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组育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是当代各级各类学校的根本任务。如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而深入持久地参与,提高学校德育的效果,是在德育理论和实践中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第十八小学校(以下简称十八校)在实践中摸索出“小组育人”的德育策略,克服了一般的“班级管理”难以真正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缺憾,同时使德育的多种途径能够得以具象化地落实,使各种育人途径的作用在学校最小一层的群体——小组中体现出来,德育工作在创新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小组育人”策略的提出
  一直以来,德育理论和实践都特别强调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主力军,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通过加强班级管理实现对学生的管理是司空见惯的德育工作部署。但班级管理的主要方式是针对班集体开展的,由于小学班级容量大、班主任教学任务繁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家校合作不利等原因,班主任超负荷付出但工作效果不佳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班级管理如何转变思路,改变工作方式,使学生成为德育主体,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是学校德育亟需解决的问题。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C.W.Mills)认为同辈群体是影响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他人,对于小学生而言,应正确引导他们与同辈群体进行合作与竞争,学会表达与倾听,学会相互尊重与欣赏。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强调安全感、归属感、受人尊重和价值感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要性,小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应得到尊重与认可,需要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组织方式和管理制度。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育人途径”,强调“要大力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这些育人途径看起来面面俱到,但是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们常常各自为战,带有强烈的情境性和偶然性,缺乏整合,这些要求难以长期而稳定地得到落实。全体教职员工都承担起育人的职责,形成全科育人的局面,是德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基于对改革学校德育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思考,十八校受到课堂教学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启发,将长期以来以“班集体”为单位进行管理的模式转变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管理的模式,提出“小组育人”的德育策略,在德育的操作性和实效性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小组育人”策略的实施
  1.通过小组的创立与建设,渗透道德教育
  依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十八校把一个班级的全体学生依照“强—次强—弱”的顺序,综合他们在学业成绩、个性差异等方面的特征,分成具有互补性的六人团体。为便于日常管理,对组员进行了编号。同时,依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安排职务,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如综合能力最强的小组组长、思维活跃的课堂组长、责任心极强的卫生组长等。通过做事,帮助每一个学生在小世界中尽快找到自己的位置,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体验价值感。班级文化细化到小组文化,让小组成员共同参与命名小组、设计组徽和海报、编写目标口号等活动。共同打造的小组文化对小组成员起到凝聚人心和激励制约的作用。借助班会、队会等进行及时跟进,让小组的成长成为学生努力的方向和积极进步的强大动力。精心组建小组的过程,克服了以往班级管理中优差生受重视、中等生被边缘化的弊端,使学生感受到关爱和尊重,体会到民主、平等、人道主义的育人氛围,接受道德教育。
  2.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小组育人”的作用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教学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是直接而具体的,在其个性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育人小组的作用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中最为明显和突出。在教学中,小组的合作竞争与十八校卓有成效的“三步自学式”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有机整合,每个小组成员在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和汇报、课后作业等环节中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被激发出来,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养成。
  十八校秉承“让学生‘体验成功’”的特色教育,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全校性的文体比赛、读书汇报会、数学节、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等;班级内专时专用的广播操时段的做操比赛、“周达标”时段的写字姿势比赛、早读时段的朗读比赛等;根据学习内容开展的“童话故事大王”讲故事比赛、布置“品文化精髓,做文明少年”的小组展示等。活动大多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织和评比的。学生们在活动中表现出的浓厚兴趣和创造性是令人欣慰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也在活动与交往中逐步形成和发展。我们还诚邀家长做评委,为家长提供全方位了解孩子的机会,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传递给家长,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通过评比倡导合作竞争,强化“小组育人”的效果
  建立灵活多样、及时有效的评价制度,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可以有效促进小组的发展。多样化的评比方式从一日常规入手,如从晨读午读、课间操眼操、纪律卫生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刺激小组之间的竞争,激励学生自我约束,形成良好的习惯。及时的评价体现在每天中午上课前五分钟的微班会时间,由班干部对班级的一日情况进行总结汇报,使班主任能及时了解班级动态,有针对性地对小组和个人进行表扬和鼓励或者批评和矯正。
  总之,十八校德育工作以班级为阵地,以小组为抓手,让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学习和活动的主角,展现自我、约束自我,多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优秀的个性品质逐步形成。由点到面、由小组带动班级、由班级推动年级、由年级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三、对“小组育人”的思考
  1.“小组育人”的理论价值
  首先,“小组育人”丰富了小组的内涵和功能。小组的本意是为了工作和学习等的方便而组成或划分的小集体、小班子。组建小组并对其进行管理,是一种常规的管理行为,但十八校却将小组管理提升为一种实施全员育人的策略,将小组的功能进行更新和强化。传统意义上行政命令式班级的小组结构是松散的,而育人小组的功能不仅仅限于合作学习、值日、发放作业、兴趣活动等,它在提升个人内在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学校借助小组这个管理中最小的一级组织,将管理的对象化整为零,使管理落实到小组的每一个人,实现管理优化高效。小组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形式,更是学生成长的沃土,“小组育人”逐渐成为学校实现全员育人大德育观的有效举措。   其次,“小组育人”完善了班级管理的理论。一般而言,班级管理的策略主要是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通过加强班集体建设去影响和教育个人。“小组育人”策略则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方式,为班级管理方式提供了多样性选择的可能。如何组建小组、打造小组文化、挖掘小组的育人价值等问题,也值得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2.“小组育人”的实践意义
  首先,“小组育人”在发挥学生学习和道德发展主体性方面有明显突破。在课堂上和学校組织的各种活动中,全体学生认真而积极参与的态度,自信而勇敢的表现,多样化而富有创意的成果,都显示了“小组育人”的成效。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韧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生活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学生个体—小组—班级—学校形成统一体,通过“小组育人”实现了个体与群体的相伴成长和共同发展。
  其次,通过小组活动,将各种育人途径统整起来,使德育工作更具操作性和实效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的六条育人途径通过小组渗透到课堂教学、各种活动、文化建设中,延伸到校外的实践活动以及良好的家校合作中,学生的参与是持续的、深入的、全面的。十八校为实现德育目标而采取的德育策略是务实的和有效的。
  最后,“小组育人”成为全员参与进行全科德育的大胆尝试。德育不应该仅仅是班主任和德育课教师的任务,要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十八校分步骤地要求所有教师在所任学科的教学以及课堂管理中,参与小组的建设和完善,逐步推广全科德育。
  总之,小组作为最小的“管理机构”,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性,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多方面得到提升,而且调动了全体教师参与学生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专业化水平;不仅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起到了优化催化的作用。“小组育人”作为一种新的班级管理策略,值得借鉴和学习。当然,我们还需对“小组育人”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使小组对个人的影响作用更加全面和持久,推动学校构建人人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处处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郑航.学校德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易连云.德育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第二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1.山西大同大学;2. 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第十八小学校)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8229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