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国产动画电影面临的困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国产动画影片在技术不断追赶好莱坞的情况下,不少作品的票房却依旧惨淡收场。2018年4月5日,国产动画电影《猫与桃花源》上映。影片中对动物的毛发制作采用了行业内最高精度的CG解算,达到了与《疯狂动物城》同一量级,却仍然票房和口碑不佳。文章以《疯狂动物城》和《猫与桃花源》作为研究对象,从角色、情节、文化及营销方式四个方面出发,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当下国产动画电影面临的困境,从而寻找国产动画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的原因。
关键词:国产动画电影 《猫与桃花源》 《疯狂动物城》 追光动画
追光动画是土豆网创始人、前CEO王微创立的动画电影公司,在制作《猫与桃花源》之前,已经推出了《小门神》和《阿唐奇遇》两部动画电影作品。《小门神》总投资为1.3亿元,最终票房停留在7868.3万元,《阿唐奇遇》制作成本为8500万元,最终只收回了3015万元。到了第三部影片《猫与桃花源》,王微认为“不仅技术过硬了,在情感上也比以前更细腻饱满”,制片人于洲也在采访中表示,《猫与桃花源》的毛发CG解算完全按照梦工厂的制作标准和流程来操作,基本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然而,观众却仍然不买账,这部投资7500万元的动画影片最后只有2180.3万元票房。追光动画的接连失败,让人们发现在资本到位、技术追赶的情况下,国产动画仍然面临困境,本文将对比《疯狂动物城》和《猫与桃花源》,探寻国产动画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的原因。
角色困境:苍白无趣的人物形象
追光动画一直把自己的影片定义为“合家欢”动画,这一类型影片面向整个家庭,兼顾成人和孩童的口味,因为受众广,在好莱坞的类型动画电影中最受欢迎。然而,《小门神》塑造的神荼和郁垒并不被小观众买账,《阿唐奇遇》在茶宠阿唐之外加入了小机器人小来,非但没有吸引到孩子,反而让影片显得不伦不类。《猫与桃花源》吸取前两部经验,直接选用幼猫斗篷作为主角,却仍然没有打动观众。从《小门神》的成人形象主角,《阿唐奇遇》的成人、孩童形象双主角,到《猫与桃花源》完全的孩童形象主角,追光动画似乎在用自己的失败验证,外形设计也许只是角色构建中,一个不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对比《疯狂动物城》,主角兔子并没有比主角猫咪有创意到哪里去,然而迪士尼却赋予了她深刻的角色内涵。兔子朱迪的角色具有成长性和多样性,她一开始只是一只来自乡下的弱小动物,因为坚持梦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警察。她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身为食草动物的她存在着对肉食动物偏见,因此引起了动物城的恐慌。兔子朱迪的形象鲜活而真实,而《猫与桃花源》中的小猫斗篷,却像一个完全功能性人物,用以推动剧情发展。动画开头展示的是主人对宠物的疼爱,然而斗篷却一心向往桃花源,寻找并没怎么刻画的母亲。它的形象全程都是聪明、勇敢和活泼,缺少成长与反转。
除了主角的角色构建,两部影片的配角也高下立见。《疯狂动物城》中的尼克一开始是一个投机取巧、狡猾奸诈的形象,中间有关童子军的回忆剧情,让人们看到它脆弱善良的一面,到影片的最后,尼克也成长为一名正直勇敢的警察。而《猫与桃花源》中,配角毯子,自从踏上了寻找儿子的道路,就十分突兀地抛弃了原来懒惰懦弱的形象,变得一腔孤勇向前。再对比《疯狂动物城》中反差极大的耳郭狐、“大先生”、树懒闪电,《猫与桃花源》中的鹦鹉金刚、大白鹅一家、流浪老猫都显得苍白无趣。
一部好的动画,不仅需要精美漂亮的画面、栩栩如生的外形,更需要设计鲜活有趣的角色个性。
情节困境:摇摆不定的故事走向
很少有观众会单纯为电影的高技术买单,真正能吸引观众的是影片的故事性。好的合家欢动画电影,给出的剧本应该能引起观众的多重解读。
《疯狂动物城》让孩童看到了欢笑,青年看到了梦想,成人看到了政治隐喻。无论从文本的哪一个层面解读,都能形成观众独特的审美经验,故事能感染各年龄段的受众。而追光动画从《小门神》开始,适合成人看的情节和适合孩童的情节互相穿插,造成了一会儿是成人觉得低幼无趣的情节,一会儿是孩童觉得生涩难懂的情节,故事走向摇摆不定。
影片《猫与桃花源》也没有避免这个问题,导演为了避免情节的低幼化,强行展开深刻的命题“什么是桃花源”,试图拔高文章影片主旨。但是,对母亲形象塑造得不到位,造成主角行为动机的缺乏,而导演自圆其说地追寻一种境界,并把它放在一只幼猫身上,更让人觉得违和。影片最后导演的自问自答“什么是桃花源?”“桃花源就是你想去又留不下来的地方”,似乎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实际却削弱了亲情主线,导致影片陷入了尴尬的说教和主题不明。
国产动画创作中多忽视编剧技巧、缺乏表现手法,尤其是追光动画,三部影片的叙事都成为影片最大的败笔,这一点需要向好萊坞动画借鉴学习。
文化困境:丧失特色的中国故事
根据J·斯特劳哈尔提出的“文化接近”理论,受众基于对本地文化、语言、风俗等的熟悉,较倾向于接受与该文化、语言、风俗接近的文化消费品。因此面对庞大的中国市场,不论是好莱坞的《功夫熊猫》还是国产的《大鱼海棠》,都将“中国风”作为卖点。
追光动画之前也在中国元素上下足了功夫,《小门神》中诗情画意的古镇梅林、家喻户晓的凶兽神仙,《阿唐奇遇》中巧夺天工的陶瓷技术、源远流长的茶艺文化,都在运用“中国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这也是追光动画志向所在:“创作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和国际一流水准的动画电影”。然而,到了《猫与桃花源》,中国元素被削弱到了可以被忽视的地步,除去复制山城重庆的场景,不论是毫无特色的玻璃厂还是粗疏艳丽的桃花源,都令人失望。
除了没有东方文化特色,《猫与桃花源》也没有传递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与价值观。如“桃花源”在中华民族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代表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给自足的理想社会。《疯狂动物城》英文名为“zootopia”,直译应为“动物乌托邦”。在动物城中,每一种动物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居住的生活空间,大家各司其职、各得其所。在兔子朱迪身上,人们还看到了她的“美国梦”——通过坚持不懈的奋斗以获得更好的生活,所以她一直不甘平庸,最后实现了自己的警察梦想。然而《猫与桃花源》中的斗篷,并没有被赋予中华文化精神与价值观,放在任一国度都可以存在。 这也许跟追光动画之前票房遇冷有关,《小门神》和《阿唐奇遇》都扯着“中国风”旗帜,却接连失败,而好莱坞动画的热播却令人眼红。然而,追光动画需要注意的是,《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曾分别获得9.56亿元和5.65亿元票房的好成绩,这证明“中国风”故事是有市场的。《大圣归来》的导演田晓鹏曾经说过,中国动画并不缺乏技术与资金,缺乏的是中国文化的表达方法和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因此,包括追光动画在内的国产动画,都应该坚持初心,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故事。
营销困境:缺乏影响的推广手段
唐·舒尔茨提出“整合营销理论”:根据企业的目标设计战略,并支配企业各种资源以达到战略目的。《疯狂动物城》就是成功利用社交媒体整合营销的案例。2014年11月,迪士尼宣布影片定档。2015年3月,迪士尼发布了概念图,6月用预告片捧红了树濑闪电,年底,频频放出海报曝光各类动物在动物城中的生活细节。到了2016年,1月定档中文广告和中文预告片,2月借春节和情人节东风加大宣传,到影片正式在国内上映时,便有不少观众慕名而至。影片上映后,国内外同人动漫相继推出随处可见,豆瓣等门户网站也放出了高质量影评,从角色、剧情、价值观等角度全面夸赞这部作品。
观看影片时人们还会发现,在动物城里可以打到Uber车、吃到赛百味,还能运用Google进行搜索,这些品牌都是影片的官方赞助商。《疯狂动物城》证明了广告不仅能在真人电影中植入,在独立世界观建构的动画片中,各类品牌也可以寻找到全新的营销合作方向。而通过软性植入的品牌商业信息,强化了动物城的真实性,增加了观众的融入感,还为影片提供了新的笑点。
而对比迪士尼的营销,追光动画的推广非常不成熟。早在《阿唐奇遇》票房遇冷时,王微便在寻找失败原因,最后认为是“电影大盘一直低迷”。但《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仍然能在低迷的大盤中依靠“自来水效应”突围,追光动画却早早透支了观众的预期,不仅没能形成口碑效应,后续的营销推广也一直缺席。就连大手笔请来的周华健献声、许巍演唱,也没构成很好的宣传热点,白白浪费了资源。
迪士尼已经用自己精湛的制作技术和卓越的叙事能力,树立起品牌口碑,拥有巨大的市场号召力和发行渠道。而国产动画电影,产业规模小,产业链不完整,推广手段缺乏。如何在打造动画精品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提高影片的影响力,也是国产动画电影需要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075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