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中的融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瑞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历史与文明的主要表现,其涵盖思想观念、历史文化、艺术文化等方面内容,为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做出重要指导。当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也要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引入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革新,以完成专业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教学 融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c)-0144-0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人才,包括对学生专业知识储备、道德修养、文化素养的培养。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过程中,需秉持着师德为先、育儿为本的教学理念,对学生开展专业理论知识、道德涵养、沟通表达能力的教学,才能培养出符合学前教育需求的专业化人才。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高职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传统中华文化包含书法、绘画、诗词、音乐、雕刻、服饰等内容,是中国各民族思想观念与智慧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鲜明民族特色,能够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人文理念和审美观念。同时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中,还将儒家思想的“仁”、道家思想“道”,讲求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过程中的有礼、和谐与包容。因此高职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教学,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重要意义:(1)深化学生对传统中华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能够起到指导“人”言语、行动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国家教育行业的后备人才,其应对本国、本民族的文化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而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教育教学,就是要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引导学生学习诗词、音乐、美术绘画、书法等文化,以保证学生在言语、行动表达中的文化自觉。(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文化沟通表达能力。高职教师在对学生的“讲授式”教学中,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选择实用性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教学。比如唐诗、宋词、插画、剪纸、书法等,都是比较受幼儿欢迎的、基础的文化内容,开展以上传统文化知识的教育教学,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与考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文化理论的掌握。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沟通、实践表达,通过在课堂中开展诗词朗诵、舞蹈表演等活动,能够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学前教育缺乏明确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往往存在着较为模糊的培养理念、较低的课程学习要求,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组织也过于传统,这就限制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表达技能的学习与提高。首先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来看,教师将学生作为学前教育的引领者、指导者,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一定的学前歌曲、幼儿舞蹈,能够在学前课堂中讲故事、做游戏即可。因此在这一人才培养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通常会降低学生学习的任务标准,仅仅设置《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园教育活动与设计》等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前教育的组织能力,忽视对学生进行传统中华文化的教学讲解。
2.2 高职学前教育较少涉及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
现阶段高职教师依据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材大纲,对学生开展理论知识的“讲授式”教学,包括现代舞蹈、音乐、美术绘画等的教学,深化学生对简单学前教育知识的掌握。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课程,较少涉及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也很少关注对学生道德理念、文化素养的考核与监督。特别在西方流行文化、网络文化泛滥的社会,教师更愿意迎合大众文化的发展潮流,制作与编创一些现代音乐、现代舞蹈动作,对学生开展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由此导致学生在学前教育的教学实践中,缺乏基本的文化自信與人文素养。
2.3 高职学前教育缺乏专业的传统文化教学师资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需要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剪纸等内容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力、文化表达能力。但当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缺乏传统文化课程教育的师资,很多教师在幼儿心理教育、幼儿保健、活动组织与设计方面,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却缺少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实践。比如高职院校缺乏音乐、舞蹈、雕刻等艺术表演的实训室,教师在学前教育专业内容讲授时,也只是按照教材内容的要求进行讲授,学生接受的文化与艺术知识存在浅显化、片面化的问题。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的策略研究
3.1 建设具有传统人文素养的学前教育师资团队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教学,需要聘请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人才,对教师队伍开展历史文化知识、艺术实践的培训,才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首先高职教育部门应树立“师德为先、教育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不同教师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加强对其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储备、职业素养的教学,建设一支具有端正道德理念、深厚人文素养的师资队伍。其次,高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团队,要引导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主体、育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不断锻炼教师传统文化知识结合教学实践的能力,帮助其更好地完成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任务。
3.2 明确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的学前教育教学目标
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高职教育部门与教师,应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等外在环境着手,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宜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第一,教师要秉持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制定思想道德、艺术与文化教育、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国学经典的教育。第二,高职教育部门可以在校园内开展“文化宣传周”“艺术展览”“书画比赛”等活动,或者联合社会企业举办“文化走出去”活动,由教师引领学生参与诗词朗诵、民族舞练习、书法与绘画比赛,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感受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审美素养。
3.3 革新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
互联网新媒体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传播与传承提供方便。高职教师可以在心理学、自然科学、幼儿保健学等内容讲解的基础上,加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人文艺术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在学前教育中的文化素质、责任意识。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软件、PPT课件等设备,向学生讲解历史故事、文化知识、诗词鉴赏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书法、音乐、剪纸、刺绣等传统文化的操作与实践步骤,培育学生的审美观念、文化心理、职业教育能力,以实现学前教育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4 结语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会在未来成为学前教育行业的教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决定着学前课程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的传统中华文化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文化或艺术的现代表达方式,运用多种网络信息传播手段,开展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民族艺术的教育教学,更加深刻地表达出中华文化的审美追求,提高学生的专业教学能力与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徐建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基础”课教学中的原则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33-35.
[2] 刘志甜.高职院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策略研究方向[J].课程教育研究,2016(28):11.
[3] 刘佳.幼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7(14):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652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