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提升博物馆藏品展示效果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信息接收习惯和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于博物馆而言,如何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宣传是一个深远的话题。文章将从剖析目前博物馆在藏品展示中的弊端入手,有针对性地寻求解决的手段,希望对藏品的展示层次与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 互联网;藏品;展示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发展,它以时效性、海量性、颠覆性改变了公众的信息接收习惯。以传者为中心的思维模式转变为以受众为中心,甚至于是参与者。博物馆在此面前必须加以转变,即转向于一个和公众共同管理的状态[1]。博物馆行业如何顺应这种转变,是当下每一位博物馆人都需要研究的,这也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笔者将从实际工作出发,从藏品展示本身出发,探讨如何提升藏品的展示层次与水平,希望对博物馆的转变能有所帮助。
1 博物馆藏品展示现状
长久以来,我们似乎沉醉和习惯于一种“静态”的模式,认为博物馆只要将藏品描述清楚,让公众了解到该藏品的时代、出土情况或者是文物的捐献者等信息就足够了。以往这些信息可能足够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公众早已由信息的接收者转为为转变为“参与者”,甚至是“传播者”,其与博物馆之间的不对等、不均衡的缺口似乎在逐渐拉大。
在讲解服务上,千篇一律的讲解,一成不变的语言、语调,不能根据公众的年龄、职业等特征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公众在学历、知识层面上的差异,势必造成公众对于藏品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上存在偏差。互联网背景下,公众更渴望一种近似于融生动、趣味于一体的讲解方式或模式。藏品通过什么形式的讲述可以更容易被接受、理解,是博物馆需要关注的重点。
在陈列上,博物馆大多是以静态陈列为主,依然存在将藏品放在文物柜中,加一个文物展示牌就足够的传统陈展模式。同时伴随着藏品的展陈,内容的更新几乎是停滞的,观众在几年时间中几乎看到的是同样的展品,体验形式也呈现单一化的特点。对于普通公众而言,他们获得的知识是“静止”的,这种片段化、零碎化的知识供给,根本不能形成完整的信息链,难以使公众产生持久的印象。
在研究出版方面,长久以来,博物馆人一直沉浸于对藏品的深入研究,对藏品本身所蕴含的文化脉络进行剖析。但是,那些研究出来的藏品文化如何展示呢?以往这些信息仅仅是通过一页页晦涩的纸质书籍或者资料呈现给公众。研究成果以书的形式呈现出来,读者无法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他们会在这种信息的不对等交互中,发现自身与博物馆不协调,甚至于角色的“尴尬”,特别是年轻的公众,藏品的研究和展示、必须通过恰当的形式予以展示和推广,才能为有效供给打下基础。
随着互联网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自身也呈现了多样化的因素。与以往单纯的接受教育、提高审美所不同的是,他们更多的是寻求一种文化休闲或者是文化体验。
2 藏品展示水平提升的方式
“博物館所有的工作和努力都是手段,唯有对民众产生积极影响、能改变社会的教育是博物馆存在的目的。”[2]新时代的公众不仅是“看客”,更是参与者和分享者,提升藏品的展示水平要从公众和博物馆两个角度来出发。
2.1 对公众需求的精准了解
博物馆提供的教育是柔性的,旨在激发好奇心,强调激荡与转化,而非制约或灌输,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观众期望博物馆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神圣殿堂,而是以其日益增强的亲和力和感召力,成为越来越多公众的精神家园”[3]。公众是博物馆的服务对象,公众到博物馆来希望得到怎样的文化体验,用什么形式获得藏品知识,都是我们需要精准了解的,这也是我们进行相关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2.2 用新媒体技术调动公众参观欲望
当前,新媒体技术已经越来越多运用在博物馆展览中,作为各个博物馆展览的辅助形式或主流形式之一出现。运用视频、投影、互动体验、语音服务等多媒体技术,对传统公共文化的传播途径、陈列展览、现场讲解、研究进行“更新”,构建出更为丰富的博物馆知识体系,调动公众参观欲望。
2.3 在博物馆讲解上的创新
打破现有的传统模式,开发微信自助导览模式,通过相应的模块,不断更新图片和音像资料,满足公众个性化需求。探索通过文物视频二维码的形式,将文物故事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公众的面前。多媒体可以帮助博物馆的藏品提高使用价值,扩大使用范围[4],所以我们可以开发虚拟博物馆参观、讲解的形式,使其作为实体博物馆的有益补充,扩大博物馆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在藏品的展示上,其中心应该是“观众”,主要目的也应该由“宣教”转变为“传播”。将展陈模式转换为公众潜移默化中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促进博物馆展览从图解知识转变为整合和解释知识等标准[5]。特别是可以借助虚拟场景的运用,可将藏品的历史场景在虚拟状态下生动地呈现出来,满足人们新奇、多变的心理,让其在身临其境中体会藏品所在社会背景的文化氛围,更好地激发公众对文物的历史价值与重要意义的思索。
在研究中,应该充分利用“动”“静”结合的方式,构建起一个结构性和概念性都非常强的知识网络体系。转变传统一味灌输的模式,将藏品的研究成果以不同形式展示出来。例如,充分开发藏品知识,运用多媒体类型的数字资源,将研究的成果转化为音频或者影像动画等方式,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激发公众的兴趣。这是当前普遍采用的一种表现形式[6]。
3 总结
G·B·古德曾指出,“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用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7],在“互联网+”日益升温的背景下,博物馆更应抓住历史机遇,以文物藏品的展示提升为媒介,更好地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博物馆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晖.社交媒体时代的博物馆[N].中国文化报,2014-8-19(5).
[2]施波文.公共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历史嬗变[J].科普教育,2014(10):66—73.
[3]刘修兵.中国博物馆:不再是高高的殿堂[N].中国文化报,2013-1-14(2).
[4][5]宋向光.博物馆展览的评估和达标[N].中国文化报,2011-10-26(6).
[6]粟宇亮.博物馆数字资源的管理与共享研究[J].艺术科技,2016(9):132-135.
[7]张玲等.畅享“悦读”之美,引领书香之城[N].中国文化报,2017-4-18(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8055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