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工匠精神”培育体系的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为了使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满足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时代发展之需,同时也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更加符合当今市场需求的、具备职业发展潜力的高素能人才,将“工匠精神”引入高校的学生培育体系中去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对长期且普遍存在于社会当中的有关“工匠精神”的错误认识进行了纠偏,接着又以存在于当下高校人才培育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为依据,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项可行性改革建议。
  关键词 高等学校 职业教育 “工匠精神” 立德树人 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12.059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ivation System of
  "Craftsman Spiri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IU Yufang
  (China University of Labor Relations, Beijing 100048)
  Abstract In order to make higher education better serv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of socialist society, as well as to train students to become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otential,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craftsman spirit" into the student cultivation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first corrects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craftsman spirit" which has existed in the society for a long time, and then puts forward several feasible reform suggestions based on various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college; vocational education; "craftsman spirit"; strengthen moral education; cultivation path
  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社会发展需求向高等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这一概念的含义更加丰富,简而言之,是指知识性、专业性与精神性兼备之人,是可以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合格建设者与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全面发展的人。与此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也从国家的高度再度阐发了两大精神——“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的重要性。然而,从高校方面的现实看去,在学生的培养工作当中,长期以来都存在着重视专业技能而忽视职业精神的问题。因此,为了使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满足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时代发展之需,同时也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为更加符合当今市场需求的、具备职业发展潜力的高素能人才,将“工匠精神”引入高校的学生培育体系中去势在必行。本文首先对长期且普遍存在于社会当中的有关“工匠精神”的错误认识进行了纠偏,接着又以存在于当下高校人才培育过程中的种种问题为依据,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项可行性改革建议。
  1 关于“工匠精神”培育的认识误区
  第一,误以为“工匠精神”的培育主体,或说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仅仅包括各级职业院校。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手工业传统,而“工匠精神”正是源起于此,是职业精神的一种。处于全球经济发展浪潮下的当今中国,无论是想要顺利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还是准备要完成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过渡,具备精益求精职业精神的知识、技能型人才支撑是关键。因此,作为我国人才培养基地的各级各类高校,对此责无旁贷。此外,对于社会而言,高校还应当以自身为发力点,在积极响应政府部门号召、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同时,努力与各有关院校建成教育同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当地企業确立合作关系、为学生争取接受“工匠精神”实践教育的机会。
  第二,对“工匠精神”内涵的解读仅限于技艺层面,对这一职业精神缺乏深层次即价值层面的理解。事实上,所谓“工匠”,并非专指具有高超、精湛技术的群体;“工匠精神”的内涵深厚而广阔,除了对技艺、技术的精益求精之外,更还包括了爱岗敬业、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等可贵的职业操守及精神品格。
  第三,认为“工匠精神”等同于无私奉献、完全地不求回报等。匠人的精湛技艺并非成于一时一日,而是需要下足有如十年一剑般的功夫方可获得,因此,在大国工匠们的身上,往往蕴藏着诸多宝贵精神,如甘于枯寂而忘我工作的精神等。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导下的当今中国,奉行的是“劳有所得”的基本原则,其劳动者群体理应收到相应的劳动报酬,换言之,劳动者之于集体或者社会的贡献能够体现为价值。
  2 高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可行性路径   第一,转变传统观念,以培育“工匠精神”作为自身实施职业教育的目标。“立德树人”这一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体现在职业教育中,就成了劳模精神的培养以及工匠精神的培育。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样在于“立德树人”。然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实现教育根本任务、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的过程中,高校必须遵循两条客观规律:一是学生的成长规律;一是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具体来说则包括以下三方面素质:其一,具备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思想道德;其二,具备能够支撑并促进个人职业发展的知识以及技能;其三,具备能够提升个人审美及生活品质的人文素养。简而言之,时代发展要求下的“大国工匠”之精神,必须是融汇着专业精神、职业道德以及人文素养的统一体。
  第二,在坚持自身“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同时,积极联合社会力量。高校作为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前沿阵地,应当充分发挥自身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置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框架当中,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职业理想——不仅要为自己赢取发展机会,同时也要为社会、为国家创造价值;不仅要脚踏实地、精益求精,而且要勇于推翻自我、谋求创新。与此同时,高校还要给予社会环境以高度重视。由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因而,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注重它的不断完善,争取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劳动风尚和敬业风气。总而言之,要让受教育者在环境的熏陶下、教育的指导下,切实成长为工匠素质与工匠能力兼备的人才,以助力国家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三,建立与社会需求相对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学校教育史上,曾出现过“3+1”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即校企培养模式。然而,相关实践证明,就人才培养的效果来说,这种模式并不能有效挖掘学生的职业使命感、帮助学生培养起“工匠精神”,而究其原因,则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确定性原因,即“3+1”模式下的大学生实习期极为有限;二是可能性原因,即这种模式当中蕴含着企业以合作之名行获取廉价劳动力之实的风险,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仅很难扎实掌握有利于未来工作的技能,且也难于实习过程中切实受到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感染。这就要求必須建立一套全新而有效的教育体制机制。“产学研”合作之所以被认作是符合地方高校人才培养需求的新机制,原因主要在于,该机制作用下的高校教学活动能够真正地与企业实训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够切实掌握操作技能、感受“工匠精神”。而高校方面可采取的具体方法概括来说,包括以下两大方面:一是教学方面,包括带领学生走出去、深入企业,以及引导“工匠”走进来、进入高校课堂;二是科研方面,这主要是指高校可与合作企业共同承揽课题、项目,安排较高年级的学生直接参与其中,在为对方提供技术人才支持的同时,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合作机制还涉及学生的结业考核,也就是说,合格的毕业生不仅要获得由高校颁发的、足以证明其文化理论课合格的学历学位证书,且还要通过由国家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证书。
  第四,重新构建以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学校要对课程目标进行重新定位——促进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二者间的相融,打造包括职业素养课程、职业知识课程、职业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课程等四大课程模块。首先,所谓职业素养课程模块主要是指,在原有思政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设职业伦理以及企业认知等方面的课程,其中尤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敬业精神为重点。其次,职业知识课程模块是指在专业基础课程之外,增设职业、职场相关课程,如企业文化课程、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等,使学生在具备足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帮助其从技能尤其是素养、精神方面打下一定的从业基础。再次,职业能力课程模块主要是指除了要继续坚持专业课程的核心地位外,还要将实习实训类教学活动纳入课程体系,并定期组织学生深入合作办学企业内部进行顶岗实习。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而这恰好与“工匠精神”中所蕴含的勇于创新一项相契合。最后,职业拓展课程模块,顾名思义,是以拓展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系列选修课程,主要包括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课程。
  第五,重塑多元化的学生评价考核体系。应试教育的长期推行催生并不断加固了人们的应试观念,而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师生群体中重成绩而轻能力、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知识应用等问题则早有暴露。按照以往的高校考评体系,学校尤其偏重对学生进行末端考核,而这不仅无益于锻炼学生的思维以及能力,甚至会导致部分学生连基础性的理论知识都难掌握牢固。塑造以学生综合素能培养为导向的综合评价体系,可以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特点引入有如课程设计、成果作品展、课程综述等不同形式的考评方法,增加对过程考核的重视程度,使其与原本的末端考核并重。另外,在毕业考核指标的制定方面,学校可与合作企业共同协商并确定。而这样做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其实都在于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符合国家发展需求,使学生能够在学习阶段就具备坚实的就业能力与素质,而“工匠精神”同样具备精益求精的技艺水平与爱岗敬业的职业荣誉感这两种内涵。
  3 结语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之一,必须结合时代的要求,担负起“工匠精神”人才的培养。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与全国正在大力弘扬的“工匠精神”二者不谋而合,越来越多的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应用型,大力培养工匠型学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人才保障。而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更是锦上添花,更促使专业课程不断改革,更好的实现对大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胡弼成.教育主体评议[J].大学教育科学,2008(2):67-68.
  [2] 刘宝民.培育“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4):18-20.
  [3] 吴潜涛,吴俊.坚持“三个面向”与“立德树人”的统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4):50.
  [4] 张立新.培养大国工匠是时代使命[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6(5):11.
  [5] 王慧卉.应用技术型大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及其精神内核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4(2):102-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105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