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高校图书馆空间改造下的服务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等教育改革要求和图书馆技术的发展,对高校图书馆的空间改造和服务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要改变理念,把“服务空间”转变成为“空间服务”,将原有物理空间打造成优质的潜在文化服务。针对师生的日益变化的需求,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功能空间改造,构建文化氛围,提供多元空间和创新服务,日渐成为高校图书馆改革的新课题。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空间改造  服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1(c)-0171-02
  1  高校图书馆空间改造的重要意义
  1.1 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适应高校师生的需求
  目前,高校依据培养目标,每年都拨出不少资金用于购置图书和期刊,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文献借阅量却越来越低。另外,随着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现有多媒体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已不能吸引学生,利用极低,需要重新调整服务功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非常丰富,有许多有价值的纸质文件,还有各种电子文献和现代化设备,如电脑、打印机、投影仪、扫描仪等,也大多拥有独立的建筑,物理空间较大。图书馆空间改造就是要充分利用资源,包括文献资源、设备资源和空间资源,创新服务,满足师生多元化需求。
  1.2 拓展图书馆服务功能,应对信息技术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以“看、读、听”为基础获取信息的方式逐渐向“知行合一”的体验式方向转变。高校图书馆的核心使命逐步从文化传承、信息服务扩展至思想交流、激发创意、支持创新的方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需要在空间规划、服务模式、工作方式和技术装备上进行变革。现在的读者更倾向于不受时空限制地获取各种文献资源,高校图书馆原有的物理空间不再是学生获取文献的唯一场所。为此,高校图书馆要“一方面发扬以藏借阅为核心的书文化传统;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展空间服务的内容,增加新功能、设计新环境、进行新空间的布局与组织”,将空间价值打造成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1.3 规划图书馆空间再造,紧跟创新创业浪潮
  为师生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办馆宗旨,空间再造的目的就是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应对国家对高校创新教育的新要求,图书馆不能简单地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文献服务,而是要配合学校的学科发展和办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图书馆要融入创新浪潮,改造图书馆空间分布态势,规划创客空间、科技展厅、学术交流空间等功能区域。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普及最新科技知识,启迪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动手创造能力,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来图书馆,实现其人生理想。
  2  高校图书馆空间设置存在的问题
  2.1 功能比较单一
  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空间仅强调阅读浏览功能,按照文献类型设置借阅室、过刊室、阅览室等,功能比较单一,缺乏包容性和复合性。无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在课余学习所需要的交流、沟通、分享等功能,降低了现有空间的利用率。
  2.2 布局相对封闭
  目前高校图书馆空间布局主要以藏阅为主,在互动空间设计上开放性不够。在时间安排上,开放时间段比较固定,一般仅在白天开放,无法满足不同学生们在时间上的个性化需求。在空间利用上,缺少灵活力和吸引力,功能单一的学习空间限制了学生学习交流活动的展开。另外,受限于传统阅览的管理模式,在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上,缺少分享和交流的场所,只能在特定的区域寻找所需信息资源,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灵感。
  2.3 氛圍过于严肃
  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学习空间设计比较正式,装修风格过于严谨,空间氛围严肃,设计单调、拘谨,无法满足师生沟通交流的需求。在目前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非正式学习往往比正式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和创新激情,传统的阅览室不能满足学生们自由交流的环境需求,需要个性化的讨论区域。
  2.4 缺少科技体验
  许多高校图书馆设施设备过于传统,未能引进前沿的技术设备,如智能机器人,缺少前沿技术的交互体验空间。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校师生对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VR/AR虚拟现实等新兴事物兴趣激增,在互动空间中设置科技交互体验区是人心所向。
  3  高校图书馆空间改造的主要策略
  高校图书馆要结合服务创新进行物理空间的改造,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原则,增加服务空间和交流空间。根据服务内容的不同,打造三大功能空间:一是借阅休闲空间,构建可交流、分享、展示的区域,包括综合服务区、借阅休闲区、互动交流区等;二是共享学习空间,打造多元化的共享学习区域,休闲书吧、互动阅读室、自然之家等;三是个性化空间,设计个性化、科技化的区域,提供读书学习、组织活动、沟通交流、科技体验等。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3.1 提升复合型的“人+书”借阅交流空间
  高校图书馆最基础的服务就是提供“人”与“书”的借阅交流。传统图书馆把借阅空间设置成独立书架区和阅览区。这种封闭式的空间设置,师生们只能安静地独自阅读,无法交流沟通,忽视了师生在阅读时的互动需求。而且单调的书架摆放、严肃的空间设计和互动空间的缺乏,难以吸引和帮助师生开展课余的非正式学习。因此,在设计时,不仅考虑设计人性化的、舒适的桌椅、多样化美观组合的书架布局外,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考虑设置既能满足高校师生阅读,又能进行交流分享的功能复合型空间。
  3.2 打造多元化的“人+人”共享学习空间
  随着高校教育科研改革的不断深化,非正式学习过程中的学术交流越来越受重视。而高校图书馆是开展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场所,所以把高校图书馆打造成学术交流活动的重要阵地。但是,许多高校图书馆内用于学术交流的共享学习空间形式单一,数量不足。因此,图书馆要根据师生的不同需求,开辟功能多元化、协作性强的共享学习空间,如研讨室、报告厅等,还可以设置小型咖啡吧、茶吧等休闲型学习空间。
  3.3 创新现代化的“人+机”交互体验空间
  随着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信息化、数字化与可视化成为了高校图书馆技术改革的主要手段。但是高校图书馆对新兴技术成果往往展示不足,因此建议开辟个性化的空间,充分展示新技术和新成果,如人工智能区、无人机试验区等,吸引和服务高校师生。高校图书馆要成为新兴科技的展示体验阵地,通过人与技术的最大化交互,激发师生的实践、互动和创新,推动高校创新创业的教育改革。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转型迫在眉睫,本着从“服务空间”转变成为“空间服务”的理念,调整、改造信息资源和空间资源,将图书馆的物理空间打造成优质的潜在文化服务,是图书馆转型的关键性措施。“空间”即是服务,是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新理念、新途径。在全面把握师生需求的前提下,注重服务的创新,深挖图书馆的价值,进行功能区域的布局以及其他实用设计,才能吸引师生重新回归图书馆,使高校图书馆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个人发展的助力。
  参考文献
  [1] 姜雪楠.“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49-50.
  [2] 徐军玲.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空间再造现状及对策[J].兰台世界,2017(11):71-73.
  [3] 张奎勇.空间再造及服务助推高校图书馆转型[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8,28(1):25-3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104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