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英歌舞的表演形态比较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英歌舞是盛行于广东潮汕地区的一种大型民间群舞,常于民俗节庆、游神赛会活动中表演,表演者面画脸谱,身着戏服,手持英歌槌,上下左右敲击而舞,风格古拙粗犷,刚健雄浑。由于潮汕英歌舞流传区域广泛,在长期传承过程中发生衍变,因此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与形态,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用形态对比的方式对潮汕英歌舞中的普宁英歌舞和甲子英歌舞进行表演形态特征的比较,期许对潮汕英歌舞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潮汕英歌舞;表演形态;普宁英歌舞;甲子英歌舞
“潮州人于新岁中,有足令人解颐者,即斯地所谓唱莺歌是也,其戏以三十六壮年男子饰梁山英雄,半执木棒,棒长盈尺;半执小鼓,鼓大如碗,举步亦趋亦跳,进退不紊。棒声、鼓声,劈劈冬冬,殊可晒也。”从文献记载中可见,过去关于英歌舞的表演形态与如今基本保持一致。潮汕英歌舞是盛行于广东潮汕地区的一种集自娱性、功能性、表演性于一体的民俗舞蹈,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传统英歌表演是由前棚英歌表演、中棚诙谐小戏、后棚武术展示三部分组成,随着前棚英歌舞的形式与内容不断丰富与提升,如今的英歌表演大多只保留了前棚部分,中棚与后棚表演已逐渐失传。英歌舞者面画戏曲样式的脸谱扮作水浒108将样式,表演攻打大名府英勇就义的内容。舞者集体双手握英歌槌,上下左右相击而舞,或持槌鼓者各半,动作步伐与持槌者一致;表演人数以水浒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为参照,寓意不畏艰险的英雄人物,其表演风格古拙粗犷,威武刚健,以男子队舞形式见长,如今亦有女子队、少年队等形式。
一、潮汕英歌舞的地域分布
“潮汕”一词并不是行政上的建制。就历史沿革而言,潮汕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区,秦时被纳入中华版图,至隋时首次称为潮州,明朝初年已辖有“潮州八邑”,即今潮州、揭阳、潮阳、普宁、惠来、饶平、澄海、丰顺。后因粤东区域的行政商业中心汕头市的迅速崛起与千年“潮州”并驾齐驱,“潮汕”因此得名。如今地域概念上的潮汕是指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汕尾市。
潮汕英歌舞的表演形态的发展衍化,受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影响与制约,从而形成了潮州的潮安文里英歌、汕头的潮阳英歌、揭阳的普宁英歌、汕尾的甲子英歌舞等。
二、潮汕英歌舞表演形态比较
普宁英歌与甲子英歌同属潮汕英歌舞的重要分支,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所处区域环境及传承方式的不同,所呈现的舞蹈语汇、表演形式、风格特色、服饰道具等方面亦各具特色。
(1)普宁英歌舞的表演形式分析 普宁市位于粤东揭阳市西南部,素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普宁英歌”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人口数量为二百多万的普宁市,五百余个村落几乎每个村都有各自的英歌队,现全市较具规模的英歌队就有七十多支,涵盖快板、中板、慢板英歌。其中南山英歌队以快板见长,动作孔武有力,节奏迅猛流畅。
普宁英歌所用英歌槌长30厘米,直径3厘米,颜色为红白条纹相间;舞者服饰各异,着不同的戏曲类服饰扮作各路水浒英雄,用小组舞的表演形式演绎梁山好汉攻打大名府救出卢俊义的情节。舞蛇人“鼓上蚤时迁”为队伍的引导者;头槌分别为“黑旋风李逵”或“霹雳火秦明”,面画黑色脸谱,佩戴黑色髯口,头戴黑色冠帽,率整支队伍前行;二槌分别为“大刀关胜”或“青面兽杨志”,面画红色脸谱,佩戴红色髯口,头戴红色冠帽;随后是“花和尚鲁智深”“一丈青扈三娘”,剩余舞者分列其后,有化妆但无具体人物身份。
演出前队伍集体必先到三山神庙内焚香祭拜田元帅,祈福安康,完毕后方可正式开始英歌舞表演。首先是进行巡游,英歌队队旗在前,舞蛇人为前导,头槌为指挥,司鼓带领锣鼓队紧随队尾敲击伴奏,队伍以双列纵队击槌向前推进,集体阔步前奔直至表演场地。
(2)普宁英歌舞的动作形态分析 普宁快板英歌节奏迅猛流畅,槌法灵活多变,以“撩击槌”为例,舞者双手握槌上下交替,做纵向运动,以右起为例,双手经过胸前时,以右槌挑击左槌,往上抡起顺势“旋槌”,该动作配合步伐又可形成多种组合动作。如“蹉步撩槌”“横蹉击槌”“前后摆击槌”等,“力”的凝聚点落在英歌槌相击时产生的槌花运动上,不同的槌花运动又构成了不同的槌法,如“削击槌”“甩槌”“镖槌”“荡槌”等。
颤颠动律是普宁英歌的基本动律,首先表现为膝盖的颤动。如“颤颠步”,动力脚跺地后顺势踮起脚跟,同时主力腿勾脚屈膝向前抬起90度,随后动力腿颤膝一次,动作幅度较小,在“颤颠步”的做法基础上,根据动作幅度的递增又演变出“前踢腿蹉跳步”“后抬腿蹉跳步”;其次表现为头部颠动,该动律是普宁英歌的“小范儿”动作,表现为神神叨叨、摇头晃脑的状态。常配合动作“碎步旋转”,双脚碎步前行,双手上举于“托掌”位,连续做“内旋槌”,同时配合头部自然地上下左右晃动,这也是普宁英歌独特鲜明的舞蹈语汇。
一顺边的身体动律是在舞蹈过程中手脚同边运动的特殊动律。“颠步撩槌”和“蹉步撩槌”在表演中常用于跑场和过渡,舞者头和手脚均朝向同一方向运动,形成槌花与肢体同边运动的形态。其气势刚劲威猛,形成一种威武、洒脱的顺边之美,这种“一顺边”的审美情趣是普宁人民对潮汕英歌舞美感特征的独特诠释。
(3)甲子英歌舞的表演形式分析 甲子镇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东南部,是广东九大渔港之一,同时也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镇,“甲子英歌”于2011年被列入国务院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甲子皆为慢板英歌,动作雄浑稳健,慢中见“势”、势中见气,元高英歌队是甲子英歌的代表性舞队。
甲子英歌所用英歌槌长54厘米,直径3厘米,两端红色和中间绿色,经后期打磨加工成中间稍粗两头稍细的形状; 舞者脸谱是根据水浒人物的个性形象、性格特征模拟勾勒;舞者均穿武侠服饰,腰间系一块所饰水泊英雄名號的小木牌;绑腿部分采用左右不同颜色的绑腿和绳结;脚穿系有铃铛的草履鞋,行进时会发出有节奏的铃响。 甲子英歌是采用串街走巷巡游的表演方式。队伍每次表演前都要在镇中心的元帝祖庙内进行祭拜,祈福安康,以壮行色。完毕后由手舞长蛇的时迁率先开道,头槌李逵率领整支队伍随后前行,队尾两位花鼓婆孙二娘和扈三娘由两个小男孩所饰演,站在花鼓公张青和王英肩上压阵。大鼓行锣铿锵有力,舞者根据鼓点的节奏,举槌敲击,边舞边行,势如破竹,威武豪迈。
(4)甲子英歌舞的动作形态分析 甲子皆为慢板英歌,其槌法糅合了武当派太极八卦拳的特征,步型以马步为主,套路较为固定。代表性槌法有“掺槌”“仆槌”“削槌”等,所有槌法皆用同一套起势动作,配合全体“嚯嘿”的呐喊声后开始衔接槌法。“掺槌”是在马步的基础上,以左起为例,准备动作为双手握槌,拳心相对,竖立夹于左腿膝盖两侧。正式动作由两次击槌组成,第一次右手开始拉开至右斜上方,左手保持不动,用右手槌尾撩击左手槌头一次回到斜上方;第二次击槌后,左手迅速顺时针转动半圈,手背贴膝盖,槌头向下,英歌槌呈立圆转动半圈。“掺槌”奋力地击槌与巧妙地旋槌,在甲子英歌整体雄浑的气势中显现了灵动与机巧,是甲子英歌智慧之处的体现。
屈伸动律是甲子英歌的基本动律。表现为由膝盖连绵不断地屈伸。“伏槌”,借助屈膝蹬跳落地形成两列背槌相对的舞姿,寓为谦让和谐之意;“蜈蚣步”为主要行进步伐。在马步的基础上,向行进的方向横向交叉迈步,每迈一步屈伸两次,重拍向下,同时配合奋力地“撩击槌”。同是“撩击槌”,甲子英歌与普宁英歌做法不同之处在于,普宁英歌是以两侧旁腰为发力点,由下至上快速拉起,重拍向上地做“撩击槌”;甲子英歌则是以后背为发力点,从后向前地奋力推动,重拍向下地做“撩击槌”,姿态豪迈奔放,气势排山倒海。
甲子英歌动作豪迈雄浑,风格古拙朴素,既显梁山英雄的男儿气概,又具刚柔并济的审美情趣、是潮汕慢板英歌的杰出代表。
结 语
英歌舞是潮汕民众生活中占据一定地位的民俗事象,在多区域的广泛流传中形成了不同的表演风格与形态。普宁南山英歌队以快板见长,动作孔武有力,套路灵活多变,服饰形态各异,场面绚丽多姿,具有一边顺的审美情趣,强调动作技艺性与人物个性化;甲子元高英歌队以慢板见长,动作古拙遒劲,套路传统固定,服饰协调统一,场面大气古朴,具有刚柔并济的审美情趣,强调动作情感性与队伍整体化。潮汕英歌舞是汇聚潮汕文化审美与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体现和时代精神的产物,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传承与发展的途径方式值得艺术工作者们进一步地探讨研究。 (责任编辑:杨建)
参考文献:
1.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 下编[M].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401.
2.许笑非.“非遗”视域下陆丰甲子英歌舞的保护与传承[J].戲剧之家,2019(25):119-1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401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