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林芝市两区县藏猪流行性腹泻血清学调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了解西藏市猪流行性腹泻(PED)流行病学情况,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对采集的林芝市巴宜区和米林县364份藏猪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藏猪的PED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39.56%,其中公猪血清抗体阳性率为40.63%,母猪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8.37%。从性别上公猪和母猪的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巴宜区(26.37%)和米林县(52.74%)PEDV抗体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林芝部分地区藏猪流行性腹泻感染普遍,应注意防止该病的发生。
  关键词:藏猪;猪流行性腹泻(PED);ELISA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9)05-0031-02
  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猪肠道发生病变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导致育肥猪和架子猪群发生急性腹泻,又被称为“流行性病毒性腹泻”。我国1980年报道过该病。目前,我国很多省(市)都发现了该病的存在,对我国的养猪业造成了极大的威胁[1,2]。藏猪是我国的特有猪种之一,更是青藏高原上独有的特色猪种,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藏猪产业也是西藏重点发展的高原特色畜牧业之一。藏猪目前养殖方式主要是放养,但规模化养殖正在迅速扩大,导致内地生猪的主要传染病有在藏猪中流行的趋势。有关当地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病学还未见相关报道[3-7]。因此,本次试验对林芝市巴宜区和米林县藏猪流行性腹泻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为该市藏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病料采集: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林芝市巴宜区和米林县藏猪养殖户、中小规模养殖场选取只进行过常规免疫、并未接种过流行性腹泻疫苗的藏猪,采集全血364份,编号,分离血清,置于-20 ℃冰箱,待后续使用并进一步分析。
  采用商用ELISA试剂盒(厦门汇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603),按厂家说明书检测PED的血清阳性率。试验有效性:阳性对照孔平均OD值≥1.00;阴性对照孔平均OD值≤0.10。临界值计算:临界值=阴性对照孔平均OD值+0.15。阴性判定:样品OD值<临界值者为猪流行性腹泻抗体(PEDV-Ab)阴性;样品OD值≥临界值者为猪流行性腹泻抗体(PEDV-Ab)阳性。
  本次试验中检测结果采用SPSS 16.0对不同地区和性别流行性腹泻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不同地理位置、年龄、性别PEDV的血清效价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该地区藏猪PEDV的抗体阳性率平均为39.56%,其中公猪抗体阳性率为40.63%,母猪抗体阳性率为38.37%,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在PEDV流行过程中性别因素的影响不大。从地区上看,巴宜区PEDV抗体阳性率为26.37%,低于平均水平,而米林县PEDV抗体阳性率则达到了52.75%,两地区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3  小结与讨论
  PED是PEDV感染猪之后引起其肠道发生病变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8]。自从该病被人们发现以来,已在我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4]。田小艳等[9]对在广东采集的95份样本进行检测,PEDV的抗体阳性率为33.7%;杜堅等[3]对广西4个猪场中11 090头猪进行PEDV检测,发病4 658头,平均发病率为42%(4 658/11 090),死亡265头,病死率为5.69%(265/4 658),其中有些猪场发病较为严重,发病率高达72%,而发病率较低的猪场也有37.85%;张志等[10]对29个省份的7 021个猪场进行检测,在其中的4 060个猪场发现了PEDV感染,场阳性率为57.83%,并且在对从屠宰场采集的675份组织样品进行检测时发现也存在PEDV感染,其阳性率为12.75%。
  本次试验中检测到林芝市巴宜区和米林县PEDV整体抗体阳性率达到了39.56%,与大多数省份相比,该地区的PEDV感染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11-14]。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基于西藏地理位置因素,地处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氧含量少。夏季气候更是复杂多变。牧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家畜疫病防控大多由基层兽医或牧民进行简单培训来进行。此外,由于农牧民对该病的认识不足,在饲养管理中缺乏有效的措施,从而造成疾病传播,影响当地藏猪业的发展。本次试验是利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样品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抗体(PEDV-Ab),以期为西藏林芝市猪流行性腹泻的检测及科学、规范、合理地选用药物防治提供方法和依据,减少其对藏猪养殖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陈溥言.兽医传染病学[M].第5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229-231.
  [2] WOOD E N.An apparently new syndrome of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J].The veterinary record,1977,100(12):243-244.
  [3] 杜  坚,蒋玉雯,白安斌,等.广西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4,21(6):52-53.
  [4] 甘振磊,汤德元,李春燕,等.猪流行性腹泻流行特点及流行现状的研究[J].猪业科学,2010,27(12):24-28.
  [5] 洪云华.猪流行性腹泻流行规律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40-141.
  [6] 路  斌,朱军华,朱晓玲,等.正确应对猪流行性腹泻[J].中国畜牧业,2014(3):86-87.
  [7] 王爱勇.规模化猪场仔猪流行性腹泻发病情况及发病机制[J].北方牧业,2015(12):22-23.
  [8] LEE C.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An emerging and re-emerging epizootic swine virus[J].Virology journal,2015,12:193.
  [9] 田小艳,孙  华,邓雨修,等.3种致猪腹泻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J].动物医学进展,2009,30(9):54-57.
  [10] 张  志,董雅琴,刘  爽,等.我国部分省份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监测[J].中国动物检疫,2014(10):47-51.
  [11] 徐国栋,李  峰,张广峰,等.国内猪流行性腹泻防治概况[J].畜牧与兽医,2011(12):88-93.
  [12] 宣长和.猪病学[M].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3] 尹宝英,吴旭锦,熊忙利,等.猪流行性腹泻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3,34(12):156-159.
  [14] 张海明,田  野,王艳丽,等.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病学调查综述[J].猪业科学,2014,31(3):90-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636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