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创新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课属于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规模体量的增大,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性结构矛盾日益凸显,就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训练模式必须按新时代的发展需求,探索个性化创新路径。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个性化教学模式创新路径的探索,希望对新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的课程教改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大学就业 指导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1-0035-02
自20世纪末我国高校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伴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其就业也变得越来越困难。众多的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同时也关系着国家的发展。所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就业政策,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就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校数量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对此,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教育机构也越发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为了全面提升教学教育质量问题,教育机构积极解决师资和经费问题。为使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顺利开展,需要对教育课程的主要目标、具体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设置进行方案设计,从而有效地提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教学现状
(1)课程性质导致学生对就业指导教学的忽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在校学生必须学的课程,一般在大四上半学期开始,课程内容比较少,甚至有些学校只有4个学时。很多学校都开发了自己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学习的重点不同,教材的水平也各有高下,有很多学习内容缺乏针对性、适应性。在学习内容方面,更多的是对就业现状的分析,对就业技巧相关知识进行讲解,缺少比较专业的思想教育、心理相关内容的教育,以及相关法律知识的讲解。因为教材内容比较浅显,缺少专业性和实用性,不够全面,开课时间与学生毕业实习冲突等客观原因,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也不重视。
(2)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低。有不少学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缺乏重视,一些教师负责两三个专业的课程教学,负担过重,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当中。另外,学校招聘就业指导课程教师时,存在聘用刚刚毕业的教师或者是非本专业的资质教师的现象。刚毕业的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下降;没有本专业的学习背景的教师在教学中可能由于重点目标不清楚,导致课程杂乱无章,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厌烦心理。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方向原则
(1)开放的组织机构系统。开放的组织架构体系具有高效率、体系非常完善的特点,能够为学生提供精细的服务。学校的相关部门应该在人力和物力上为其提供保障,使体系完善健全,更有利于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也会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
(2)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对在校的大学生来说,对自己的职业进行合理的规划能够有效地促进将来就业以及自身的发展,对自身的职业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现实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当中,相关老师一定要依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性格的不同,帮助学生制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此种职业规划制定模式正好属于个性化职业规划发展指导范围内。每个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是不一样的,唯有引导学生制定出合理的目标,并且能够向着既定目标不断前进,才能为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奠定基础。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创新路径
(1)創新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传统体制中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师授课内容一般都是依据学校指定的教材,由于有些学校没有随社会发展而修订教材,教学内容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从而导致教材内容缺少实用性。所以,教学内容往往只是阐述了就业的现状、国家实施的就业政策以及相关就业资料,使学生感觉学习不到对自己就业真正有用的知识,因而出现旷课,或者上课期间在做其他事情,简单的说就是人在心没在。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不说,还缺少灵活性,同时也很乏味。很多专业性术语,学生听不懂,教师也没有进行详细讲解,导致学生根本听不懂教师在讲什么,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授课如果完全“照本宣科”,缺少实用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会随着教课内容的枯燥乏味、单调而逐渐消失,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低头族”。为解决这些问题,要采取个性化设计的教学方式,以“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将学到的就业知识运用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而体现个性化设计的核心。因此,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这一模板的探究。
(2)注重效果呈现的体验设计。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吸收知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开展一些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在进行实践活动时,要有清晰的实践目标,实践的环节要有条理。实践活动必须围绕课堂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让学生自主地在课堂上参与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疑问,让课堂发挥它的作用。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试讲等活动,让学生不再做“低头族”。
(3)深化教学改革,兼顾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针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和市场风向,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更适应社会需求。高校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创造思维。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兼顾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需要选拔专业性强、理论知识基础深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肩负起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在教师招聘过程中要严格把关,从标准化、专业化方面进行考核。还要注意两点:数量和质量。教师入职后,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从而增强教师的教学素养,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还可以请有学生就业指导经验的相关工作人员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方面的讲座,为大学生答疑解惑,提出一些意见,在学生就业指导中发挥相应的作用。
五、结语
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开展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高校应对其引起重视。学校方面在招聘大学生就业指导专业教师时要提高要求,加强教师入职培训;邀请有学生就业指导经验的相关工作人员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方面的讲座,在学生就业指导中发挥相应的作用。教师方面要注重课堂效果呈现的体验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继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君.“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发展路径探究[J].职教论坛,2018(10):153-156.
[2]王婷.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4):75-78.
[3]邹春霞.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8(14):84-87.
[4]梁士雨,于作军,顾春雨,钟海.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新途径研究[J].运动,2016(20):35-36.
[5]王铁.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4):85-87.
责任编辑:刘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49532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