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教育救助制度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全面素质教育、人才储备战略和教育扶贫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学生跻身到了受教育的行列。然而,并不是全部适龄人口都有学上,有学上的不一定受到相同的教育条件。本文基于我国高等教育救助现状,对教育救助制度进行思考。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救助;“勤工助学”;教育公平
一、教育社会救助的内涵
教育社会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了保障适龄人口能获得接收教育的机会,从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在不同阶段所提供的援助。教育社会救助包括中小学和高等教育的救助。我国的高等入学毛利率由2018年的48.1%到2019年的50%,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普及教育的跨越,向着全民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高等教育成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虽然我国经济实力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以及地区发展不平衡,一些贫困家庭在维持生活之外难以供养子女上學。据调查,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比例高达25%,贫困学生总人数超过300万。
二、现状
我国目前实行“绿色通道”和“奖助贷补减”的政策。其中“奖补减”均为直接救助,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受助学生会养成 “懒汉”性格。勤工助学是间接救助,指学生在学校设立的勤工俭学岗位上用劳动换取报酬,不仅可以对他们给予生活上的补贴,而且可以锻炼其自食其力的能力。
(1)从教育公平角度分析。改革前的城乡二元化在农村和城镇教育之间划了一道分割线,导致了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村许多贫困户不想让孩子上学,对高等教育认识程度不够高。在沿海发达地区普及高等教育的时候,西部地区义务教育还不广泛。地区之间贫富差距导致了受教育机会的参差不齐。从能够接受救助的学生中看,不同地区大学生所接受的救助水平也不尽相同,比如有些南方学校比北方学校的奖学金、助学金高。目前,我国的私立学校普遍比公立学校学费贵,但是前者可以利用的只有助学贷款和少量的奖学金。目前高等教育救助主要是财政负担,负担的不平等限制了资金来源。
(2)从救助方式上分析。我国的救助方式主要有直接和间接救助。一是“奖补减”均直接对大学生给予生活费补贴,而其中一部分资金用于高档手机、品牌包的消费,与救助的初衷背道而驰。二是“勤工助学”既能够帮助贫困学生取得生活补贴,又能培养其独立自主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消除对救助的依赖性。一些贫困家庭的学生不愿意选择“勤工助学”,害怕其他同学看见,并且将“奖补减”视为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因而他们不愿意参加。
三、存在的问题
(1)从基金筹集来看,社会力量在高等教育救助中的缺失。我国教育救助资金来源渠道窄,主要是以财政拨款为主。2006年至2015年社会捐赠的金额占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总额的比率均低于3%,与同期的美国相差接近十倍。究其原因主要是高等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大,社会缺乏对高等教育投入的认知,国家缺少对教育投资的引导。
(2)从救助效果来看,高等教育救助覆盖范围小、救助水平低。一是高等教育救助审批制度有一定的缺陷。首先,各个高校学校对于贫困没有统一严格的标准,不能正确判断每位申请贫困学生的生活条件。例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可以收到两方的生活费实际上并不贫困,但是被认定为贫困。其次是对每位学生贫困程度难以实现准确界定,造成更加贫困的同学却比略微贫困的享受更低的救助水平。二是而我国的“助学金”在私立学校未普及和“奖学金”只奖励优秀同学都导致了覆盖范围窄。而在美国,大约81%的低收入学生得到助学金,每人平均为3922美元。同时,“勤工助学”的大部分岗位的工资低于市场最低工资标准,这使得大学生付出了时间但是报酬很少,这对其生活情况的改善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这导致救助水平低。三是忽视了精神救助。许多学生由于自尊心或者而不愿意申请,认为这是将自己的经济状况透露给同学和老师。
四、策略
(1)从投入和成本上寻找对策。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加大对高等教育的宣传力度。一方面鼓动社会力量关注高等教育救助,另一方面让更多的家长意识到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国家应对参与救助的企业、个人等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加入到救助的行列中。
接受高等教育的受益人不仅仅是自己,还包括企业、捐助者、政府等,应该采取成本共担原则,比如企业在享受到大学生人力资源的同时要付出同等的对救助的投入。相对于“奖、补、减”来说,“助、贷”的成本相对比较低,更符合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在教育救助拨款有限的情况下,我们应当向后者倾斜。
(2)从管理和配置上寻找对策。动态化管理,加大惩处力度。动态化管理即为贫困学生建立数据库,根据每年人员变化实时更新。学校应该逐步完善救助制度,尤其是在学生的认定、批准程序以及核查方面。一是简化流程,照顾学生的自尊心。二是学校对部分贫困学生进行电话访问、实地考察以及查询其日常消费账单,一旦发现有谎报、虚报家庭情况的学生,应对其予以严格的处罚。
为了使得每个学生得到的救济金与其困难程度相适应,一是我们借助美国的“资助包”政策,可以实现贫困程度与救济金额成正比;二是增加“勤工俭学”岗位,制定最低工资标准。
五、总结
在法定义务教育大部分普及的阶段,高等教育走进了大众视野。高等教育救助为贫困家庭带来了一线希望,惠及了千家万户。但是其体系并不是足够完善,这也制约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进程。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的政策背景下,高校应该着眼于人才对于社会进步的关键作用,本着公平公正、精准救助的原则来推动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公平,加快现代化高等教育普及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钟仁耀.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2]张盖伦.教育部:我国即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N].科技日报,2019-02-27.
[3]梁杰华,梁茜茜.教育公平视域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救助的研究[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12-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0865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