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边彝族自治县重点林区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分析了峨边彝族自治县森林防火目前存在森林資源丰富、防火树种较单一、可燃物增多、火源管控难和阻隔系统建设缓慢等现状,并提出了提高阻隔网络密度、以生物防火隔离带为建设重点等对策。同时对生物防火隔离带选址、防火树种选择、防火树种的配置等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构建一个全新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从而达到提升峨边彝族自治县森林防火防控能力和减少森林火灾损失率的目的。
关键词 生物防火隔离带;配置模式;现状;对策;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
中图分类号 S762.3+3;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3-0151-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Bio-fire Segregation Zone Construction in Key Forest Areas in Ebian Yi Nationality Autonomous County
YIN Zhong 1 XIAO Jing-yi 2 ZHANG Yi 3
(1 Sichuan Forestry and Grassland Investigation and Planning Institute,Chengdu Sichuan 610081; 2 Yanjiang District Natural Resources and Planning Bureau; 3 Sichuan Forestry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Institute)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rest fire prevention in Ebian Yi Nationality Autonomous County,such as abundant forest resources,single fire-resistant tree species,increased combustibles,difficult fire control and slow construction of barrier system,som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such as raising the density of barrier network and taking the bio-fire segregation zone as the construction focus.At the same time,the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location of biological fire barriers,the selection of fire tree species and the allocation of fire tree species were carried out,so as to construct a new forest fire prevention network and improve the forest fi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apacity,reduce the loss rate of forest fires in the Ebian Yi Nationality Autonomous County.
Key words bio-fire segregation zone;configuration model;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 Ebian Yi Nationality Autonomous County
近些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和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森林火灾不断发生,已逐渐成为危害森林资源最首要的生态灾害[1-3]。国内外多年的森林防火工作实践证明,生物防火隔离带能有效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目前,峨边彝族自治县的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尚处于空白状态。根据《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可知,规划2010—2020年,增加森林面积20 559.14 hm2,随着峨边彝族自治县林业的发展及森林面积的增多,森林防火的压力也急剧增加。目前,四川省森林防火工作正在由被动扑救向主动预防转变,在南方林区生物防火隔离带的建设是一种阻止林火蔓延、预防森林火灾发生的最有效手段之一[4-5]。因此,应填补峨边彝族自治县生物防火隔离带空白现状,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林火阻隔网,发挥林火阻隔系统预防控制森林火灾能力,降低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几率,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损失率。 1 区域概况
峨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山地的北部,地处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于高山地低洼河谷类型,地理位置处在东经102°54′~103°38′、北纬28°39′~29°19′之间。地势由西南渐向东北倾斜,中部受横贯县境的大渡河影响,切割急剧加深,谷壁陡峭,形成狭窄的山地河谷地带。境内群山耸峙、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最高海拔4 288 m(马鞍山主峰),最低海拔469 m,相对高差达3 819 m。峨边彝族自治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地形高差悬殊,气温随海拔高度差异明显,降水随着海拔高低而分布不均,降水量总体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形成冬干、春旱、夏洪、秋涝的气象特点。
峨边彝族自治县辖6个镇、13个乡、1个经营所、1个林业局,地理位置和生态地位特殊,地形地貌复杂,属于森林火灾高风险区。每年的重点防火期为当年11月初至翌年4月末,森林防火任务艰巨,防火形势严峻。路网密度4 m/hm2,林区路网密度1.85 m/hm2,阻隔网密度0.07 m/hm2,瞭望台覆盖率2.4%,通讯覆盖率40%。2003—2018年共发生森林火灾28起,全为一般火灾;火场总面积为62.4 hm2,森林受害面积为21.5 hm2,损失的成林蓄积量达1 370.95 m3,幼林受害株数1.45万株;出动汽车178辆,扑火人工工日3 500个,经费耗费达35.6万元。初发火灾一般多为林缘地面火,主要因无生物防火隔离带,导致火情蔓延至林区内,从而逐步形成树冠火[6-7]。
2 森林防火现状
2.1 森林资源丰富,防火树种较单一
根据峨边彝族自治县最新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显示,该地区林地面积204 143.9 hm2,森林覆盖率72.2%。乔木林的总面积为16.31万hm2,其中针叶林面积7.37万hm2、阔叶林面积8.02万 hm2、混交林面积0.92万hm2,分别占乔木林总面积的45.19%、49.17%、5.64%。乔木林总蓄积达1 536.07万m3,其中针叶林为768.04万m3、阔叶林为689.96万m3、混交林为78.07万m3,分别占乔木总蓄积的 50.00%、44.92%、5.08%。重点林区針叶林和阔叶林比重非常大,尤其是极易发生火灾的杉类和栎类比重较大,而防火效果好的阔叶林和混交林比重较低,导致峨边彝族自治县今后将长期处于防火严峻的形势中,再加上近些年林业“三大工程”的不断深入推进和“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的加快,林区森林防火巡护战线逐年加长,森林火灾预防的难度极大[8-9]。
2.2 防火意识淡薄,可燃物增多
峨边彝族自治县特别是边远山区,防火意识淡薄,个别地方的部分村民,特别是年迈老人依法用火和安全用火意识淡薄,烧荒、烧地边等随意用火现象仍然存在,再加上近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初显成效,林下灌木、草本生长茂密,林缘及林内可燃物、易燃物越积越多,有些地方已超过发生山林大火的临界值(30 t/hm2),火险等级非常高。
2.3 火源管控难,资金投入低
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展,进入林区的人员、火源逐渐增多,加之布局分散,管理难度提升,导致发生火灾、火险的危险性增大[10-11]。当地地方财政减收、拮据,森林防火工作经费投入少,正常工作受到影响。
2.4 阻隔系统建设缓慢
根据相关文件《四川省森林防火中长期发展规划(2009
—2015年)》,林火阻隔系统建设应以生物防火带为主,包括林内防火带和山脚田边防火带。规划在全省营造生物防火带长17 730 km,其中林内防火带9 150 km,山脚田边等防火带有8 580 km。截止目前,峨边彝族自治县生物防火隔离带仍然处于空白状态。
根据《四川省森林防火规划(2016—2025年)》,提出重点在森林火险等级高、森林资源集中连片、高保护价值和重要保护目标等部位建设林火生物阻隔带,力争规划期末实现重点林区林火阻隔网密度达到4.7 m/hm2。目前,峨边彝族自治县作为I级火险区县,阻隔网密度达0.07 m/hm2,远低于国家预期目标,完全起不到隔火、阻火、断火、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
3 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对策
从近年来峨边彝族自治县森林防火现状可以看出,生物防火隔离带处于空白状态,全县防火隔离不成体系,未能与林区公路、河流和湖泊等形成森林防火阻隔网络,森林防火阻隔系统的建设不健全。根据实际情况,全县应分为东北部中低山防护林防火区、中北部低山用材林防火区和西南部中高山水源涵养林防火区,进行全面系统的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提高防火防控森林火灾能力,降低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的几率。峨边彝族自治县属于森林火灾高风险区,针对该区域森林防火严峻形势和林火发生规律,森林防火工作应逐步由被动扑救向主动预防转变,积极推进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构建完整高效的森林防火阻隔系统,解决当前峨边彝族自治县林火阻隔网络密度过低、生物防火隔离带处于空白状态等问题,建立一个新型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实现林区防火林带与防火应急通道网络化、结构合理化、功能多样化、管理规范化的目标[12]。
3.1 生物防火隔离带的选址
按照生物防火隔离带布设的规定,选址应在各森林经营单元(林场、经营区等)林缘或分界处,优质林分的分界处;道路、沟谷、山脊和坡面;林地与农地交界处;居民区附近及人为活动频繁的地段等[13]。阻隔系统宽度最窄处应大于15 m,利用县乡道路及其他道路等自然障碍物,道路单侧距离应大于10 m。结合以上特点及峨边彝族自治县自然、地理条件及实际需求,峨边彝族自治县森林覆盖率较高,同时四周高山环绕、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是典型的大山区,生物防火隔离带布设位置应从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和地形、人为活动情况 3个方面考虑。主要分布于农林地交界处、沙坪森林经营所、解放梗林场林缘或分界处,同时考虑山区人们主要活动线路、区域,生物防火隔离带主要沿县道X149线、部分省道S309线走向布设。 3.2 防火树种的选择
按照防火树种选择原则,优先使用本地生长的难燃树种(乡土树种),严禁使用外来有害植物;选择枝叶茂密、含水量大、含油脂少、难燃烧、抗火性强的树种;选择生长迅速、郁闭快、适应性强、萌芽力强的树种;选择无病虫害寄生和传播[14-15]的树种。由于峨边彝族自治县最高海拔4 288 m,最低海拔469 m,根据《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标准》南方林区生物防火隔离带的树种选择技术标准原则,在峨边彝族自治县区域内可供选择的乔木防火树种主要有木荷、香樟、女贞和红椿等;小乔木、灌木型防火树种主要有油茶、马桑和杨梅等。根据峨边彝族自治县的现状,选择的防火造林树种首先要满足防火需求,其次要兼顾风景、经济、生态效益,主要以阔叶树种为主,包括香樟、桤木、喜树、红椿等防火树种。
3.3 防火树种的配置
峨边彝族自治县作为川西南重点林区的一个典型林区,火灾基本全为地表火,地表火可通过草本层和灌木层蔓延,最终发展为树冠火,乔木防火隔离带可以阻止树冠火。根据生物防火隔离带的要求,如根据树种生物学特性、防火特性确定的林分结构为营造单层同龄纯林,及造林地不同海拔和水热条件等[16],针对实际调查情况,制定了4种树种配置模式:一是以桢楠、红椿为主的模式;二是以香樟、桤木为主的模式;三是以红枫、喜树为主的模式;四是以鹅掌楸、含笑(木荷)为主的模式。同时,林带中同一树种成片面积不宜超过2 hm2。林带造林密度因地力条件、树种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性而定,造林株行距多为2 m×3 m,种苗质量宜选用Ⅱ级以上苗木。
3.4 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规模
根据已施行的《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标准》,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对全区的重点林区按火险等级、火灾易发、多发等进行生物防火隔离带的布设,与现有自然阻隔带、防火应急通道结合成一个完整的阻隔网络系统[1-2]。
根据峨边彝族自治县的森林资源分布特点、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等情况,进行合理布局,全县的生物防火隔离带主要分布在中北部低山用材林防火区[17-20]。峨边彝族自治县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规模见表1。4种防火隔离带模式宽度均为20 m。
4 結语
峨边彝族自治县东北部中低山防护林防火区、中北部低山用材林防火区和西南部中高山水源涵养林防火区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的全面推进,将彻底解决峨边彝族自治县生物防火隔离带空白状态、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密度过低等问题,构建一个新型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将极大提高森林火灾防控能力,减少森林火灾损失率,有效保护峨边彝族自治县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促进地方生态事业发展。生物防火隔离带建设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同时,生物防火隔离带实施还可以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带来间接的经济效益。
5 参考文献
[1] 曲大铭,蔡志勇.我国森林防火现状及火灾控制策略[J].黑龙江生态职业学院学报,2009(3):73-74.
[2] 刘喻娟,周于琼,赵瑟敏,等.森林火险高风险区综合治理:以潮州市为例[J].林业与环境科学,2017,33(3):70-73.
[3] 郑宏,王英博.关于黑龙江省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的几点思考[J].防护林科技,2017(6):89-90.
[4] 王叙兵.皇甫山国有林场生物防火林带营建技术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21):115-117.
[5] 关百钧,魏宝麟.世界林业发展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杜,2002.
[6] 林沐恩.木荷防火林带营造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6):71-72.
[7] 傅俊卿,傅饶.新形势下森林防火预防问题的探讨[J].森林防火,2010(1):21-25.
[8] 朱胜利.国外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特点[J].林业资源管理,2001(2):21-26.
[9] 周莹,王红云.浅谈新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7,30(4):87-88.
[10] 郭春强.关于在库都尔林业区营造防火阻隔带的研究[J].森林防火,2014,12(4):40-42.
[11] 白灵.浅析乌兰察布市森林火灾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7,40(2):59-60.
[12] 何海洋,尹忠,张毅.川北重点林区防火林带营建技术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8,39(1):122-125.
[13] 陈伟龙.白云森林公园道路绿化与生物防火阻隔系统构建[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1,34(3):73-75.
[14] 区智,杨志凌,耿琳.晋宁县森林防火阻隔系统建设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3(11):213-214.
[15] 张德可,宋波.沂蒙山区森林防火基本情况及生物防火隔离带营建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7):173-177.
[16] 查际泓,何夏萍.黄山风景区周边林火阻隔带建设初探[J].安徽林业科技,2015,41(3):60-62.
[17] 王艳慧,徐永胜,尹文奎.白山市中朝边境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及战略构想[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58.
[18] 王爱,孙英,丁明海,等.东港区森林防火隔离带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7(增刊1):78-79.
[19] 叶芳养.开发利用森林防火隔离带推广种植有机茶初探[J].福建茶叶,2017,39(1):192.
[20] 王海晖,陶骏骏,盛昌栋.森林防火隔离带技术的变革与优势[J].世界林业研究,2015,28(6):46-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41300.htm