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智辉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制定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指出:“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关键词】内部审计;独立;真实
1.增强企业领导以及职工对内部审计的认识
内部审计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是为企业的管理者服务的,作为企业的领导就应该重视该项制度的建立与健全,致所以有的企业没有合理实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其根本原因就是企业的领导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对企业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增强企业领导及职工的内部审计意识是搞好内部审计的必要条件。只有感受到它的重要性才会竭尽全力的去做,增强企业领导及职工的内部审计意识是搞好内部审计的必要条件。企业领导的认识与重视提高一个层次,那职工的工作就会更顺利。
2.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
内部审计需要企业建立一个良好的控制系统以及通畅的信息反馈体系的保障,让内部审计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在机构设置上就必须体现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着手强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制衡机制。从审计的独立性来看,内审机构的地位越高,审计的控制作用就发挥得越好;从有效性来看,内审部门直接由企业管理的最高权力机构领导更便于内审工作的开展。将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在审计委员会的管理机制之下,独立于经营管理部门之外,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使其对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控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成为可能。
3.明确扩大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及作用
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应从传统的查错防弊的财务审计向为企业内部的管理、决策和效益服务的管理审计转变,应将管理审计与财务审计结合起来,以形成完整的内部审计监督与评价机的遵守情况,资产的安全性、资源利用的经济和有效性、预定目标的完成情况,与之相关的舞弊审计和计算机系统审计也属于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内部审计的目标应侧重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中企业竞争的加剧,质量和效益与企业生死攸关,因而要求内部审计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旨在找出改进管理的办法,提高经济效益。重点应逐步倾向于经济效益的审计。经济效益的审计是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效益进行监督、评价和分析影响经济效益的因素,挖掘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现代企业由于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业务的日趋复杂,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管理层次的多级化及生产经营地点的分散化,使各管理当局面对纵横交错的生产经营系统,不可能事必躬亲地直接控制各生产经营环节及有关的经济活动,这就客观上需要有健全的审计机制,评价、监督企业所属各经济责任承担者按既定的目标、方针、政策、制度、计划、预算等的要求认真履行其承担的经济责任,并揭露违法违纪、营私舞弊、贪污盗窃、损失浪费以及经营管理中的弊端,达到加强企业控制、严肃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的目的。可见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应该具有监督和评价的双重职能,在做好内部审计对财务活动监督的同时,重点发挥审计评价职能。
4.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增强竞争力,降低风险
企业内部的管理部门间业务竞争,渗透,兼容,优则胜、劣则汰。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要生存要发展,就需要提高人员素质增强竞争力。内部审计部门还需要与外部审计部门竞争。这也需要提高人员素质,提升竞争能力。除此之外,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审计部门还需要逐步形成风险预警、效益评估方面的核心业务专长,使内部审计的优势无法被替代。
为了保证内部审计核心专长的发挥,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培养企业内部审计的核心能力,尤其应该建立合适的人员培训和流动机制。内部审计部门在人力资源的调度方面应有足够的灵活性,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内部审计需要知识渊博的复合型人才,要保证审计人员具备适当的专业知识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 需要要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鼓励审计人员获取相关专业证书,审计人员的构成除财会审计专业人员外,还可配备信息技术、营运管理、法律及其他专业人员。因此各企业必须下大力气搞好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组织内部审计人员不断的到先进的内部审计单位学习,学习先进单位的先进经验。面对现代审计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必须熟识国家的法律法令和经济改革的方针政策,必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知识,特别要加强对财会、统计、经济活动分析、财税、市场营销、写作及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恪守客观、公正、廉洁的原则,本着对企业负责的态度和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意识,依据有关法律和经济活动的原理、原则,实施经济监督、鉴证和评价,从实质上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做到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机密,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现代知识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准的内部审计队伍。
5.审计方法的灵活运用,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5.1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审计方法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的一种管理职能,向本单位负责。随着企业经营活动 内部审计应采取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法,使之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首先,要对企业的计划、决策进行审计,审查决策方法的科学性,审查决策所依据的资料、数据的可靠性,审查决策有关保证措施的可行性。应积极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对各方面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和论证,提出自己的意见,作为企业的决策参考。
5.2风险排序提高审计效率
风险排序就是根据日常的观察或者以前审计的结果,对被审计项目进行风险排序,风险最高的影响大的部分进行重点审计,风险不高的部分审计的时候可以进行一般的审计或者不审计。抓住重点,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高风险的环节。风险排序的方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要求,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节省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5.3充分利用先进手段和借鉴外部审计来辅助审计
计算机等先进手段的运用,提高了审计的效率。有外部审计业务的部分,在审计计划阶段就可以与外部审计师充分沟通和协调,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可以利用的外部审计的结果,还可以要求注册会计师在不违反《独立审计准则》的前提下,适当修改审计程序以便内审时利用外审成果。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降低审计成本,降低审计风险。
5.4加强后续审计
后续审计就是内部审计人员在发送审计报告之前确认被审计单位已经采取了纠正行动或者正在采用纠正行动,或者确认高级管理层或董事会已经承担了对审计报告中审计结果不采取纠正行动而产生的风险。也就说内部审计部门要监督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执行情况,以求整改。
现代企业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正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从演变上看,企业制度的改革主要是围绕着落实责任、完善控制、提高效率、减少损失和风险等方面进行。内部审计也同样要根据这些变化来完善审计程序,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果,发挥专业优势来适应企业经营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将会更加合理、科学和有效的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孙政军.试论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与完善.魅力中国,2010,9(3).
[2]鲍力涛.论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职能变化与发展.财会通讯,2009,(6).
[3]成颖利.内部审计评价职能研究.会计师,2010,(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622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