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绪情感的表现及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幼儿健康良好的情绪情感发展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当幼儿表现情绪情感时,教师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控制,有助于幼儿大脑的前额叶的发展与成熟,从而有助于幼儿情绪情感控制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在幼儿期,幼儿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情绪情感的表现。教师对幼儿积极有效的回应有利于幼儿健康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情绪情感表现;教师回应策略
中图分类号: B8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7-012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7.061
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因为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都处在发展初期,在集体生活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所以通常幼儿刚刚入园以及入园一段时间后仍有较强的对父母的依赖性。这往往会使幼儿容易产生“分离焦虑”、不愿意与他人交往,不容易融入集体生活等情绪情感的表现行为,甚至如果有个别家庭缺失的幼儿得不到教师对他们正确的情绪情感回应,那么这将会影响幼儿早期认知、人格特点和心理健康,所以教师能正确回应幼儿情绪情感问题对幼儿的心理、生活、认知等方面都有积极性的影响作用。
1 幼儿情绪情感的表现及教师回应策略现状分析
1.1 案例现状
一般来说,小班幼儿情绪情感的表现主要受到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影响。就心理因素來说,小班幼儿由于刚入园对陌生的环境缺乏安全感,对亲人的依恋感极强,当与其分离时会导致情绪情感有极大的波动。就生理上来说,小班幼儿由于年龄限制,语言表达能力受限,情绪情感的表现是他们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小班进行观察法、访谈法收集得到幼儿情绪情感的阶段性表现及教师回应策略材料具体如下(抽取部分案例):
在此将小班幼儿情绪情感的表现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后期),案例中的幼儿名字将以“幼儿一、幼儿二…..”来代替。
幼儿一表现为:(1)早期,早晨入园父母与幼儿道别时,幼儿大哭大叫,老师试图拥抱安慰时幼儿拼命挣扎并伴有攻击性行为,很久才能平息下来;(2)中期,在集体活动中,当幼儿的个人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朝着他人大喊大叫、乱扔东西,整个活动过程中都情绪低落;(3)后期,再在活动中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依然会大喊大叫,但很快就转移到另外的事物中去。教师回应策略:(1)早期,拥抱、安慰幼儿,耐心解说父母会很快回来接他;(2)中期,严厉呵斥幼儿;(3)后期,直接不与幼儿沟通,用眼神示意。
幼儿二表现为:(1)早期,刚入园时哭闹不止,过一会儿便停止,但到了午睡时便又开始哭闹,一会儿又会停止,当午睡起床时,又开始哭闹。(2)中期,在玩玩具时,玩具被他人抢夺,自己却无能为力,一个人走到老师面前默默哭泣并告状,此情况发生频率较高。(3)后期,幼儿告状频率增高,但开始尝试和他人协商。如不成功,又会默默哭泣。教师回应策略:(1)早期,安慰幼儿并创造一个温馨的氛围;(2)中期,没有问清楚情况便下结论判定谁对谁错;(3)后期,对幼儿的哭闹、告状行为,不做理睬。
幼儿三表现为:(1)早期,入园时和入园后都不哭不闹,自己静静的坐在角落,不跟其他人有任何交流,也不愿别人打扰;(2)中期,在活动中,愿意与同伴进行交流,但如果他人侵犯到他的利益时,就会打骂他人;(3)后期,能够与同伴和谐相处,发生争执时不再使用暴力解决,而是向老师寻求帮助。教师回应策略:(1)早期,沟通亲近,聊感兴趣的话题;(2)中期,严厉批评幼儿;(3)后期,偶尔回应幼儿的求助但不积极。
1.2 案例原因分析
从小班幼儿情绪情感的表现初期到后期来看,随着幼儿慢慢适应幼儿园生活,有些幼儿变得自信、活泼、开朗,但也有些幼儿仍然会有哭闹、攻击性行为、沉默不语等的行为,其具体原因如下:
(1)幼儿1在与父母分开时出现大哭大叫,无论教师怎么安慰都无法停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父母没有给予幼儿足够的安全感(如父母匆匆离开,没有向幼儿解释清楚到下午我就回来接你);其攻击性行为严重可能受到父母行为的影响,且现在大多幼儿由于父母和亲人的过度溺爱,来到幼儿园之后由于各种需求得不到满足,与其他小朋友难免发生争执,语言表达能力弱,因此出现攻击性行为。
(2)幼儿2到幼儿园后出现间歇性哭闹并多次发生,其原因主要为在家只要通过哭泣便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和父母的关注;在幼儿园时他也想通过此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和他人的关注。由于年龄较小,遇到问题只能以哭泣的方式来解决,不能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缺乏独立性。
(3)幼儿3不与人沟通、沉默不语,但当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时就会出现打骂他人的行为主要是因为受父母离异、家庭不和谐、缺乏关心、教育的影响。
1.3 教师回应策略存在的问题
教师在回应幼儿时违背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某些方面背道而驰。如在幼儿哭闹或是犯错误时没有问清缘由就严厉呵斥,没有做到关爱幼儿、尊重幼儿;幼儿求助或情绪波动较大时不予理睬,没有做到教书育人的要求。
2 教师对幼儿情绪情感表现的回应策略
本次调查研究通过观察法,访谈法得出幼儿情绪情感的不同表现及教师不同的回应策略现状。情绪是每个幼儿与生俱来的,情绪情感是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的一种方式,他们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来显示自己的不满。在现实生活中除了案例中体现出的幼儿情绪情感表现方式之外,还有其他许多不同的表现方式存在。《指南》中指出: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教师正确的引导幼儿情绪情感宣泄是塑造幼儿健康人格的重要一步[1]。对此总结了以下对策:
2.1 理解幼儿的情绪,给予认同
当幼儿表现出激烈的情绪时,教师要理解幼儿的感受,站在幼儿的立场进行换位思考,蹲下身与幼儿平视,询问并耐心倾听幼儿的诉说,观察幼儿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用心去感受幼儿的感受,通过温柔的语言、柔和的表情和适当的肢体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幼儿情绪的认同。如轻轻地拥抱并轻轻地拍幼儿的后背,告诉幼儿“老师知道你现在的心情很难过,让老师帮帮你好吗?”
2.2 正确对待幼儿的情绪表现,了解情况再做出回应
当幼儿与其他幼儿发生争执并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然后安抚幼儿的情绪,待幼儿情绪平静下来后,问清缘由、判断对错,再做出回应。
2.3 运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转移注意力[2]
幼儿情绪的特点中较为明显的是不稳定性,当幼儿表现出不良情绪时,教师可将幼儿带离现有情境到一个新的情境中去,并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转移注意力。如当幼儿得不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教师给他另外的替代物,就算此时脸上挂满泪珠,他也会立刻满足地笑起来。
2.4 主动沟通,给予关爱
有的幼儿由于受到家庭和父母错误教育的影响,在幼儿园期间情绪低落、沉默寡言,不愿与他人过多的接触交流,但有时也会表现出激烈的情绪波动,对待此类幼儿教师应一视同仁,给予幼儿同等的关爱,主动与幼儿沟通,了解幼儿的内心感受,并通过家园合作为幼儿创立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2.5 积极回应幼儿的求助,增强信任感[2]
当幼儿向教师求助时,教师应该积极回应,适当介入。如幼儿之间发生争抢玩具并向教师求助时,教师应该把两个幼儿叫来,耐心倾听幼儿的解释并进行教育,使他们能和谐的玩这玩具。
【参考文献】
[1]尹训敏.落实《指南》精神促进幼儿积极情绪的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6.
[2]钱福华.教师对新入园幼儿情绪情感回应的有效策略[A].《江苏教育》,2018.1227(88):48-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502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