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技培训在重大农技推广服务项目中的作用和实施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以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主持的重大农技推广服务项目为例,结合辽宁省水稻产业发展特点,阐述了科技培训在项目执行中的重要作用及具体的实施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技培训;农技推广;作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2-0242-01
  辽宁省水稻产业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是农业部、财政部下达的重大推广试点项目,项目旨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以水稻实用技术集成示范带动技术创新,以成果转化示范提高辽宁省水稻生产能力;建立“科研试验基地、专家团队+区域示范基地+基层推广服务体系+农户”的链条式农技推广新模式,构建新型科技服务体系,探索建立水稻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的新机制,探索建立高校和科研院所农技推广人才评价体系,全面提升辽宁省水稻产业科技贡献率[1]。
  1    科技培训的作用
  农技推广的本质就是教育,而农技推广的过程也就是教育的过程[2]。农技推广的核心性质是其教育性,只有通过对农民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教育与培训,才能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与新信息,扩散普及并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农民培训始终贯穿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各个环节中,且处于核心地位[3-4]。
  辽宁省水稻研究所作为技术依托单位,重点协助建设苏家屯试验站以及大洼区王家镇绿色稻米认养基地、盘山县坝墙子镇稻蟹生态种养基地、沈北新区稻梦空间稻米主题公园、东港市示范繁殖农场等4个示范基地,并且有力地扶持了2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项目针对试验站及各示范基地特点,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科技培训与服务。在苏家屯试验站,于水稻观摩的最好时期7—9月中下旬,安排专家为来试验站引种观摩的各地人员讲解试验站内展示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等。不但提高了合作社以及种植大户对新技术、新品种的认识,而且在互动中了解到当前农民的水稻生产实践经验、病虫草害防治方法、常用农机设备等方面的信息及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为将来解决农民关心的问题提供了课题和工作重点。在大洼绿色稻米认养基地,水稻所重点放在提升农民职业化水平上。依托大洼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农闲时间以及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组织综合素质高、生产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基地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举办培訓班、现场会共计5次,促使生产工作人员对稻蟹种养关键性技术和操作技能消化快、转化好。水稻专家全年开展现场技术指导50余人次,培养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
  项目实施期间,项目组专家根据试验站、各示范基地以及核心示范区周边农户需求,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异化培训,综合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共举办科技培训班10余次,与各项目区农技推广部门的技术人员深入农户田间地头,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130余人次,培训农户2 320人次,发放了《水稻工厂育苗技术挂图》《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手册》《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水稻工厂化育苗技术光盘》等技术资料。召开水稻工厂化育苗现场会3次、水稻机械化插秧现场会2次、水稻工厂化育苗现场观摩会1次,通过电话、微信、短信、QQ等多种方式为合作社、当地农民、种粮大户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培训科技带头人19人、技术骨干力量42人、示范户360余户,促进了项目区农民水稻实用栽培技术的普及。
  2    科技培训实施措施
  2.1    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为项目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在沈阳农业大学直接指导下,集中农业科研、推广、生产等各方面的力量,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信息中心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及铁岭、辽中、盘锦、东港等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等单位组成项目技术服务小组,建立并完善科技培训运行机制,在人力、物力、技术和资金上给予充分保障,确保各项工作措施及时到位。
  2.2    政府推动,政策引导,为项目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和国家有关政策,与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在人力、物力及财力等方面给予保障,以加强项目的技术推广力度及政策引导,保证技术培训的成效,大大提高技术开发和示范推广的效果[5]。
  2.3    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实施,整合资源强化考核与监督
  加强本单位与项目区的农业生产部门、推广部门、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发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骨干力量的作用,建立完善的技术协作服务推广网络。同时,注重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承担的省市农业综合开发推广项目相结合,实现多部门、多层次协作,强化技术集成,确保项目培训任务高质量完成。
  按照省级绩效考评制度的有关要求,实行责任人负责制和目标管理制,建立层层负责的监督检查考核机制。根据项目区各地承担的任务指标,合理确定考评指标,在项目实施完成后,组织成立考评小组,对各地科技培训情况进行检查验收,使项目参加人员的责、权、利相结合,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3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1    缺乏基层农技推广人员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待遇低,工作任务繁重,人员流失严重,新的力量补充不进来,尤其缺乏年富力强的工作人员。建议提高工作福利待遇,引进大批青年大学生扎根农村,服务新农村建设。
  3.2    现代农业新技术,特别是技术方法类成果的推广应用
  采用者一般应具备一定的农业基础知识,熟悉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而现阶段仅有少量科技带头农户具备这种能力,多数农民尚不具备。建议加大职业化农民培训力度,发挥职业化农民的示范引领作用。
  3.3    民间组织与企业参与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有待完善
  近年来,民间组织(各类农民协会)与企业(公司)的推广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一些新型肥料、农药生产企业,吸纳了较多大学毕业生作为推广员、销售员,在信息沟通、技术交流、服务区域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但缺乏与科研推广机构的协调,在新技术推广方面存在短板。建议政府扶持部分企业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加大对企业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
  4    结语
  农业科技快速发展,农技推广需要持续进行。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要整合新资源、掌握新技术、利用新方法做好推广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
  5    参考文献
  [1] 辽宁省水稻产业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6,47(4):424.
  [2] 扈映.我国基层农技推广体制研究:一个历史与理论的考察[D].杭州:浙江大学,2006.
  [3] 白和盛,林玮,张永泰,等.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实施“国家重大农技推广服务试点项目江都稻麦示范基地”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7,36(3):61-63.
  [4] 程乐庆.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助力农技推广再上新台阶[J].基层农技推广,2018,6(3):4-5.
  [5] 李颂.广东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497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