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韩浩
摘 要:博物馆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利用是传承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文章首先介绍博物馆民俗文物保护与利用现状,其次阐述博物馆民俗文物保护与利用措施,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词:博物馆;民俗文物保护利用;现状;措施
1 博物馆民俗文物保护利用现状
1.1 专门的民俗文物博物馆数量少
我国民俗文物众多,但用于保护和展览民俗文物的博物馆数量却相对较少。近几年,政府和有关单位牵头成立该类型的博物馆数量创新低,各省市文化和旅游部门对建立该类型的博物馆也处于探索之中,社会对文化产业发展及民俗文物收集保护和利用并没有足够重视。因各省市在政治方面、经济层次和文化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政府及文化和旅游部门对民俗文物收集、研究及博物馆保护人员等方面的资本投入远远跟不上目前实际的博物馆需求量和民俗文物的保护数量。新建博物馆跟不上文物保护的需求数量,原先已经成立的博物馆一般情况下既无法短时间内增大展览规模,又无更多的空间建立更多的馆藏场所,造成很多民俗文物无法及时收集,即便是收集起来的民俗文物也无法快速得到博物馆的保护和利用。
1.2 民俗文物流失较严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文化、新产业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文化形式,我国民俗文化保护面临困难。有很大一部分的民俗文化和民俗文化产物正濒临自然消亡和人为损坏、破坏,一些民俗文物即便在博物馆得到有效的展览,却得不到更高层次的保护和利用。为了谋取私利,国内不法分子暗中交易民俗文物,甚至会向国外购买者出售一些失去监管的民俗文物,给我国民俗文物保护和收集工作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1.3 部分博物馆对民俗文物不重视
对民俗文物不重视是影响民俗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另一现实问题,部分博物馆不深入了解民俗文物的文化内涵,对民俗文物及其背后的时代特征、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无深刻的认识体会。未把保护民俗文物提上议事日程,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延误了保护民俗文物的时机,造成了许多优秀的民俗文物流失。
新时期社会各界对博物馆在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上的重要功能和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建成了一些功能齐全、作用发挥较好的民俗文化博物馆。面对新形势如何做好博物馆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本文结合弶港文化展示馆在自身展馆建设及民俗文物红帆船保护和利用的有效措施方面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和思考。
2 博物馆民俗文物保护利用措施
2.1 弶港文化展示馆对民俗文物保护利用措施
弶港文化展示馆对于自身展馆的建设及馆中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工作非常重视。弶港镇文化展示馆是弶港镇文广中心重要的组成部分,属于镇级博物馆。弶港文化展示馆建成于2012年,建筑面积超4000平方米,总投资额超5000万,设置了弶港民俗渔文化主题馆、新四军海防团纪念馆和沿海大开发成就馆三大主题馆,其中以红帆船为代表的新四军海防团纪念馆内容形式最为丰富。
2.1.1 扩大保护范围
近年来,弶港文化展示馆不断更新自身展馆内容,把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到民俗文物的展示中,将以往单一的文物陈列变为如今不仅有文字、图片说明,而且还有幻影成像、实物模型、数字沙盘和视频互动等表现形式,使其真正成为现代化、高科技展馆的典型案例。弶港文化展示馆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也增加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宣传工作,不断收集有关红帆船的资料信息,充分了解当地红帆船的分布情况,积极了解红帆船的制作方法及应用途径,并认真探索红帆船的时代属性及当时新四军海防团使用红帆船取得的重大战绩。
2.1.2 注重文化沉淀
弶港文化展示馆不仅重视对民俗文物红帆船的征集保护工作,而且也注重发掘红帆船的文化价值,积极做好红帆船有关信息的调查了解及记录工作,对红帆船为我国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的贡献做详细的文字叙述,并调查制作了《红帆船》专题片在央视七套播出,为加大对红帆船文物的利用及红帆船文化传承宣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弶港文化展示馆将民俗文物红帆船及所有相关的文字材料都逐一纳入档案,避免在展馆展览过程中出现不一致。一方面弶港文化展示馆不断发掘自身在文化保护方向的潜能,另一方面也不断积极探索,开展以红帆船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层面的保护工作。
2.1.3 提升保护技术
为了增加对博物馆及馆内民俗文物的保护,适当提升保护技术,在保护措施中加入新技术,比如展馆要对馆内的民俗文物和藏品进行定时、定期的管理维护,重视民俗文物的储存位置和环境,合理控制馆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自然因素,避免自然因素影响博物馆及馆内文物的保护工作。弶港文化展示馆对民俗文物红帆船的保护利用工作非常具体,既着重于红帆船的修复工作,尽量让展示的红帆船恢复原来面貌,又在区域内的厂区、乡村、学校、机关、港口等35处显眼的地方展示红帆船1∶1实体模型,让民俗文物“活”在红色土地上。
2.2 博物馆和民俗文物利用措施
2.2.1 增加文化内涵
政府及文化产业部门要对民俗文物进行文化层面的内涵研究,从民俗文物中汲取大量相关的民俗学知识内容,为后期的文化工作奠定基础。弶港文化展示馆在红帆船文化层面的研究取得丰富的成果。红帆船有其红色历史,是为打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作出重要贡献的缩影。新四军海防团借助红帆船突破了敌寇的经济封锁,为巩固和发展苏中根据地輸送了大量的物资,成为新四军到敌占区进行贸易的主要进出港口和中转地。弶港的红帆船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牢记历史、缅怀先烈,文化部门及媒体专题播出了“红帆老人”崔广明与他的家庭军史馆的故事。我们还联合东台市教育局、弶港小学编辑校本教材《红帆摇篮》,把以红帆船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传承给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2.2.2 开展展览活动
博物馆借助民俗文物展览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增加人们对民俗文化的知识储备量,提高普通民众对我国优秀民俗文化和典型民俗文物的了解,将我国民俗文物和民俗文化继承和延续下去。弶港文化展示馆不断丰富民俗文物展览活动的形式和展示手段,如在陈列上增加适合青少年理解的深入浅出的说明文字。在红帆船的主要展陈上都安装了触摸屏,通过触摸屏就能直接看到红帆船的历史现状保护利用资料,非常适合现代人喜爱网络空间的习惯。在展示手段上增加必要的辅助设施,尽量引入互动内容,红帆船的展陈中就采用了红帆船海上战斗过程的模拟展示手段。还由馆内展示扩展到馆外流动展览,又增加了红帆船主题活动、红帆船讲座及红帆船文艺活动等。展示馆与当地的中小学合作,共同开展民俗文物展览活动,用历史文化熏陶中小学生,建立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及利用理念,为将来民俗文物、文化的传承做贡献。
2.2.3 开发文创产品
弶港文化展示馆重视对红帆船文创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既制作了红帆船1∶1实体模型,满足社会各界人士实际体验、拍照留念等各方面的需求,又制作了可带回纪念、观赏的红帆船小型模型,吻合了观众、游客、青少年求知求乐的要求,从而在某种形式上实现了把“博物馆”带回家。博物馆应积极与相关文创企业结合,对民俗文物及其代表的民俗文化进行商业开发,如开发文创背包、文创钥匙扣和文创书签等产品。这些与传统民俗文物和民俗文化非常相关的饰品、挂件和扣件,不仅能够取得一部分的经济收入,用于博物馆的自身发展,而且也为民俗文物宣传和民俗文化传播做出贡献。借助商业资本力量,加快推广民俗文化传播,通过制作出来的文化产品增加人们对于民俗文物和民俗文化的兴趣,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民俗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中去。
3 总结
博物馆和民俗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工作任重道远,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第一,通过扩大保护范围、注重文化沉淀和提升保护技术,增强对博物馆和民俗文物的保护。第二,通过增加文化内涵、开展展览活动和开发文创产品,提升对博物馆和民俗文物的利用,为我国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左秀芳.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8):130-131.
[2]李贞.浅谈民俗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研究和保护[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4):129.
[3]万酉生.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初探[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120-121.
[4]李俊超.浅谈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17):25+27.
[5]李晓梅.关于做好民族民俗文物保护利用的几点思考[J].黑河学刊,2018(3):26-27.
[6]张媛文.浅谈博物馆与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J].艺术评鉴,2018(3):134-13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7/view-152052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