视领域里,纪录片因它独有的魅力,越来越博得观众的心。近年来,电视纪录片创作已经进入新的求索阶段。《藏北人家》、《远在北京的家》获得四川国际电视节大奖。《沙与海》、《最后的山神》又在亚广联夺魁。但同国际水准相比,在整体上,中国纪录片还没有完全走向成熟,仍需要艰苦地探索。现对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与成熟情况进行论述。
  一、我国纪录片发展历程及其评价
  纪录片在电视文化的节目形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高电视文化品味有着无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在各地电视台出现了以专栏形式播出纪录片的固定节目,这些电视机构的负责人有一个共识:纪录片创作水平是一家电视机构自办节目水平高低的标志。从1989年以来,中国各地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多次在国际电视节上获奖,其中佼佼者像西藏电视台和四川电视台合拍的《藏北人家》,荣获了97年度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奖”,并被邀请参加了1992年法国噶纳电影电视节;上海电视台拍摄的《十字街头》,则获得了1992年上海国际电视节“白玉兰”纪录片大奖。宁夏电视台、辽宁电视台合拍的《沙与海》荣获1992年亚广联纪录片大奖,但是,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却经历过曲折的历程。
  (一)初期的电视纪录片
  假如现在的电视片已经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品种,为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服务,那么初期的电视片则主要是用于新闻报道,电视特点并不明显。有人说,中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是1958年摄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九周年》,片长20分钟。这一时期的电视纪录片的内容主要是纪录表现中国的秀美山河,人民生活面貌和风土人情,也有一些反映当时战争的纪录片,如《战斗中的越南》,《英雄的越南南方人民》,以及每年一次专为国际交流制作的《贺年片》。在形式技巧方面,大都比较注重纪录片的教化作用,画面、音乐都十分注重形式美、造型美,比较倚重解说词和蒙太奇剪接效果,几乎没有写实音响。
  (二)电视纪录片的繁荣
  改革开放以来,电视纪录片创作进入了繁荣时期,陆续涌现出一大批好作品:《金溪女将》、《木马姑娘》、《菜花正黄时》等反映经济建设的电视纪录片,不再是单纯的纪录报道,而是更加讲究艺术表现手法,纵情歌颂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海滨之城青岛》,《大连漫游》等电视纪录片把一大批古今名城的丰韵异彩移上电视屏幕。1979年8月,《丝绸之路》中日联合摄制组开始进行拍摄活动,从此揭开了与国外合拍大型纪录片的序幕,这个时期,在电视屏幕上相继出现了专门播放纪录片的专栏,像《人物述林》、《祖国各地》、《兄弟民族》,而1989年中央电视台开辟了《地方台50分钟》专栏,更是成为检阅地方台纪录片精品的窗口。
  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内容题材涉及人物、城市风光、民俗、宗教、民族、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体裁形式也突破了单纯报道性的传统新闻纪录片形式,出现了抒情诗式、音画式、散文式、报告文学、调查报告式的兼容体。但是,这一时期的纪录片的模式还是以画面加解说词为主。有的作品如比尔•尼柯尔斯所描述的格里尔逊学派那样:“格里尔逊式传统的直接谈话风格是第一种被彻底用滥了的纪录片形式。为了适合那追求长篇说教者的口味,它使用了表面上权威十足,而实际上却往往自以为是又脱离画面的解说。在许多作品里,解说词明显压倒了画面。”
  但是1991年的《望长城》为中国纪录片带来了一股清风,打破了当时相对贫乏、沉闷的气氛。无论是纪录片的理论,还是纪录片的创作,从此似乎都有了新的语言和风格。比较此前此后的文章和作品,从词汇、镜头、风格上,依稀可以看到那道分水岭,中国纪录片由此进入了成熟期。
  二、创作走向成熟的主要标志
  (一)纪实主义风格的出现
  “纪实是一种特殊的记录形态。这种形态强调记录行为空间的原始面貌。”这种原始面貌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画面,它是同时发生着、同时存在着的声形一体化的行为活动。 如纪录片《望长城》所遵循的纪实主义创作方法最具代表性。它通过不断的“找寻”――找寻历代长城的遗址及有关长城的今、古人物踪迹,把纪录片延伸开去。片中主持人寻着长城遗址前行,摄像机则跟在人后。这种“跟随再跟随”的拍法,仿佛用不加修饰的现场抓取、发现的方式,不仅为国外当今纪录片创作常用,也体现了纪录片的基本创作原则,即真实的人物、真实的事件、真实的细节、真实的环境、真实的空间。这里提出的“五真”,应当是纪录片的生命。
  法国的电影理论家安得烈•巴赞在他的名著《电影是什么?》的第一篇文章《摄影影象本体论》中提出了“电影这个概念与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是等同的”论点。按照他的主张,电影的独特再现事物面貌的本性,是电影美学的基础。这种“本体论”的哲学命题与德国人克拉考尔的电影的本性是“物质现实的复原”的命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巴赞在电影语言方面提出的要求可以这么表述:表现对象的真实、时间空间的真实。他强调“镜头能够还世界的纯真的原貌”的“透明性”、“多义性”,他强调电影应该包括真实的时间流程和真实的现实纵深,电影的整体要求保持戏剧空间的统一和时间的真实延续;他还强调电影的叙事结构就整体来说是“事件的完整性受到尊敬”的结构,是“故事的发生与发展具有生命般真实与自由”的结构;就局部而言,是用“动作的真实细节的叙事单元”代替传统的省略法的结构。
  中国慢慢接受了西方的这些理论,在《望长城》之后,1992年山东电视台的《方荣翔》、上海电视台的《德兴坊》等纪实性更强的作品又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尤其是中央电视台六部18集大型纪录片《广东行》,比《望长城》更加成熟,它几乎是纯粹的记录、观察过程的复原,有人认为它提供给观众的是“带毛边的生活原型”,却巧妙地引导观众由感性层次升华到审美层次和理性层次。值得关注的是每集的开头,用一个少妇一边怀抱婴儿,一边哄着说:“莫怕,莫怕,叔叔映你”(意思是叔叔给你拍照)的细节来做标题字幕的衬底。一个随意拍下的镜头,后来编辑时放在了开头,却起到引喻的作用:广东腾飞的经济,就如襁褓中的婴儿,还有待成长壮大,但她的前途却是光明的…
  (二)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变化
  1.叙事对象的个体化。我们今天的纪录片创作,越来越重视“人”,一些以说理为主的政论片、历史片、文化片、社会片也大量加入人的内容了。作为审美活动的艺术创作,要用个体去表现社会,用个人表现千万人,并且把千万人化为自己,用具体事表现千万事,把具体事延伸、扩展、深化到社会生活的万事万物中去。这是审美活动中个体性与普遍性的辨证关系。比如毛泽东,只集中讲述了他在上井冈前,寻找把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的过程,这种寻找又是和他本人的性格、他所受的教育以及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紧密相连的。这样,一个人就成了一部历史,一部历史又带上了人的灵性。为什么读了鲁迅的《孔乙己》、《祝福》、《阿Q正传》,人们都能感受到当时可悲的社会?为什么《望长城》把一个具有文化感和历史感的宏大主题渗透到业余考古专家,民歌手、蒙族汉子等个人的生活之中,能让人感到一种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精神?那就是因为一个个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因果、有时空的个体的人和事。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从个体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叙事对象的个体化,不但有利于深度开掘主题,增强展示的事件、情节的可信性,而且也正是纪录片进入观众审美体验的基础。电视这个传媒,长于具体而拙于抽象,屏幕上展现的影象总是特定的、具体的。
  2.叙事的情节化。叙事的情节化首先表现在时空的特定性。特定就是具体,就是在某年某月某时在某地发生着的某一件事。是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情景,而不是别的时间、环境、情境可替代的。时空的特定性可以让一般性的生活场景和无时空概念的抽象内容具有一种可经历的情节意义。这种叙事法的特点,为内容提供了现在进行时的时空依据。叙事的情节化,还表现为事件发展的连续性。连续即过程,有起因、发展、高潮、结束。纪录片是对现实生活的选择与概括。但是,生活本身是向前发展的,生活本身就具有许多的冲突和矛盾。当把这些冲突和矛盾加以提炼和概括时,就能形成既客观又完整的情节内容了。
  宁波有线电视台曾拍摄的纪录片《老人何处去》,反映了宁波许多退休工人在退休后,没有活动场所的现状,许多退休工人在市房产局门口堆放的木料上晒太阳、下棋,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原来的茶馆现在已寻不到了,于是按照原地址找寻茶馆,结果发现,这些茶馆都改成银行或康乐球馆了,最后总算找到了一个街道办事处的茶馆,老人很多,也很快乐。可隔壁邻居却强烈反映,说这些老人在一起搓麻将,并且把烟头扔到他们家的院子里,记者又去采访了街道主任,主任给记者算了一笔帐,这个房子开茶馆,街道每月要贴付烧水工人工钱,如果出租为仓库,却有一笔可观的收入,还没有邻里纠纷……整个节目一波三折,观众有了看故事片的感觉,从而产生了一种期待心理,被吸引着去了解未知的发展,直到事情的结局一目了然。这就是情节化叙事产生的特殊收看效果。当然,纪录片的情节与故事片的情节有所不同,故事片的情节是记叙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而纪录片的情节是因生活矛盾产生和解决的反映,所以,它是非常简单的,局部相对比较完整,具有某种冲突因素的生活内容。叙事的情节化,将把纪录片创作带入一个全新的时空观念。叙事的情节化,将促使纪录片创作者花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更认真地去对待生活,从而更好地反映生活。
  以上笔者描述了中国纪录片创作进步的历程,这只是从宏观上的论述,而中国的电视纪录片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些地方会有些差别,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把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不断巩固并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美)比尔•尼柯尔斯.纪录片的“人声”[M].电影季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 钟大年.电视专题论集纪实性风格[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3] 匈牙利.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5.
  [4] 钟大年.纪录片创作论纲审美走向探析[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高鑫.电视纪实作品创作[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6] 朱羽君.现代电视纪实[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7] 陈汉元.电视纪录片解说词暨论文选[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8] 西冰: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多元化发展出路[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0971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