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助力脱贫攻坚新模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乡村振兴战略正全面开启,新时代高校师生要勇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部分高校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教育扶贫、智力扶贫和产业扶贫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现实层面剖析致贫深层次原因,如何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通过校地联合,有针对性地对贫困地区进行教育、文化、产业、生态等一体化帮扶,建立起可推广、可持续的帮扶模式。
  关键词:高校;扶贫;帮扶模式
  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70年的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减贫经验,实现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绝对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十九大报告再一次明确了“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扶贫工作进入最后攻坚决胜期,剩下的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成为最难啃的“硬骨头”。实施精准扶贫,攻坚克难,是决胜时期的重要任务。同时也要防止返贫,全面提升农民思想道德、法律、医疗卫生、教育、科学技术水平,确保脱贫群众可持续增收致富,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从根本上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2018年12月29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决定实施高校助力乡村振兴七大行动,包括科学研究支撑行动、技术创新攻关行动、能力建设提升行动、人才培养提质行动、成果推广转化行动、脱贫攻坚助力行动及国际合作提升行动。《行动计划》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与科技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引导,积极开展精准脱贫行动,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这一行动计划为高校助力可持续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关于贫困原因的理论研究
  (一)国外研究的代表性观点
  西奥多·舒尔茨是“穷人经济学”的代表,他认为人力资本的匮乏和对人力投资的轻视是导致农村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国家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国民素质,这对于我们科学认识从人力资本培育来寻求脱贫、可持续致富发展路径具有启发意义。
  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人”,从人的社会关系出发研究社会问题,深刻剖析了导致贫困的原因:受教育的水平、能力、机会、生活的环境、思想观念等。同时指出“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从而为科学认识和解决贫困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振兴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二)国内研究的代表性观点
  林毅夫(2004)通过研究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及就业状况发现,教育水平低下、缺乏就业机会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因此他建议,从国家层面上要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增加贫困人口的就业机会;同时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增加对他们的人力资本投入,让贫困人口有能力去掌握这个机会。
  《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2012)》中指出,导致贫困原因的研究中,存在贫困的“文化论”和 “制度论”两种视角,“文化论”认为贫困的原因是一种长期形成的内在自我维系的文化模式,处于该模式中的人多安于现状,进取心不足,更多依赖外部帮助,缺乏自我归因,这种文化还具有代际传递的特征;“制度论”认为贫困是因为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剥夺了其凭借自身努力和劳动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但贫困不能简单理解为物质资料的匮乏,表面上看,贫困是经济因素的结果,但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建设和外部支持体系建设的约束,才是贫困问题的根本原因。
  国内外已有研究观点普遍认为扶贫要重视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的培育,将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提升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重视外部支持体系建设,教育扶贫得到广泛认同和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新时代高校师生理应发挥自身优势,勇担社会责任,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二、国内高校扶贫实践探索
  脱贫攻坚走到最后的决胜阶段,如何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各高校积极响应《行动计划》号召,参与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行动中,在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和产业扶贫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如:北理工大学通过暑期教育帮扶,对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和科技教育,利用学科优势,指导成立电子商务协会,组织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指导建立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打通农特产品网上销售新渠道,助推经济发展探索了高校教育扶贫新模式。
  吉林农业大学以“党建扶志助推攻坚,科技扶智助力扶贫”为工作理念,构建起“支部+项目+专家+合作组织+农户”多方联动的精准扶贫工作模式,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积极探索了一条农业院校可持续、有特色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之路,为高校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高校样本”。
  扬州大学为了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在农科专业开办了“乡村振兴创新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乡村振兴人才。通过建设乡村振兴教育实践基地,构建校、地、企三方协同育人机制等措施,实现教育、人才、乡村产业的有机衔接。
  潍坊科技学院提出了“扎根蔬菜之乡,服务乡村振兴”的理念,建设农业监督服务系统、对农民开展技能培训、发挥科研项目等平臺优势助力城乡发展。
  三、校地联合可持续扶贫新思路
  充分发挥高校师生的智力优势、学科专业优势,与贫困地区建立校地联合机制,通过实地调查,剖析致贫深层次原因,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有针对性地对贫困地区进行教育、文化、经济、生态的一体化帮扶,建立起可推广、可持续的帮扶模式。
  (1)高校与农产基层党组织联合,建立稳定的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探索“高校+党建+扶贫”方式,以项目实施、驻村帮扶等为载体,为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推进整村脱贫提供智力支持。
  (2)探索校村智力帮扶模式。高校师生深入一线贫困地区进行思想道德、政策、科技、文化、法制等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通过专题宣讲、假期支教、技术指导、依托节假日开展活动等方式,帮助农民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提高法律意识等;对贫困家庭孩子建立精准的教育扶贫体系。
  (3)创新贫困生资助模式,将贫困生资助与扶贫工作、乡村振兴相结合。精准识别学生贫困类型,结合贫困生实际情况,更加注重“授人以渔”,对贫困生进行相关培训和就业创业指导,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积极引导贫困生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4)依托大学生“双创”项目及平台,推动“互联网+”大学生创业与扶贫、乡村振兴进行深度对接,鼓励大学生在三农现实问题中寻找创新创业新思路。如为农户提供农业知识技能培训、农产品电商平台,产品营销方案、品牌提升计划、策划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服务。
  (5)高校组织专家学者、科技服务团等深入贫困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帮助贫困地区打造新产业、寻找经济增长点,在产业链延伸、拓展农业功能、发展新型业态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
  四、结语
  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期,乡村振兴战略正全面开启,新时代高校师生应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勇担历史使命,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有所作为、大有作为。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使高校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同时,高校在实践中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师生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实践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担当、历史使命感、家国情怀得以提升,在实践中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的三位一体转型升级的内涵式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朝阳,唐琳.共筑美丽“桥沟梦”助力脱贫攻坚——北理工探索高校精准扶贫新模式[J].科学新闻,2018(7).
  [2]赵良.高校党建工作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吉林农业大学精准扶贫工作实践[J].甘肃农业,2018(13).
  [3]焦新安. 推动高校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N].农民日报,2019-3-14.
  [4]晁星.“脱贫奇迹”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N].北京日报,2017-10-20.
  作者简介:
  曾志娟(1978.1-),女,四川南溪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三农问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263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