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细叶韭垄作栽培的优点及关键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细叶韭人工垄作栽培具有改善土壤性状、提墒保苗、排水防涝、消灭杂草和减轻病虫害、增加花序产量、提高花序品质、省工省时、便于田间管理等优点。本文从合理选地、施足底肥、整地起垄、适期移栽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细叶韭垄作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细叶韭;垄作栽培;优点;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3.3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09-0058-02
  细叶韭(Allium tenuissimum L.)属百合科葱属[1],俗称麻麻花、杂麻花等,是以花序为产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2-3]。花序经油炸之后,香味浓郁,风味独特,是一种别具地方特色的调味品资源,也是北方地区诸多家庭、饭店特色面食、拌菜、烹饪的首选[4]。根据分析,细叶韭花含有多种硫化合物[5-6],具有解毒、壮阳、补肾、抗癌等功效[7]。为了掌握细叶韭的特征特性、扩大细叶韭人工栽培种植规模,实现细叶韭产业化发展,于2011年开始对细叶韭进行了人工栽培试验。细叶韭人工栽培是一项精细而繁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苗期管理至采花收获都要求精细,特别是锄草松土、采花收获都需要人工作业,工作量较大。为了省时、省力、高效,找到科学的栽培途径,于2015—2017年开展了细叶韭平畦栽培和垄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垄作栽培效果更好。
  细叶韭垄作栽培可以聚集耕层土壤,加厚活土层,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性状,防止板结,排水防涝,减轻病虫草害等;可以改善光照,增强光合作用,提墒保苗,促进细叶韭植株生长发育,增加花序产量,提高花序品质;而且起垄后便于田间作业,更加省工省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细叶韭垄作栽培,要注意合理选地、施足底肥,做到适时、合理移栽,并加强田间管理,以提高花序品质和产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    垄作栽培的优点
  1.1    改善土壤性状
  土壤作为植物体主要的养分、水分提供者,其理化性状直接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和经济产量。细叶韭虽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但是较厚的活土层可以为细叶韭生长发育提供更充足的养分、水分,为细叶韭根系提供较大的生长空间,保证细叶韭正常生长发育,获得较高产量。采用起垄栽培,可以聚集耕层土壤、加厚松土层、熟化底层土壤、增加土壤团粒结构、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理化性、改善土壤透气性;同时也增加了雨水的渗蓄能力,扩大了根系分布范围,增强了细叶韭的抗旱能力及其根系对土壤水分、养分的吸收能力,促苗壮根。
  1.2    提墒保苗
  细叶韭植株移栽时,容易造成根部创伤、生理机能下降等状况。采用垄作栽培,由于活土层聚集、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土壤表层孔径较少,阻断了水分蒸发,起到了保墒的作用。土壤保墒能力的提高,可为植株提供充足的水分。起垄栽培增加了土壤受热、受光面积,能够较快地提高土温,增强根系理化活力。起垄后白天升温快,有利于植株生长;夜晚降温迅速,有利于养分积累,利于植株根系发育,缩短了缓苗时间,达到尽快返苗、保证移栽植株成活率的目的。
  1.3    排水防涝
  细叶韭比较耐干旱,但在生长过程中既需要充足的水分供给,又怕水多。采用垄作栽培,在需水灌溉时,水可以沿着垄沟流入,灌溉水由垄沟内侧渗入垄床,改土壤表层灌溉为垄侧渗灌,避免了浇水灌溉对土壤表层的直接冲击、因表层灌溉土壤支撑力下降或因重力作用而造成的地表土壤板结,同时也避免了灌溉水涝、通气不畅等问题。在雨季雨水较多时,可以起到排水防涝的作用,使细叶韭植株在适宜环境中生长。
  通过人工栽培细叶韭试验,土壤湿度以田间最大持水量50%~60%为宜;如果长期排水不畅易发生积水,极易引起根部腐烂,产生蝇蛆,最终导致细叶韭植株死亡。
  1.4    消灭杂草和减轻病虫害
  细叶韭起垄栽培改变了灌溉方式,将表层下渗灌溉改为侧面渗灌,使表土层吸水减少、垄面土壤相对疏松、地表土壤相对干燥,不利于杂草种子发芽、生长;同时,由于垄面表层土较干燥,土壤附着力减小、凝聚力下降,锄地时土壤容易粉碎,有利于促进杂草与土壤分离、快速失水,杂草死亡率较高,可减轻杂草危害。起垄栽培时,雨季垄面地表不易积水,表层土壤比较干燥,破壞了昆虫繁殖的环境条件,特别是抑制了蝇蛆的繁殖,从而减轻了对细叶韭植株的病虫危害。
  1.5    增加花序产量,提高花序品质
  细叶韭垄作栽培将表面灌溉改为侧面灌溉,减少了灌溉水中泥土对叶片的污染,保持植株叶片干净,增强叶片对光的吸收能力,增强光合作用,使植株生长良好,生物产量提高,花序产量增加。垄作栽培地表土壤相对干燥,可以增加太阳光反射,使太阳光强度增强,提高光合效率。同时,起垄栽培也减少了因灌溉或降雨产生的田间积水对细叶韭花序的污染,有利于细叶韭花序品质的提高。
  1.6    省工省时,便于田间管理
  细叶韭为鳞茎分蘖繁殖(或裂变繁殖)植物,植株以簇聚生、按几何级数递增,植株群体数量增长较快。采用垄作,便于田间管理工作的开展,一系列田间管理都可以在垄沟内操作完成,不仅中耕、松土、除草时不会踩实苗地,花序采收也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在垄沟中可以同时采收相邻2垄地块两边的花序,采收效率显著提高。
  2    垄作栽培关键技术
  2.1    合理选地   细叶韭生长对土壤环境要求不严格,但不适宜在低洼易涝地块、盐碱地种植,最好选择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力中等、通透性好的地块进行栽培。低洼地渗水性差、排水不良、土壤通气性差,细叶韭易烂根产生蝇蛆,引起植株死亡。
  2.2    施足底肥
  细叶韭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一次施足底肥尤其关键。特别要多施有机肥,充足的有机底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蓄水条件,提高土壤温度,中和盐碱、减少土壤盐分,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随旋耕施有机肥和硝酸磷复合肥750 kg/hm2左右。
  2.3    整地起垄
  细叶韭垄作栽培可分为宽垄栽培和窄垄栽培。有关研究发现,宽垄栽培更利于田间作业,对细叶韭生长影响较小,细叶韭植株生长良好、品质好、产量高。起垄要求:秋季深耕,春季土壤解冻后旋耕耙耱,整地、南北起垄。土壤不宜过湿或太干,以保持垄土疏松。起垄规格:110~120 cm为一带,开沟起垄,垄沟宽45~50 cm,垄面宽度以65~65 cm为宜,垄沟上窄下宽均匀。
  2.4    适期移栽
  有灌溉条件的地块,早春或细叶韭花序采收后的雨季均可移栽。旱地栽培选择在雨季移栽为宜。移栽要随刨随栽,将根系剪至5~6 cm长,把根系放直,覆盖松土,压实。宽垄栽培一带栽植3行,行距35~40 cm,穴距30~35 cm,每穴10~20株,覆土厚4~5 cm。
  2.5    田间管理
  2.5.1    返青前管理。细叶韭返青较早,北方地区一般前期降雨少、春季多干旱,为了促使移栽苗及时返青,返青前需尽早清理移栽苗根部杂物,用钉齿耙将畦面上的枯叶、枯薹和杂草清除干净,并及時浇水,促进返青。
  2.5.2    水肥管理。为了促进细叶韭分蘖,新叶长出后要注意适期浇水,进入旺盛生长时期,应视具体情况适期追肥、浇水,促进植株生长。追肥应以氮肥为主,配合适量磷肥、钾肥,以加快植株生育进程,使植株提前开花、结实,增加花序产量。夏季,应注意排水防涝。入秋后,水分仍然是影响细叶韭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盛花期过后一直到收获结束,仍需注意加强肥水管理。
  2.5.3    中耕、除草管理。细叶韭每年5月就进入快速生长期,中耕除草作业需多次进行。中耕不仅可以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促使根系发育,还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保水。垄作栽培要注意掌握中耕深度,垄底深除,垄背浅除,以免伤苗伤根造成减产。中耕应在晴天进行,做到中耕“三忌”:忌漏除、忌植株周围不除、忌伤根伤苗。垄背杂草要及时清除,锄干不锄湿,彻底消灭杂草。苗心草要用手拔除,也可使用2,4-D丁酯化学除草,用量为750~900 mL/hm2。
  3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78.
  [2] 栗利元,张未芳,郑联寿.细叶韭生活习性的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2):63-65.
  [3] 贺学林.细叶韭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814.
  [4] 栗利元,张未芳.细叶韭调味品的产业化初探[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9):104-105.
  [5] 穆启运.细叶韭花化学成分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1,21(6):1204-1208.
  [6] 许曼筠,张婕,李美萍.HS-GC-O-MS分析细叶韭花易挥发性风味成分[J].食品科学,2017,38(10):199-203.
  [7] 邹忠梅,于得泉,丛浦珠.葱属植物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1999,34(5):395-400.
  作者简介   张未芳(1971-),女,山西原平人,副研究员,从事细叶韭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   2018-12-2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8942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