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链球菌病的防治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忠
羊链球菌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对山绵羊危害很大。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行传染,其临床特征主要是下颌淋巴结与咽喉肿胀。
坏死杆菌病是畜禽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临床上表现为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黏膜的坏死,有时在其他脏器上形成转移性坏死灶。
1 病原
病原为坏死梭杆菌。坏死梭杆菌为革兰氏阴性,严格厌氧的细菌,分类上属拟杆菌科、梭形杆菌属。具有明显的多形性,小者呈球杆状,大者为长丝状,且多见于病灶及幼龄培养物中,染色时因着色不匀,犹如串珠状。本菌无鞭毛、无芽孢,也不产生荚膜。该菌至少可产生两种毒素,其外毒素皮下注射(兔)可引起组织水肿,静脉注射则数小时内死亡;内毒素皮下或皮内注射可致组织坏死。
坏死梭杆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对热及常用消毒剂敏感,但在污染的土壤中能长时间存活。本菌对4%的醋酸敏感。
2 流行特点
坏死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动物的饲养场、被污染的土壤、沼泽池、池塘等处均可发现。此外,还常存在于健康动物的口腔、肠道和外生殖器等处。羊主要通过损伤的皮肤、黏膜而感染。草料锐硬,饲料中矿物质特别是钙、磷缺乏,维生素不足,营养不良均可促使该病的发生,本病多发生于低洼潮湿地区和多雨季节潮湿、拥挤圈舍内的羊只。本病呈散发和地方性流行。
3 临床症状
病初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不食,反刍停止,行走不稳;结膜充血,流泪,后流脓性分泌物;鼻腔流浆液性鼻液,后变为脓性;口流涎,体温升高至41℃以上,咽喉、舌肿胀,粪便松软,带粘液或血液;妊娠母羊流产;有的病羊眼睑、嘴唇、颊部、乳房肿胀,临死前呻吟、磨牙、抽搐。急性病例呼吸困难,在24h内死亡。一般情况下2―3d死亡。
4 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主要以败血性变化为主。尸僵不显著或者不明显。淋巴结出血、肿大。鼻、咽喉、气管黏膜出血。肺脏水肿、气肿,肺实质出血、肝变,呈大叶性肺炎,有时可见有坏死灶;大网膜、肠系膜有出血点。胃肠黏膜肿胀,有的部分脱落。第四胃出血及内容物变稀。第三胃内容物干如石灰;幽门出血及充血。肠道充满气体,十二指肠内容物变为橙黄色。肺脏常与胸壁粘连。肝脏肿大,表面有少量出血点;胆囊肿大2~4倍,胆汁外渗。肾脏质地变脆、变软,肿胀、梗死,被膜不易剥离。膀胱内膜出血。各脏器浆膜面常覆有黏稠、丝状的纤维素样物质。
5 临床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结合流行病学可初步诊断。确诊可进行实验室检查,镜检本菌多呈双球形,呈链状或单个存在,周围有荚膜,革兰氏染色呈阳性。
6 防治措施
6.1 预防
①未发病地区勿从疫区引入种羊、购进羊肉或皮毛产品时,应加强防疫检疫工作。②常发病地区坚持免疫接种,每年发病季节到来之前,用羊链球菌氢氧化铝甲醛菌苗进行预防接种。大小羊只一律皮下注射3毫升,6月龄以上羊,5毫升/只羊,3月龄以下羔羊,2~3周后重复接种一次,免疫期可维持半年以上。③做好夏秋抓膘、冬春保膘、防寒保温工作。发病后,及时隔离病羊,粪便堆积发酵处理。羊圈可用含l%有效氯的漂白粉、10%石灰乳、3%来苏儿等消毒液消毒。在本病流行区,病羊群要固定草场、牧场放牧,避免与未发病羊群接触。对未发病羊提前注射青霉素或抗羊链球菌血清有良好的预防效果。④加强清洁工作,清除牧场或圈舍遗留的皮毛和尸骨,进行深埋或焚烧。
6.2 治疗
及时隔离治疗发病后,对病羊和可疑羊要分别隔离治疗:每只病羊肌注青霉素30~60万IU,每日1次,连用3d。肌注lOCk的磺胺噻唑lOml,每日1次,连用3d,也可用磺胺嘧啶或氨苯磺胺4-8g灌服,每日2次,连用3d。在治疗的同时,对场地、器具等用10%的石灰乳或3%的来苏尔严格消毒,对羊粪及污物等要堆积发酵,病死羊严格按《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无害化处理。
7 类症鉴别
本病应与羊炭疽、羊梭菌性痢疾、羊巴氏杆菌病相鉴别。羊炭疽病羊缺少大叶性肺炎症状,病原形态不同;羊梭菌性痢疾无高热和全身广泛出血变化,病原形态有差别;羊巴氏杆菌与羊链球菌病在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上很相似,但病原形态不同,前者为革兰氏阴性菌。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0629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