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泛娱乐化”时代社教类电视栏目的生存发展之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已开播32年的社教类栏目《人口》,既被政府和专家肯定,又受到观众欢迎和好评。《人口》栏目的坚守和创新,值得“泛娱乐化”时代的社教类电视栏目乃至所有内容严肃的电视栏目借鉴。
   关键词:泛娱乐化  社教类电视栏目  《人口》   社会责任   以人为本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项目“新媒体时代西南沿边民族地区的政治传播与国家安全研究”(17BXW110),云南省社科规划特别委托项目“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发展的云南实践研究”(TBWT201803),云南省委网信办项目“网络传播态势及新生代受众研究”(YNWX2017006),云南省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台校共建’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JG2018042)研究成果。
   中央电视台1988年开播的社教类电视栏目《人口》,至今已走过了32个春秋,堪称央视一套的一个“化石级”栏目。在“泛娱乐化”时代,作为社教类电视栏目,《人口》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最关键的是它坚持了两点:一是坚守,即坚守社教类电视栏目的责任和使命,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二是创新,即积极探索观众的需求特点和收视规律,不断创新编排制作理念、方法,使栏目拥有了稳定并不断扩大的收视群,从而成为一个既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又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电视栏目。
  坚守:责任与使命
   《人口》栏目自创办之初起,就肩负着揭示生命奥秘,传播生命科学,普及卫生健康知识,促进人们健康、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探寻中国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全民健康社会建设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独特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既是栏目创办的动因,也是栏目存续的理由和依据。32年来,无论娱乐之风如何劲吹,《人口》栏目“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坚守栏目的责任和使命。
   一、宣传政策和成就。作为一个由中央电视台和原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合办、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承办的专题社教类栏目,《人口》一直将及时、深入宣传国家人口与卫生健康政策作为第一使命,并贯穿在其自创办以来的32年的节目中。在这32年中,党和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和出台了切合我国实际需要的人口和卫生健康政策,《人口》栏目都紧密配合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及时予以报道、解读和宣传。
   在政策宣传的方式方法和技巧上,《人口》栏目根据观众的收视需求和特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从最早的各种工作会议报道到口号式的宣传,又发展到以科普板块为主的直白展示,再到以解说为主的宣教专题,栏目最终选择以故事讲述为主要表现形态,即通过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吸引观众观看。
   二、传播正能量。三十多年来,《人口》栏目始终坚持正确的导向,“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并以自己的特色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首先,宣传医卫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人口》栏目的一个非常重要使命是宣传贯彻党和政府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促进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建设全民健康的社会服务。而建设全民健康的社会离不开广大医卫战线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艰苦付出,因此,《人口》栏目制作了大量节目讲述医卫工作者为人民的健康建业做出的努力,宣传医卫战线先进模范人物的无私奉献精神。
   其次,宣传战胜疾病的勇气。《人口》栏目还通过大量节目讲述病人与疾病顽强做斗争的故事,向观众传播他们积极乐观对待疾病的态度,宣传他们在政府、医卫人员、社会和亲人的关爱和支持下不屈不挠与疾病抗争的精神和战胜疾病的勇气。
   2019年4月23日播出的《“玻璃人”的春天》,讲述了孟宝、白字昱、关涛等三名血友病患者,坦然面对病痛,用科学的态度、坚韧的意志跨过一个又一个生死坎,用乐观向上的心态感染着身边的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在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后,他们主动给予同样身患血友病的病友无私的帮助,用超越病魔延续生命的奇迹,鼓舞着更多患者“生”的勇气。
  创新:制作理念和手法
   在“泛娱乐化”浪潮的冲击下,作为一个政策性、科普性电视栏目,《人口》曾不断受到电视收视市场的挑战,遭遇过许多困难,收视状况曾一度不是很理想,甚至受到央视一套的黄牌警告,播出时间也被调整。对此,《人口》栏目组在坚守栏目责任和使命的前提下,坚持创新求变,根据观众的需求变化和收视规律,积极创新制作理念和制作手法,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制作理念,在内容上贴近观众的需要,在手法上尊重观众的审美习惯,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在当前娱乐之风风靡电视媒体,电视频道多,节目海量化、竞争白热化,政策性栏目、专题性栏目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的今天,《人口》栏目仍然“拥有一批稳定的铁杆观众”,“收视率稳定在一定水平”,而且“在周播栏目中排名靠前”。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内容上满足观众的需要。在节目策划和制作中真正做到以观众为中心,将观众的需要和发展作为节目制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量节目都是广大观众“所欲知应知而未知”的有關人口和健康卫生方面的科学知识。如《油的诱惑》《盐,你吃对了吗》《适量饮酒知多少》《适度饮酒秘籍》《大爷大妈您吃对了吗》等节目,给观众传授日常生活中健康用油、用盐、适量饮酒和老年人正确饮食的科学知识;《科学预防癌症》《科学预防乳腺癌》《科学预防结核病》《预防糖尿病》《科学防“艾”》等节目,则请权威专家告诉观众怎样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人口》栏目组特别注意研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研究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需要,并针对普通老百姓的需要去策划节目选题,在内容上尽量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如在冬天,《人口》栏目制作播出过节目《康心脑 安全过冬》,在春天,制作播出过《春季传染病阻击战》《春季护肤有道》等节目,在夏天,制作播出 过《盛夏防中暑》《暑期儿童安全指南(上下)》等节目;在节假日特别是春节,《人口》栏目制作播出过《节日餐桌讲究多》《春节守护你的胃》《健康喝出新年味儿》《健康玩乐过大年》《健康出游过新年》《健康的新年礼物》等节目,在节后制作播出过《如何应对节后综合征》《新年升级你的健康观》等节目,都是针对普通老百姓生活中的需要所策划制作的。内容是从健康卫生或安全的角度对普通老百姓在不同季节或节假日的提醒、建议和指导,选题紧贴老百姓的生活,紧扣老百姓的需要,因此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    二、以人为本的理念:手法上尊重观众的审美习惯。《人口》栏目宣传国家政策、建设成就和医卫战线的模范先进人物,传播健康卫生医疗知识,不是生硬地灌输、居高临下地说教,而是充分尊重广大观众爱看故事爱听故事的审美习惯。大量节目采用纪实主题故事的形式制作,如《疯狂的“石头”》《向死而生》《用鼻尖“写”字的女孩》《爱心大营救》《“带”著母亲上学》《 再战瘟神》《谁在控制我》《不老的传说》《 离奇的幻觉》《我的眼泪去哪了》《睡不醒的小男孩》。标题就极富悬念和故事张力,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眼球,激起了观众观看的欲望,而且节目都采用戏剧化、故事性结构,以事件述人物,以人物说命运,以命运释科学。在故事内容的叙述上,精心设计节目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通常在节目导视设置悬念,然后在保证纪实类主题内容真实性的前提下,采取现场采访实拍与情景再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回忆与现状的强烈对比,让故事立体丰富又极具叙事节奏感。节目中悬念丛生,情节跌宕起伏,让平淡无奇的内容具有了传奇故事色彩,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观赏性,深深地吸引了观众,满足了观众的观赏心理和审美需求,同时又寓科学知识、时事政策、关爱温情于故事中,使观众在观赏中受到教育、启发和感染。《人口》栏目对观众审美习惯的尊重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总之,在“泛娱乐化”时代,作为一个承担着特殊使命的社教类栏目, 32年来,《人口》栏目一方面坚守责任和使命,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及时宣传国家政策,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普及人口与健康卫生知识;另一方面坚持创新求变,深入研究观众的需求变化和收视规律,积极创新制作理念和制作手法,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制作理念,在内容上贴近观众的需要,在手法上尊重观众的审美习惯,将普通老百姓有强烈需求的内容以观众偏好的故事化手法呈现给观众,形成了融新闻性、知识性、故事性于一体的风格,实现了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从而在“娱乐风潮”围剿之下成功实现突围。《人口》栏目的坚守和创新非常值得“泛娱乐化”时代的社教类电视栏目乃至所有内容严肃的电视栏目借鉴。(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注释:①王 勇:《在灾难新闻和法制节目中体现人文精神》,《声屏世界》,2004(1)。
   ②毛 姆:《环境的产物》序言,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③⑤彭吉象:《〈人口〉栏目的宣传功能、产业功能和文化功能》,《现代传播》,2009(1)。
   ④会 林:《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社会文明——关于〈人口〉栏目》,《现代传播》,200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1851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