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中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路径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和落实,我国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多样,现有的教育方式、教育体系和教学理念等,必须进行革新。从“互联网+”视域中教育发展特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入手,浅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 思政课 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5-0165-02
大学生思政教育是国家思政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与高校在校生的成长、发展、思想意识、价值操守和人生目标的建立与形成息息相关,对高校在校生毕业后参与经济建设、社会生产活动、实现个人发展等方面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载体和渠道,直接面对广大高校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新形势
1.教育共享化
在“互联网+”视域中,借助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平台,人们获得教育资源的方式和途径更加灵活多样,很多先进的教育资源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而藉由互联网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比如,借助一些专业性的教育平台,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过程制作成视频影像,并上传到教育网站上,而有教育需求的人,可以通过教育平台,藉由教学视频进行学习。
2.教育互动化
在“互联网+”视域中,教育的另外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实现了有效的互动。在传统教育方式下,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简单互动,但是由于一对多教育模式的束缚,师生互动效果并不十分明显。而借助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语音、视频等网络工具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和沟通,学生也可以针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和困难与教师进行深入探讨。
3.教育碎片化
在“互联网+”视域中,依托微课、慕课等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某一重点知识进行集中讲解,教学更加灵活、机动,自然教学效果也更加高效。
二、“互联网+”视域中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挑战
1.对学生理想信念培养造成极大干扰
在“互联网+”视域中,大量的互联网信息没有经过有效的监管和过滤后,就直接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思想波动较大、自我意识突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和负面思潮的侵袭,进而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产生质疑、抵触的思想和行为。
2.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战
在传统教学思维和理念中,理论教学是高校思政教学的主要方式,因此,教师大多采取理论灌输、言传身教、语言讲解等方式进行教学。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活动型课程与议题式教学、体验式授新等新型教学形式的提出使原本以师为主的课堂教学转变为以生为主的教学模式,以此对原本的传统教学模式造成一定的冲击。
3.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互联网+”视域中,教师能力方面的短板更加凸显。
一是理论创新意识不强。很多理论成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更新,变成了老生常谈,对学生缺乏感染力,不接地气。
二是理论创新能力不强。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都是刚毕业就上讲台,教育实践能力不强,缺乏对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甚至对一些重要理论问题也缺乏深刻认识。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机遇
1.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互联网+”视域中,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引入和实施,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方式和途径,依托这些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进一步创新学习手段和方式,将抽象化、理论化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更加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难度降低了,学习信心提升了,学习兴趣增加了,就从根本上降低了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难度,提升了学习效率。
2.创造了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条件
在“互联网+”视域中,由于学生对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使用比较普遍,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等载体,给学生布置一个学习题目,并设置出完成时限、学习要求和标准。
3.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个人能力和教学水平
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工具作为教学媒介,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最佳方式。视频导入、图片示例、歌曲播放等都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多媒体工具的操作也对高校思政教师,特别是年龄稍长的教师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不同课题制作精美的课件,调试好合适的字体与间距等,并且在教学环节设计中也要考虑到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节点。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创新路径
1.要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
一是从根本上提升对“互联网+”的认知和理解。当前,人们的生产生活已经步入了“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也深受“互联网+”的影响,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对于“互联网+”,高校管理者和思政教育人员要面对它、了解它、认知它,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支持,资源上优化供给。
二是不断紧密联系实际。在“互联网+”视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緊跟社会发展步伐,做到与时俱进,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升思政教学的针对性。
2.要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
一是创新教学模式。在“互联网+”视域中,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紧跟这种变化,而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断革新学习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新媒体等,在学习方式创新上下足功夫,主动对接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诉求。
二是创新教学途径。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内容过多、不利于消化理解等问题,要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高校理论知识有机结合,通过多媒体课件等媒介,不断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解读,围绕难点知识“望闻问切”,定位理论学习的难点、重点,有的放矢地逐一突破、各个攻克,使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三是利用更多载体。在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要积极利用校内网、手机App、QQ群、贴吧等网络载体和平台,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丰富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要不断加大教师队伍的建设力度
一是深挖教师内在潜力。高校思政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很大程度上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意识,高校要不断挖掘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潜力和工作激情,引导他们把教学责任扛在肩上。
二是提升教师的理论素质。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理论研究,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理论素质,为教师进行理论研究、理论创新和理论探索营造良好环境。
三是提升实践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与生活实际结合,才能更有生命力、感召力和影响力,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组织教师集中考察红色文化基地、传统文化基地等,引导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感,进一步夯实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丽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探究[J].学理论,2019(8).
[2]郑淑贤.“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多元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6).
责任编辑:赵慧敏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814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