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夹纻胎漆器的发展历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夹纻胎漆器是中国漆器中重要的种类,文章介绍了夹纻胎漆器的制作、特点和主要发展历程。
关键词:漆器;夹纻胎;发展
漆器是指用生漆涂抹髤饰器物表面的器具,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我国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漆器。中国漆器已经有7000多年的历史了,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有的风格和工艺。漆器按其胎骨质地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胎骨为有机物质,如木胎、夹纻胎、竹胎、皮革胎及丝绸胎等;另一类是胎骨为无机物,有金属胎、陶胎等。夹纻胎漆器是中国漆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夹纻胎漆器的制作方法
夹纻胎漆器的制作方法通常是先制作胎骨模型,然后在模型上裱褙夏布或其他麻类织物,再涂抹漆灰。当漆灰完全固化后,再脱去胎骨模型,直接在固化的漆灰层上进行髹饰。夹纻的“夹”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布层有好多层,纻被漆灰夹在中间;二是指布层与布层之间夹着其他物质,这些物质主要包括瓦灰、骨粉、木屑等。这些物质通过漆调和后夹杂在两层亚麻布之间。由西汉出土残片的检测分析得知,这种工艺不仅能增加器物的硬度,而且可以使器物的状态保持长期固定。
2 夹纻胎的特点
夹纻胎的特点是胎体很薄,形成的器物很轻,外表光洁美观。夹纻胎的失水性和吸水性都优于木胎,且不易开裂变形,也不易发生膨胀和收缩,更大的优势在于能自由地制作成各种复杂的造型。因此,夹纻胎漆器深受人们喜爱,可以说是现代塑料制品的雏形。
3 夹纻胎的发展历程
夹纻胎漆器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夹纻胎漆器是战国中期的。经过考古挖掘,仅在战国中期长沙左家塘三号墓[1]、常德德山战国晚期墓[2]、江陵马山砖厂战国中晚期墓[3]、湖北荆门包山2号墓[4]等战国时期的墓葬中见到过夹纻胎漆器,至今未见早于该时期的夹纻胎漆器,所以很有可能该时期为夹纻胎漆器的初始期。
夹纻胎漆器兴盛于汉,此时期的造型与工艺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髹漆匠想出了在麻类织物外再裱缯帛或者使用缯帛代替麻类织物进行胎体制作的方法,制作出的漆器表面更加光洁,造型更加美观。由于夹纻胎漆器在汉代盛行,凡汉代墓葬中有漆器出土的,夹纻胎漆器占据了相当的比例,如安徽天长三角圩西汉墓出土的100余件漆器中多数为夹纻胎漆器[5]。因夹纻胎漆器造型便利,所以相对于木胎而言,夹纻胎漆器的造型更多,出现了以前木胎漆器不易制造出的造型,如耳杯、套盒、塑像、廊柱等大小不一的器物。
到了西汉末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夹纻胎漆器因塑形便利的优势,被广泛地应用于佛教祭祀、制作佛像上,其中制作佛像的工艺就是被后世称为“夹纻像”的技艺。各地遍修庙宇,大兴佛事,夹纻技艺也被应用于造像和制作祭祀用器,也就是中国特创的夹纻胎空心大佛像,简称夹纻像。夹纻像,又名夹苎像、干漆像、脱空像、脱沙像等,其主要步骤为先塑泥模,贴麻布于模上,后施薄漆,再于麻布层覆盖上层薄漆,如此循环,直至厚度适中,卸去泥模即可。夹纻像主要是用麻布、漆灰制作,可以自由造型,髹饰彩画,贴金像饰银箔。其特点是重量轻,但又非常坚固,不怕日晒雨淋,特别适合当时佛像游走街头的需要。夹纻像由夹纻胎漆器发展演变而成,其既有夹纻胎漆器的优点,也符合人们对于佛像不坏之身的信仰。中国历史上的夹纻造像最早可追溯至东晋戴逵所造,《出三藏记集》[6]中有记:“谯国(今安徽亳县)二戴(戴逵和他的次子戴颙)造夹纻像记。”而《法苑珠林》[7]中也曾见到“逵又造行像五躯,积虑十年。像旧在瓦官寺”的记载。根据这些文献资料,可以看出当时戴家所造夹纻像非常有名。
当时间从西汉直接跨越到隋代,依然可见夹纻像的相关记述。《续高僧传》里有言:“京师西北有废凝观寺,有夹纻立释迦,举高丈六,仪相超异,屡放光明。”到了隋开皇十六年(596),润州仁孝寺释智琳也有记:“前后造中人像五躯,夹纻像一躯,神仪显矅,相好严挺。”
唐代是我国佛教体系几近完善的时期,同时也是夹纻造像工艺的高峰时期。《续高僧传》中有云:“唐初,南武州沙门智周造弥勒丈六夹纻并诸侍卫。”《慈恩法师传》亦云:“贞观二十三年以来,玄奘在大慈恩寺造夹纻宝装像二百余躯。在武则天时,洛阳更造有极大的夹纻巨像。”除此之外,在西域于阗、龟兹(今新疆境内)也有夹纻造像的身影,《大唐西域记》中记叙了玄奘法师在瞿萨旦那(于阗)国的所见:“王城西南十余里,有地迦婆缚那迦蓝,中有夹纻立佛像,本从屈支(龟兹)国而来至止。”但由于未有文献探究西域夹纻造像与唐时造像的关联性,只能初步推断这两者之间可能有着某种联系。由于唐代夹纻造像技术的发展,天宝年间扬州大云寺鉴真大师和他的弟子如宝、思托等去日本弘化时,将夹纻造像技术传播到了日本,在日本制造了丈六本尊卢舍那佛、丈六药师、千手观音等夹纻像,这些夹纻像的构造技艺极为精妙,至今被日本奉为国宝。
宋代由于道教盛行,未见夹纻造像的相关记载,但到了元代又出现了夹纻造像的踪影。在元代,夹纻造像被称为“搏换像”“搏丸”“脱活”。《元史·列传第九十方技》中曾述:“搏换者,漫帛土偶上而髹之,已而去其土,髹帛俨然成像云。”这说明该时期的夹纻造像工艺与前朝基本无差,同时也阐述了这项技术始终未曾被遗失的事实。从此以后,各地造像大多是以夹纻技术制造。
清代前期,漆器工艺整体持续发展,而据《圆明园内工佛作现行则例》抄本中记录的清宮廷制夹纻像的方法和物料这一情况来看,夹纻胎漆器的制作在清代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清代制造夹纻像的技术被称为“脱沙”,这个名字和元代的“搏换”一样,至今尚在南北造佛艺匠中流传。从现存的明清夹纻造像来看,这两个时期的夹纻造像织物层有所增加,胎骨由薄变厚,造型臃肿,进而导致造像的整体线条没有之前流畅,这说明夹纻造像的技艺至此已经开始衰退。但是使用织物作为胎体的漆器却依然为人们所用。到了清乾隆时期,髹漆名匠沈绍安受到了夹纻技法的启发,创制了如今漆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漆器——福建脱胎漆器[8],完成了夹纻技术的“脱胎之变”,脱胎漆器由此风行于世,为漆业认同,并深受海内外欢迎。尤其是福建漆工制作的夹纻人像极有成就,已超明清,将工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4 结语
正是由于夹纻像轻便,比石刻像更易于移动,相应地也就更易丢失。连续多年的战乱,加上历史上发生在唐神宗时期的“红门法难”事件,唐代的大部分夹纻像都遭遇了灭顶之灾,保留下来的微乎其微。再加上清政府的封建专制、腐朽落后以及西方诸多列强几乎疯狂的抢夺,很多早期实物能保存下来的非常稀少,我们只能从文献的文字描述中感受当年的繁荣。
夹纻制作技术在战国兴起,在西汉繁盛,在魏晋时期走向成熟。了解古代夹纻胎漆器的发展历程,掌握各个历史时期夹纻胎漆器的特点,对于后期夹纻胎漆器的研究修复工作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张中一.长沙左家塘秦代木橔墓清理简报[J].考古,1959(9):456-458.
[2]杨桦.湖南常德德山楚墓发掘报告[J].考古,1963(9):461-473+479+3-5.
[3]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马山一号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4]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包山楚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5]王琥.中国传统漆器的“经典之作”[J].东南文化,1999(4):126-128.
[6](梁)释僧祐.出三藏记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5.
[7]道世.法苑珠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8]张飞龙.中国髹漆工艺与漆器保护[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398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