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学习习惯培养与提升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网络学习成为大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要适应网络学习,首先要克服网络环境中易出现的网络认知依赖、情感依赖、快节奏综合症等,其次要增强网络学习的认同感、加强自我监控能力、提高时间管理能力并构建个人网络学习环境,才能养成良好的网络学习行为习惯,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学习;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20-0182-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大学生网络学习的重要性
终身学习要求学习者一生都要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和技能,以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不断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提升相应的技能,发挥人的潜能以适应变化的世界,实现最佳生存。网络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网络仅仅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如何趋利避害皆在于学习者自身。网络学习活动中的行为发生、发展以及变化主要取决于学习者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要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不仅要克服网络学习中易出现的依赖倾向,还要具备网络学习能力,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和特点来进行网络学习,才能不断开发自身资源、潜力与价值,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中立足于不败之地。
2 大学生网络学习中易出现的问题
2.1 网络认知依赖
网络环境下搜索的快捷、下载的方便和存储方式的便捷使得人们不再努力去思考、去记忆,将人们代入了“复制粘贴”和“电子阅读”的时代。网络内容的纷繁复杂使得人们注意力无法集中,容易产生信息迷航,浏览代替了阅读,阅读者犹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代替了掩卷沉思,一遇到问题就求助“百度”,忽略了从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过程,如此一来,人们的记忆力逐渐衰退,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逐渐衰退,降低感受和把握客观现实的能力,反过来使得他们更加依赖网络。部分大学生过多地依赖网络,学习中一遇到问题就依靠网络来获取答案,完成作业时直接复制粘贴,不经过思考和加工,也不亲自阅读相关书籍或者亲自动手实践,久而久之,学习能力会逐步退化。
2.2 网络情感依赖
大学生正处在渴望交流、渴望交友的阶段,而网络交往以其身份的隐蔽性、地位的平等性、选择的自由性、跨时空性和开放性等特点使其成为大学生的一种重要交往方式。部分大学生上网只是为了排解空虚和寂寞而没有明确目的,主要表现在对社交网络的依赖,每天不管有事没事都要上上QQ、刷刷豆瓣、刷刷微博、看看微信、玩玩抖音等等。在网络上寻求刺激、追逐时尚、逃避现实、缓解压力,弥补了内心的空虚,反而更增强了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沉溺于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网上网下判若两人,很容易使他们沉浸于一种虚假的满足而不愿意回到真实的世界中来,以至于影响了学业、淡化了友情,降低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易出现网络成瘾、现实焦虑、孤独抑郁、信任危机等,甚至出现网络双重人格,导致其在虚拟和现实之间迷失自我。
2.3 快节奏综合症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我们进入了一个快节奏时代。快节奏一方面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一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苦恼。一旦人们习惯于网络带来的迅速便捷,只要生活中慢下来就会变得不耐烦。例如写作业时遇到问题总想赶快求助网络,电脑、手机或者打印机坏了就会变得非常抓狂,上不了网就会很郁闷等。在这个快节奏时代,大学生要适当慢下来关注阅读、心灵、和传统,以欣赏的态度来感受周围的人和事。读书可以让人心平气和,培养注意力和感悟力,能给人们带来思考想象的空间。因此网络阅读不能代替传统阅读,凡与人类的精神活动有关的东西,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大学生要学会在千变万化的社会和生活中寻找平衡和发展。
3 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提升策略
3.1 更新观念,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学习的认同感
网络学习认同感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对网络学习的易用性和有用性进行评价,并做出如何对待的一种心理倾向。如果网络学习很方便易于进行而且能及时地满足其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那么学习者就会积极而主动地选择网络学习。因此,网络机构应根据大学生的知识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具有良好交互性、用户参与性和共享性的网络学习环境;学校要营造网络学习的氛围与环境,举办系列讲座或开设相关课程,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实施网络学习;教师首先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及时给予大学生适当的帮助,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学习的能动性;大学生自身需要具备网络学习的相关技能,拥有一款适合自己的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形成个人网络学习的习惯,建立个性化的网络学习环境。
3.2 克服网络认知依赖和情感依赖,加强自我监控能力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大学生必须加强自我监控能力,克服网络认知依赖和情感依赖,使得自己在虚拟的网络环境和现实社会之间取得平衡。在网络学习中学习者学习成效的好坏,不仅受到网络环境中学习支持平台、学习资源、学习工具、学习技能等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要受到学习者个体内部因素如态度、动机、兴趣、意志、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网络学习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环境因素和个体特征因素,才可能产生有效的网络学习,才能让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成为常态和习惯,为学学习者营造主动学习、自我发展的环境,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使学习者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3.3 提高大学生网络学习时间管理的能力
网络学习是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大学生可自主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但是无目的无规划的上网就是浪费时间。大多数学生虽然时间价值感较高,明确“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生命”等观念,但是缺乏时间管理的意识,不擅长时间管理的方法,缺乏时间管理的行为训练,导致各种各样的时间浪费现象。合理地进行学习时间的管理对学习者的有效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在进行网上学习活动前,要主动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时间安排;其次,在学习过程中,避免目标不明确,无计划低效率的行动,提高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最后,要对自己的时间利用情况进行诊断,找出不合理的时间安排,应用各种技巧和方法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3.4 构建个人学习环境,提升随时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学习成为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网络拓展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使得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头的工具,利用零碎的时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知识补充。首先,大学生作为接受知识最前沿的群体,不仅需要获得大量的知识来扩展视野,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识别、加工和再利用,学会充分利用网络工具构建自己的个人学习环境,也就是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培养。其次,在大学生活中更多的是自觉,培养一个人自控力和约束力的过程,要充分利用零散的时间来不断提升自我、培养兴趣爱好,合理利用大学资源,如人际资源、图书馆资源、网络学习资源等等,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 最后,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要在入学时就要有很强的就业意识,不仅要学会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与社会需求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还要善于利用网络拓展自己的就業范围与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李洪玉, 何一粟. 学习动力[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2] 杨滨, 汪基德. 网络学习空间教学应用的作用与原则探析[J]. 中国电化教育, 2018(7).
[3] 韩福顺, 林妍. 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1).
【通联编辑:谢媛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044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